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非遗守沧海,传承助远航

来源:河南理工大学应急管理学院 作者:何思帆

洪流上传承为舟,发展时创新作帆。从碧水青山到古街深巷,从覆着尘土的器皿到精妙绝伦的技艺,为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和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根据第三批洛阳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本团队成员决定亲身体验栾川豆腐这一非遗技艺的魅力,探寻豆腐作坊的发展现状及所遇瓶颈,“寻脉文化,筑梦乡旅”实践调研团的成员于2023年7月9日走进了这间坐落于伊水之畔红庙村的非遗扶贫工坊—老牌豆腐坊。

考古非遗·承载灿烂文明

绝知此事要躬行,自我实际出真知。栾川豆腐制作技艺是河南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性项目,为了能够更加完善、准确观察栾川豆腐的制作工艺,早上六时,团队成员早早前往老牌豆腐坊见识豆腐生产的全过程。豆腐香何来,点浆是关键。通过老师傅的讲解,山泉水泡豆、石磨磨浆、酸浆点卤、石板压榨。其中团队成员了解到酸浆点卤是独特的栾川豆腐口感形成的关键步骤,且不添加任何的食品添加剂,这才造就了没有豆腥味儿的醇香豆腐制品。酸浆——腌制酸菜时形成的酸汁,或者是上一茬豆腐制作成功之后,锅里留下的汁水经过发酵形成的酸水。点卤时,还要根据火候和豆花的凝结程度逐渐添加,过程十分缓慢讲究。缺乏实践的设想,便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脱离实践,无法长久。于是老师傅提议让队员们亲手尝试点浆,在老师傅手把手的教学下,队员们也逐渐悟出了一些点浆的手法。发展势虽好,瓶颈亦初现。在和师傅交流的过程中,实践队员了解到如今豆腐坊发展势头向好,但原材料要求高、制作工作复杂,而且栾川豆腐生产标准化、扩区域销售仍然受到诸多限制。今后,老牌豆腐坊将致力于豆腐的新鲜感和口感,并和当地的特产店扩大收入,将这项非遗技术发扬光大。

非遗宝藏·千年智慧结晶

非遗策舵以破浪,传承扬帆驶前程。非遗从来不是孤芳自赏的“老物件”,不是华丽空洞的“招牌”,而是祖祖辈辈留下来的智慧结晶,是有生命力的“活化石”,是可见、可亲、可参与的现实生活。非遗的每一次精彩亮相、每一次引人瞩目,既是人们对技艺之美、匠心之美的再认识,对传统之美、生活之美的再感知,也是感悟中华文脉、增强文化自信的过程。通过这次实践活动,团队成员见识了非遗和乡村振兴工作相合作的显著成效,在实践中增进对民间传统技艺——栾川豆腐的认识。与此同时,非遗传承人身上朴实但却珍贵的工匠精神,为团队进一步探寻非遗传承和乡村振兴工作的融合路径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正润《认识历史离不开考古学》所提到的,人们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在于文物的精美,还在于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正如历史名人张志真所言:“养生若大补,莫若食豆腐;老幼皆适宜,休分寒与暑。”豆腐问世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它同世间任何一件有价值的商品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一样,是美食文化中的一朵瑰丽的宝藏。

华夏非遗·沉淀精神气质

冯骥才有言“岁月失语,惟石能言。”中华民族的璀璨文明在此沉淀,薪火相传的思想精神在此激荡。一些村镇、城市的迷人之处,不仅仅在于如诗如画的美景、令人垂涎的美景、氤氲环绕的烟火气,更在于处处在、时时有的文化气息和传承下来的精神气质,沧桑厚重令人心安,沉静无言却充满生命力。一方水土养育着一方人,这里的人们用汗水和勤劳耕耘着这方土地,用歌声和笑声热爱着这片土地。耕耘更知韶光贵,不用扬鞭自奋蹄。栾川豆腐与栾川人代代相伴,春有新豆添新味,夏有豆酥送清香,秋来豆浆暖清寒,冬夜围炉听雪落。栾川豆腐不仅能用甘美滋味一消心头的苦闷,抚慰人们的乡愁。

在衰落遗失的边缘坚守,在快捷功利的繁荣里坚持。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故事源远流长。穿越电视机、跨越时空隧道追寻千年的非遗技艺,栾川豆腐独有的历史底蕴和文化气质就此沉淀。这些守护遗产的人们如灯塔上的守望者,也如黑夜中的守夜人,坚守着传承的根脉。若文化无传承,余留的只能是空壳的文明和残缺的历史。岁月鹜过,山陵浸远。而吾辈青年于时代洪流之中,应脚踏实地,刻苦学习,执着于理想,专注于当下,迎风奔跑,铸就人生大梦,焕发出历久弥新的生机。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5003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走进水产之路

中国青年网仙桃8月6日电(通讯员彭景扬)为了解仙桃市西流河镇红光村当地的主要水产业情况,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西流河镇红光村点位团队志愿者们在7月22日和…… 彭景扬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麦田守望,放飞梦想

中国青年网仙桃8月4日电(通讯员彭景扬)在烈日炎炎的夏天,我与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携手来到了仙桃市西流河镇红光村,用我们炙热的爱来进行志愿支教活动,…… 彭景扬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在盛夏,用双手传递爱

中国大学生网仙桃8月11日电(通讯员彭景扬)在刚进大学的时候,我已经早早听过“三下乡”这个扶贫政策的响亮名号。作为一位梦想当一名人民教师的我来说,三下乡的活动无疑是对我最好的磨…… 彭景扬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守护乡村里的每一颗童心

中国大学生网仙桃8月13日电(通讯员彭景扬)我知道,来到仙桃的小镇,和孩子们相处,我可以通过他们的视角窥见这个世界最本真的模样,可以让我想起十几年前我们也曾像他们那样怀着一颗赤…… 彭景扬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用黏土搭建梦想

中国大学生网仙桃8月9日电(通讯员彭景扬)为了促进小朋友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于8月9日在西流河镇红光村展开志愿活动。志愿者们和小…… 彭景扬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用双手感受世界

中国大学生网仙桃8月7日电(通讯员彭景扬)为了增强孩子们的动手能力,提升他们的创新思维,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队员于8月7日在西流河镇红光村进行志愿活动…… 彭景扬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用盛夏的热情感受中国传统

中国大学生网仙桃8月2日电(通讯员彭景扬)为了更好的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使每一个小朋友都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在西流河镇红光村展…… 彭景扬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湖北学子三下乡:用黏土搭建梦想世界

中国大学生网仙桃7月28日电(通讯员彭景扬)为了激发小朋友们的创造能力,展现出他们的内心世界,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于7月28日在西流河镇红光村展开志愿活…… 彭景扬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百千万工程” 新传华韵突击队:深耕连山福堂,点亮壮瑶文化传承之光

2月13日至2月16日,华南师范大学“百千万工程”突击队之新传华韵队伍,在清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福堂镇开展了为期四天的实践活…

创新领航,数智赋能

在数字化转型加速与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数智化财务成为会计学、财务管理领域的前沿探索方向。为促进高校人才培…

冬日暖阳,情满养老院

冬日暖阳,情满养老院2月9日清晨,山西省迎来了新年的第一场雪,银装素裹的美景为城市增添了几分冬日韵味,但也给人们的出行…

聊城大学举办“聊大名人堂:互动故事讲述”活动

聊城大学举办“聊大名人堂:互动故事讲述”活动校园,是知识汇聚的无垠海洋,孕育着莘莘学子对未知的渴望与追求;活动,则是…

入社区弘扬党的二十大精神

入社区弘扬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实践践行新时代使命在党的二十大胜利闭幕之际,全国各地迅速掀起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

最新发布

探寻剪纸手工技艺,促进非遗“双创”发展(1)
2023年7月22日,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守艺筑梦实践队队员来到山东省日照市莒县,探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过门笺的故事。在前往实践地点之前,实践队队员了解到,莒县自古就有春节贴过门笺的习俗,这一…
筑生态文明,共建美好乡村
为充分了解邵阳县塘坪村生态环境情况,为塘坪村乡村振兴开辟绿色发展道路,近日,邵阳学院赴塘坪村助力乡村振兴调研志愿服务团就生态环境问题开展实地调研。服务团首先走访调研了塘坪村生态菜园、共享果园、…
青农学子三下乡:参观消防基地,追随榜样精神
为进一步提高对消防安全的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7月17日,铁营镇消防大队基地里出现了一批新青年,“锌”火相传小小化学家赴德州乐陵实践队队员们纷纷参观并深入了解了消防队的辉煌历史和伟大事迹。在活动中,…
“党建+”引领“产业兴” 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盛夏时节,走进栾川县陶湾镇协心村,青山层层环绕,伊河蜿蜒而过,豫西特色民宿散落山间。“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为充分了解推进乡村振兴多元路径…
编织创收富民,助力乡村振兴
7月7日,邵阳学院芙蓉学子调研团队赴塘坪村开展实地调研。逐家走访时,村民家角落里摆放的篮子吸引了调研团成员的目光。“阿姨,这些是你做的吗?”成员指着那堆深红色的篮子问道。“对啊,有很多人找我预订…
基层务农,保护湖边环境
2023年9月14日,一次以“基层务农,体验农事,清理湖边垃圾”为主题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在某地顺利举行。此次实践活动旨在让大学生更好地了解农村生活,体验基层务农的艰辛,培养热爱劳动和关心环保的品质,…
西建大暑期社会实践赴平利县锦屏社区开展实地调研
为响应国家号召,了解乡村振兴发展与农村新建设发展状况,2023年7月20日,西建大材料学院乡村振兴发展成就观察暑期社会实践团赴安康市平利县老县镇锦屏社区新社区工厂进行实地调研。锦屏社区是陕南区域规模较…
西建大材料学院乡村振兴平利县老县镇中心卫生院调查报告
平利县老县镇所处位置山大沟深、坡陡地瘠、交通不便……长期以来,老县镇的群众就医很远、看病很难,即使是头疼脑热这样的小病都要走上几十里路,因病致贫、返贫的群众也不少。为了能让群众少跑路、少花钱就…
西建大材料学院乡村振兴发展成就观察
西建大材料学院乡村振兴发展成就观察暑期社会实践团赴平利县老县镇中心卫生院开展实地调研平利县老县镇所处位置山大沟深、坡陡地瘠、交通不便……长期以来,老县镇的群众就医很远、看病很难,即使是头疼脑热…
西建大材料学院乡村振兴发展成就观察暑期社会实践团开展实地调研
2020年的4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老县镇中心卫生院考察,病有所医是总书记对人民的牵挂。习近平总书记了解了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疗保障,指出应该加快补齐公共卫生服务短板,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提高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