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研有所学,多维攻坚改换新颜
为了探究乡村振兴在我国中西部地区的实际情况并且从中学习脱贫攻坚的措施与经验,合肥工业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乡村换新颜,乡韵奏新篇”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于7月11日至7月17日来到了山西省忻州市代县并展开调研活动,依次对代县产业链第一、二、三产业中的代表进行走访研究。在调研过程中,队员们总结代县产业融合发展的经验,为代县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动力。
追本溯源,探农业脱贫何为
观本则其往无穷,求末则其来无止。山西省忻州市代县是一个贫困地区,长期以来,农业一直是该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近年来,通过农业助力脱贫的努力,代县取得了显著的成果。通过查阅资料以及县政府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介绍,团队选取了最具代表性的望台村、下官院村、段家湾村进行调研。
从对村民访谈中,实践队员得知代县在县政府的指导下逐渐进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逐渐从传统的粮食种植转向特色农产品种植,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前多少年俺们村都种小麦、谷子还有玉米,后来村里有人组织俺们把地分出来一点儿种杏子。后来没想到这杏都卖到太原那边挣了不少钱!”望台村村民魏显富告诉实践队员韩健。团队在村干部的带领下前往望台村参观了白水杏种植园,种植园面积高达1500亩,年产值在200万以上。负责人还介绍到通过多年连续举办白水杏采摘节,望台白水杏知名度节节高升,已成为当地独特的地理标识,因其酸甜可口、肉大皮薄备受消费者青睐,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地方特产,带领全村人民走向致富路。
下官院村的西瓜大棚。侯昌兴 摄
下官院村已广泛引进大棚种植技术,并且大力扶助无籽西瓜的栽种。段家湾村则是通过培育油松树苗助力脱贫致富的典型,三分地的油松苗能卖出7.5万元,其收益相当于种植庄稼的几十倍。团队成员在刘桂珍书记的带领下参观了村里的育苗田,只见一片片的油松树苗规划整齐、长相喜人。
团队来到下官院村调研农业发展情况。这是村支部书记刘桂珍正在向团队介绍村里培育的高品质油松树苗。杨驭博 摄
纵览百厂,感工业致富之力
山西省虽以煤炭产业闻名,但过度开采并不利于可持续发展,近年来多大力发展第二产业,团队此次分别前往代县的鸿耀玻璃厂、雁弘纺织有限公司的袜子厂和四达集团的黄酒厂进行参观和调研,探索工业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与发展趋势。
团队成员在鸿耀玻璃厂负责人李主任的带领下参观了玻璃生产的整条流水线,工作人员耐心细致地讲解了每道工序和机器的作用。“我们厂每天大概能产3000平米玻璃,以前订单都是本市或者本省的,最近开始打广告开拓玻璃的销路,省外订单逐渐增加。”李主任告诉实践队员。
企业负责人带领团队成员参观讲解玻璃厂的流水线,自动化规模提升使产品的产量和销路翻倍。 程明 摄
实践队员参观了袜子厂,工作人员表示厂内引进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与设备大大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实践队员发现与其他的工厂不同,袜子厂更靠近居民区。通过对附近居民的采访,实践队员了解到原来代县之前为了更好地完成脱贫攻坚工作,对工厂进行了一次异地搬迁,在移民区前边建立了产业园区,为当地居民提供更多的学习技能和就业转岗的机会。
团队成员参观袜子厂的自动化生产机器,轻工业的高质量发展减少了对当地生态环境的破坏。 程明 摄
点面结合,探非遗文旅之兴
雁门关下“非遗小院”见证文旅代县之历史文化悠久,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财富和旅游资源,有雁门关、赵杲关、杨家祠堂、白人岩等旅游景点。实践过程中团队前往“天下第一关”的雁门关景区,通过与当地文旅部门沟通了解到,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雁门关也吸引了不少游客,带动当地的餐饮与住宿发展。
气势恢宏的雁门关是山西代县旅游业的支柱产业之一。杨驭博 摄
团队还前往了距雁门关20公里的雁绣坊,采访了非遗雁绣传承人高凤兰与相关人员。“雁绣已经传承很多代了,这几年还让附近的贫困户来绣坊学习,我们也趁着旅游热结合咱们的雁门关文化制作了很多文创绣品售卖。”绣坊负责人告诉实践队员。
团队赴代州古城非遗展览中心参观学习。这是山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县雁绣的传承人高凤兰正在为团队成员讲解雁绣作品。程明 摄
在调研过程中,团队发现代县的乡村振兴之路是多方面共同努力的成果,各方都为乡村发展振兴付出巨大努力。实践队员也将继续立足乡村实际情况,总结经验因地制宜探索乡村振兴之路,使乡村振兴之路更加辉煌。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4850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