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观黄梅戏博物馆,寻安徽戏曲奥秘

来源:安徽工业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作者:杨童

观黄梅戏博物馆,寻安徽戏曲奥秘

关键词:黄梅戏,安庆,黄梅戏博物馆。

摘要:黄梅戏是安徽省的主要地方戏曲剧种。在湖北、江西、福建、浙江、江苏、台湾等省以及香港地区亦有黄梅戏的专业或业余的演出团体,受到广泛的欢迎。黄梅戏原名“黄梅调”,是十八世纪后期在皖、鄂、赣三省毗邻地区黄梅形成的一种民间小戏。其中一支逐渐东移到安徽省桐城市与安庆市的交汇处,与当地民间艺术相结合,用当地语言歌唱、说白,形成了自己的特点,被称为“怀腔”或“黄梅调”。这就是今日黄梅戏的前身。但随着时间推移,对于这一传统戏剧文化,大众关注已经不多,逐渐式微,但仍有一群艺术家正在坚守。比如刘国平,韩再芬等安庆再芬黄梅艺术剧院的一众演员。安庆人对于黄梅戏有种莫名的情结,爱听黄梅戏,爱唱黄梅戏,较之北京人爱京剧,有过之而无不及。

为了探究黄梅戏在安徽的历史与繁华,黄梅戏为什么能作为五大剧种之一,黄梅戏对于安徽的影响,特地于8月10日到达安庆市迎江区的黄梅戏博物馆,去考察黄梅戏的源远流长,完成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在听了讲解员的讲解后不尤倍感自豪。

来到博物馆,可以了解黄梅戏的起源与发展历史,看到知名戏曲演员为黄梅戏在幕后做出的点点滴滴的努力。

走进博物馆展厅内,映入眼帘的是经典的黄梅戏剧中人物照片。馆内有许多珍贵的实物及历史照片,以美仑美奂的形式展现了黄梅戏文物展品,记录了作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黄梅戏一个多世纪以来诞生、发展的曲折历程。

一楼的书画陈列藏品多为安庆本土的名家作品,尤其是徽派的山水画

二楼是钱币陈列室,另外两个展厅是安庆的古代文明和现代文明,这两个展厅详细的介绍了安庆自春秋时期以来的文化,尤其是桐城一派和辛亥革命。

三楼书黄梅戏陈列内容,参观时听了黄梅戏最经典的两个作品,《天仙配》《女驸马》

伴随着中国社会持续不断的发展和日新月异的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跟着随之而发生变化。当然,虽然重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的话还犹言在耳,依然把传统文化放在很重要的位置。所以非常有必要把中华优秀传统的文化,与之时代发展的大前提相融合。才能让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焕发新的光彩。在我的家乡,美丽的安徽安庆。优秀的传统文化有黄梅戏源自湖北的黄梅,原来的名字是黄梅调、采茶戏等,现都流转分布于安徽安庆市、湖北黄梅县等多地。

在讲解员的讲解下,我们知道了黄梅戏是清朝末期从湖北省黄梅县一带的采茶调传入毗邻的安徽省怀宁县等地区,与当地民间艺术结合,并用安庆方言歌唱和念白,逐渐发展为一个新的戏曲剧种,当时称为怀腔或怀调,这就是早期的黄梅戏。其后黄梅戏又借鉴吸收了青阳腔和徽调的音乐、表演和剧目,开始演出“本戏”。后以安庆为中心,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黄梅戏成为安徽主要的地方戏曲剧种和全国知名的大剧种。安庆地区自古诗歌词戏曲文化底蕴深厚。潜山和怀宁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长篇叙事诗、汉代乐府民歌代表作《孔雀东南飞》的故事发生地。史料中,安庆地区演戏和采茶演艺的历史可以分别追溯到元代和明代。余闕在元代至正十六年(1356)撰写的《城隍廟碑記》中有“吹箫伐鼓,张百戏”的记载。明嘉靖《池州府志》中的“粧神像扮雜戯”和清顺治《太湖县志》、清顺治《潜山县志》、清康熙《安庆府志》、清康熙《怀宁县志》以及清康熙《望江县志》中的“俳優假面之戱”,在现今的贵池傩戏中得以保留。傩戏中的傩腔以唱采茶调等民间小调为主。明嘉靖年间,在与安庆仅有一江之隔的青阳县域形成的青阳腔,对黄梅戏的诞生起到了哺育作用。早期黄梅戏沿用了青阳腔的“仅用锣鼓伴奏、一唱众和”的特征,并从青阳腔移植了《天仙配》《山伯好友》等传统大戏剧目。清道光《怀宁县志》《桐城县志》和《宿松县志》中都有采茶演艺的直接记载。1879年10月14日,上海《申报》报道了每年在安庆集贤关外演出的“与江省之花鼓无甚区别”的“黄梅调小戏”。潜山文人王浣溪在1900年撰写的“观戏诗”,内容与传统黄梅戏部分大戏剧目接近,证明了潜山岳西一带“采篮(茶)戏”的大戏在1900年已经定型。民国考古学家程演生在《皖优谱》中写道:“(黄梅调)他省无此戏也”,即“黄梅调”是安徽省本土的剧种。清乾隆年间迁移到陕西商南县的安庆各县移民后裔,至今还操持着安庆方言,很多商南民歌小调的腔调与黄梅戏花腔的腔调接近。2017年1月12日,《人民日报》发文《黄梅戏起源有新说》:黄梅戏起源于安徽安庆地区。

黄梅戏自清光绪初年便开始从乡村向安徽首府安庆城区进军,但屡屡遭受上流社会诋毁和官府查禁,直到1949年安庆解放,才得以在市内立足并焕发出勃勃生机和活力。1952年,安庆黄梅戏应邀赴上海演出一举唱响;1954年参加华东戏曲会演一炮走红。随后,电影艺术片《天仙配》《女驸马》《槐荫记》《牛郎织女》相继问世,六十多年来,黄梅戏人创造了数度辉煌。这个被誉为“散发着泥土芳香”的地方戏曲,如“山野吹来的风”流播全中国,享誉海内外,已跻身中国五大剧种之列,成为安庆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最闪亮的“城市名片”和安徽省著名文化品牌及标志性文化形象。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4745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聊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组织参加西部计划教育展馆

【教科】我院组织参观西部计划教育展馆为加强青年学子对我校西部计划工作的了解,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培养青年学子的家国情怀,3月27日,教育科学学院组织同学们到文华苑参观西部计划教育…… 王海燕 杨鑫淼 吴 聊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聊城大学教科院开展第二十五个“世界睡眠日”义诊活动

为增强全院师生对睡眠健康的认识,倡导科学睡眠理念,3月20日,教育科学学院分工会联合聊城市人民医院在4#C121开展了第二十五个“世界睡眠日”义诊活动。聊城市人民医院麻醉科和耳鼻喉科的…… 吴依凡 王婧宇 聊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聊城大学教科院召开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学习教育启动会议

为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扎实开展好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3月25日,教育科学学院党委在4#C214召开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启动会议。学院党委书记王迎秋主…… 毕延琛 聊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聊城大学教科院组织安全教育专题政治理论学习

为加强宣传引导,深化教师思想认识,增强政治自觉,推动安全工作落实,3月20日,教育科学学院在4#C221组织开展全体教工安全教育专题政治理论学习,学习由党委书记王迎秋主持。党委副书记吴…… 刘雨佳 李晓斐 聊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聊城大学教科院“红途铸梦”服务队赴黄山路社区开展“赓续红色血脉 致敬时

【教科】我院“红途铸梦”服务队赴黄山路社区开展“赓续红色血脉致敬时代楷模”社区实践为弘扬红色革命精神,传承榜样力量,引导青少年厚植爱国情怀,3月8日,教育科学学院“红途铸梦”服…… 杨佳美 聊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聊城大学教科院开展心理素质拓展嘉年华活动

3月16日,教育科学学院在西校区北操场开展心理素质拓展嘉年华活动。本次活动面向大一和大二年级同学,共组建8支队伍,每支队伍由8名同学组成。本次活动将心理健康教育与体育运动巧妙融合,…… 徐源璐 吴依凡 聊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聊城大学教科院开展“绘心绘意 愈见美好”心理绘画疗愈展

为引导同学们探索内心世界,释放情绪压力,实现心灵的疗愈与成长,3月15日,教育科学学院在4#C121开展“绘心绘意愈见美好”心理绘画疗愈展。活动伊始,主讲人详细介绍了评选规则,作品将从…… 毛思宇 聊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聊城大学教科院举办“传承雷锋精神 争做时代先锋”主题观影活动

为传承和弘扬雷锋精神,培养同学们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3月5日,教育科学学院在11#A601举办“传承雷锋精神争做时代先锋”主题观影活动。活动伊始,主持人就本次主题观影活动展开细致介…… 蔡梦娇 王梦涵 聊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革命馆里话初心,奋斗路上正青春: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

学雷锋系列活动三月的春风,带着温暖与希望,吹拂着大地,也吹响了传承雷锋精神的号角。为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励…

“名郡植春筑福庭”——“美化环境,共享健康” 名郡社区卫生行动

为营造整洁、卫生、健康的社区生活环境,团支部组织团员们对名郡荷塘社区环境进行了清理。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

仁心续火承先志,碧波芳草筑安康: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

为将健康知识和服务送到社区居民身边,2025年3月15日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3”一体化)2023级志愿服务队第二小分…

清明追思,大爱永存 ——皖南医学院红十字协会举办清明节缅怀遗体捐献者活

为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倡导遗体捐献事业的社会价值,清明节前日,皖南医学院红十字协会在皖南医学院遗体…

郑州财经学院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秋实班”学员赴河南省团校参观学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

最新发布

重人科三下乡4-2
为洞察南雅镇居民生活与经济发展,推动改善生活、促进繁荣发展。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筑梦成长,青年先行”大学生社会实践团队于7月19日了解当地居民的生活情况,调研社区发展与民生问题,为地方政府…
青春烛火梦,爱心正启航
在八月一日至八月十四日这段时间,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的筑梦风车支教队在河南商丘的一所小学进行了支教活动。在短短十四天的授课时间中,我们努力给孩子们打开一扇探索外面世界的窗户,给他们带去希望。同时…
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调查报告
标题: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调查报告摘要:本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旨在深入了解养老院和儿童院的现状,了解老年人和儿童的生活状况,并通过互动交流,为他们带去关爱和温暖。本次调查报告将从养老院和儿童院的环境…
席香袭此乡
为推动黄古林草席非遗文化与乡村振兴的融合发展,2023年7月8日,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习廉风之古,育新业之林”|以乡村振兴助力共同富裕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来到了黄古林草席博物馆,借此探寻当地蔺草历史沿…
宁波家风馆里有什么
宁波古林镇茂新村,尤为重视家风传承以及文化保护,因此宁波市家风馆也坐落于此。何为家风?家风馆又留存着什么样的记忆?据馆内工作人员介绍,宁波家风馆分为上下两层,下面主要为古之圣人与今之伟人的家风…
调研草莓现状 激发爱农情怀
这个暑假,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的数名学子组成了一只前往青海乐都的三下乡实践调研队伍,出于对草莓的喜爱与热情,团队对乐都区的草莓生产栽培情况进行调研。本次调研草莓的三下乡经历对我而言,弥足…
三下乡|乡情深处:三下乡的踏实奋进与情谊绵长
青春一脉相承,青年服务国家。2023年7月11日至15日,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寻燎原星火·助乡村振兴”乡村振兴促进团的老师和同学们前往美丽的涪陵区白涛街道,在老师的带领下,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踏上这个充满…
法律入民心,共筑中国梦
法律入民心,共筑中国梦中国青年网马鞍山6月30日电(通讯员王利芳)安徽工业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院,普法宣传青春行实践队为深刻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更好更快地实现建设法制国家的目标,必须要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
一场关于大西北的梦
这个假期,做了一场关于大西北的梦,借由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机会,我去到了青海和宁夏。虽只是短短几天,却见识到了世界许多未曾关注的一面,我也有了很深的感悟。一到青海,天上的云朵吸引住了我们的目光…
人科学子三下乡|“探寻舞龙历史与技艺,传承民族文化与团结精神“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实践团深入龙潭古镇,学习民族舞龙历史及其技巧和流程,以丰富民族文化内涵,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实践团成员们首先学习了舞龙历史,了解到舞龙作为一种传统的民间艺术,有着丰富的象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