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艺路同行,青年范儿”百队百场进社区社会实践队走进济南市舜华社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社区公益活动。活动中,他们面向社区公益托管班的孩子们开展了泉水扎染活动,为他们带来了一次独特的非遗体验。
活动中,担任泉水扎染老师的李梦洁向孩子们介绍了这项古老的印染技艺。扎染是指在织物上运用扎结成绺(或缝纫)浸染技艺印染成花纹的工艺。作为国家级非遗,扎染在我国已有约1500年历史,现存最早的实物是东晋年代的绞缬印花绢。唐代扎染发展到鼎盛时期,贵族穿绞缬的服饰成为时尚。北宋时期因扎染制作复杂,耗费大量人工,朝廷曾一度明令禁止,从而导致扎染工艺衰落。但西南少数民族仍保留这一古老的技艺。除中国外,印度、日本、柬埔寨、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国也有扎染手工艺。20世纪70年代,扎染成为流行的手工艺,广泛应用于服装、领带、壁挂等。
作为济南市旅游联合会非遗传承与发展分会秘书处秘书,李梦洁自2017年开始从事多种非遗科目研发和教学工作,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泉水扎染的传承人。她将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分享给孩子们,希望能让他们了解并尊重这一民族宝藏。
活动现场,孩子们踊跃回答李梦洁提出的问题:“非遗是什么?”通过讲解,他们了解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由人民群众创造、代代传承和发展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技艺、表演和习俗等。接下来,来自山东大学的志愿者们帮助分发了材料,并将孩子们分组,大家一起按照步骤进行泉水扎染流程的演示。
在生动有趣的实践中,每个孩子都亲手扎染了一块小方巾。他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和创造力,在白色布料上进行扎染,将花纹和颜色巧妙地组合在一起,通过泉水的独特力量,完成了一幅幅独一无二的作品,展示了他们的艺术才华。
活动的最后,大家合影留念,并进行了采访,孩子们纷纷表示,他们在这次活动中不仅学到了泉水扎染的技巧,还更加了解了非遗文化的重要性和传承意义。他们表示会将这次经历传承下去,并希望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和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
此次活动得到了社区托管班负责人郭蔓霖的大力支持,她表示非常感谢山东大学的志愿者们为社区孩子们带来了一次难得的体验。娄载庚、李怡霖、于宗吉等参与活动的山东大学志愿者也对这项活动充满了热情与感悟,他们表示将继续支持并参与更多的社区公益活动,为孩子们带去更多的精彩和收获。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4739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