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是一切幸福的源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青少年劳动教育,强调“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和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进一步明确了现代新青年的素质要求,并为新时代加强劳动教育提供了根本遵循。
为促进大学生对农耕文化的了解,增强文化自信,并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8月9日,江西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社会实践团,在潘锡杨老师的带领下,遵从红色研学基地负责人李小青的安排,开展了一系列的劳动实践活动。
上午,“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社会实践团前往山脚下的桑葚园,进行农耕体验。烈日当空,桑树茂盛,底部杂草丛生,师生们扛着沉重的锄头下地,潘锡杨老师垂先示范,手把手教授动作姿势与发力方式,学生们纷纷上手体验,兴致勃勃。实践团成员江妍妮抹了把汗说:“简直难以想象农民伯伯怎么坚持下来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看似轻而易举的小事,实则并不简单,唯有实践才能得到真知,才可增长才干。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社会实践团于古田村桑葚园农作(谢志伟 摄)
下午,“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社会实践团在古田村文明实践站门口集合,第一个项目是编草鞋,了解到草鞋背后的历史与意义,认识到旧社会时期的艰辛,实践团的师生们怀着崇敬的心情认真观看老艺人的手法、仔细聆听编绳的步骤,随后上手巩固编鞋技能,端坐在板凳上,向后倾倒使人体重心后移,绷紧连接带,添加秸秆并双手揉搓成一粗绳,就着辅助纵线上下交错穿插,循环往复。初步完成的草鞋有许多稻茬冒头,十分割脚,需要再次修整。最后成果展出,师生上下自豪感满满。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社会实践团在老手艺人的指导下编制草鞋(李毅辉 摄)
第二个项目是打糍粑,井冈山流传着“糍粑越打越黏,日子越过越甜”的说法,“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社会实践团入乡随俗,也来感受这一井冈山特色民俗。用的是村民自家种的优质糯米,提前下水泡上了3个小时左右,沥干水分后,放入传统木饭甑蒸熟,趁热,实践团成员们用木槌击打盛放在石臼里的糍粑,双人搭配,保持节奏,一槌又一槌,掷地有声,打到粘稠定型,白如雪,拉如丝,裹上黄豆粉又香又糯。先苦后甜,汗水换来笑颜。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社会实践团成员李毅辉在捶打糍粑(谢志伟 摄)
实践团成员汪沛、江妍妮观看老师傅给糍粑蘸黄豆粉(谢志伟 摄)
第三个项目是磨豆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社会实践团在讲解员介绍完石磨的结构与功用,照葫芦画瓢,一人将浸泡好的黄豆加入磨眼,随料定量进水,另一人用力握磨柄,带动磨盘之间的转动,由此黄豆和水通过磨眼流入磨膛,均匀地分布在四周,黄豆被磨成粉末,随着水从夹缝中流到磨盘上,豆渣沉积,豆浆顺着出口流进容器,过滤后熬制生豆浆至沸腾,即可得到原汁原味的豆浆。适当添入白糖,搅拌均匀,小抿一口,甘甜回肠,成员们纷纷表示大开眼界,广大劳动人民的智慧真是太不可思议了。停留在书本上的知识,回归现实似乎更易理解了。
师生两两搭配、通力合作,推动石磨豆浆高效率进程(谢志伟 摄)
劳动创造幸福,实干成就伟业。“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社会实践团通过忆苦进而思甜,赞颂生活在那个物质匮乏、生产力不如现今的年代,伟大的劳动人民依靠自己辛勤的双手,耕作劳动。新一代青年踔厉奋发、笃行不怠,通过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必将不断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4736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