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牵八十载,青春共成长:我在缙云见传承
传承,是缙云划向共富灯塔的一把桨。充分利用“老天爷”给予的自然禀赋,拓宽“两山”转化通道,挖掘“老祖宗”留下的宝贵财富,走稳文化赋能乡村全面振兴之路。浙江理工大学建工学院社会实践团在田间地头、长街短巷、工厂企业走访数日,逐步解码缙云的“共富基因”。
“可爱的麻鸭竟是茭白的坚实守护者,保护他们不受害虫的侵食,而茭白则是麻鸭的‘衣食父母’,为它们提供食物,这样的共生模式实在奇妙,先人的智慧让后代也受益无穷。”实践团成员在采访“茭白麻鸭共生系统”核心保护利用区时啧啧称奇。“茭鸭共生”是缙云先民充分利用山区茭白田的水面空间资源套养麻鸭,并通过茭白、麻鸭之间的互利共生关系来提高生态经济效益的传统农业生产系统,传统耕作模式却蕴含无穷智慧。
作为缙云农遗文化的金名片,茭鸭共生系统不仅实质性减少农药、肥料和人工投入成本,也在市场上打响名号,甚至远销国外,为茭白种植和麻鸭养殖产业提质增收。
“我们希望用农村的方法、农村的土地来培养农村的孩子,所以校园里开垦了一块两亩的地,命名‘蒲草园’,孩子们体验从育苗到收割的整个耕作过程,同时也学习将蒲草编制为四方扇的传统技艺。”在访谈中实践团成员们了解到,四方扇是浙西南独一无二的手工艺品,上王小学校长陶明在走访乡村时发现掌握这项特殊编制技法的人已凤毛麟角,因此开设“走进蒲草·传承非遗”系列课程,带领孩子们在“蒲草园”学习体验旱地育苗、水田分秧、松土壅根、除草修剪一系列耕作流程。寒来暑往,蒲草收割晾晒后便能编制,陶明请蒲扇手艺人进校传授编织技艺,为赓续传统持续输入青春力量。
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孩子们以农庄田地为学堂、以古今农具为学具、以生长之物为教材,在桑野荷锄中体悟辛劳,在非遗传承中接棒缙云发展之火炬。
缙云的传承故事不止写在山水田野。“现在很多年轻人不知道锯床是什么,也不愿意进工厂,在缙云长大的年轻人只想着走出去,去大城市生活,但缙云锯床行业的发展需要青年接力奋斗。”锯力煌工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在访谈中感慨,公司当前面临的困境是人才流失而后继无力。为探寻缙云工业富民之路,实践团在浙江理工大学缙云研究院的带领下走访浙江锯力煌工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恒强针车集团有限公司等多家缙云支柱企业。
烈日炎炎下,实践团走进锯力煌工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区,生产车间机器轰鸣,货运车辆往来穿梭,一派红红火火的景象。作为第三批国家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锯力煌去年还出资筹办国内首家锯博物馆,最大化的还原展示锯床发展历程。“我们筹办锯博物馆的初衷是传承。”实践团从访谈中了解到,锯博物馆目前被打造成科普型的研学基地,意图吸引更多中小学生前来参观,让“缙云新生代”从小学习锯床文化,接纳锯床文化,从而传承锯床文化。薪火相传才源源不断,青蓝相继方生生不息。
“从70年代的结婚三大件之一到现在的娃圈热潮,缝纫机市场虽不热门,却很稳定,每年需求量都在1000万台左右。”江恒强针车集团负责人向实践团展示从脚踩缝纫机到智能缝纫机的历代产品,一副“缙云制造,匠心传承”的发展画卷徐徐展开。
走过缙云的街巷,一砖一瓦用无声的印迹昭示着一个山区县发展前行的力量。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昔日穷乡僻壤,已成为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多次问鼎浙江省工业制造大奖。传承是实践团成员们在走街访巷中解码的第一个“共富基因”,而缙云的发展动力绝不止于此,在接下来的活动中,实践团将结合专业所学,为缙云发展建言献策,为乡村建设添砖加瓦,以“身”丈量祖国大地,以“心”感应发展脉搏。
浙江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团委暑期社会实践团 责任编辑:赵浩森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4731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