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深入了解非遗文化,响应习总书记指示,助力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2023年7月12日,合肥工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传承非遗文化,助力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由辅导员王节带队前往安徽省宣城市泾县,围绕红星宣纸的发展历程,制作技艺,传承机制等一系列问题开展调研活动。
当天,实践团队前往了坐落于宣城泾县的中国宣纸文化园。“宣纸”一词最早出现在唐代张彦远所著的《历代名画记》中,“好事家宜置宣纸百幅,用法蜡之,以备摹写……”而当今所谓正统的宣纸最迟在南宋末年已经产生,自此,宣纸制作技艺经过1000多年,世代相传,不断改进。
图 1 实践团队宣纸文化园留影。
宣纸传承千年,不蛀不腐,使得文书典籍、书画珍品得以千古传存,被誉为“千年寿纸”。玉骨冰肌、绵韧洁白,独特的品质使它和艺术共生,与文化共存。“轻似蝉翼白如雪,抖似细绸不闻声”,这就是宣纸。
这次实践调研的开始,是在宣纸文化园的讲解员的带领下去感受宣纸文化的历史底蕴。在讲解员详细的介绍中,实践团队的成员们都对宣纸的历史发展和文化底蕴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在见识了众多宣纸艺术品之后,成员对于宣纸的兴趣也变得更加浓郁。
图 2 讲解员正在讲解北京奥运会的宣纸。
宣纸作为泾县的地理标志产品,千百年来,工匠们一直秉持初心,坚持手工制纸。制作宣纸是一项繁复细致的工艺,整个生产过程需要108道工序,从原料到成品的生产周期需要至少一年。宣纸生产工艺极其复杂,粗略来分,可以分为选材、制浆、捞纸、晒纸、检验和剪纸等6道工序,均为手工制作。而其中捞纸和晒纸这两道工序,则是最具有技术含量的,需要师傅用心去感受,用时间来沉淀。并且在这两道工序里,分别诞生两位大国工匠——捞纸师傅周东红,晒纸师傅毛胜利。
对于捞纸,纸张的厚薄均匀全凭经验,每张宣纸的重量都需要控制在标准正负一克的范围内。多一分嫌厚,少一分嫌薄。捞纸前按照比例将配好搅匀的纸浆放入纸槽中,由两位师傅密切配合,分为主动掌握操作力度和速度的“掌帘”师傅和配合操作的“抬帘”师傅,只有两位师傅的默契配合同时凭借着高超的技艺,才能够真正制作出符合要求的正宗红星宣纸。
本次调研实践团队有幸邀请到大国工匠——周东红师傅来进行采访。周东红师傅对于采访展现的十分热情,特意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接受采访。周东红师傅介绍他的早期职业生涯中说到,那时候的他也曾有过想要放弃的想法。因为双手长时间的浸泡在纸浆中,皮肤会被泡烂,甚至在冬天的时候长时间的处于冷水之中会有冻疮、冻伤等情况。但是后来的他在经过家人的劝导,并且凭借着自己坚强的意志力,一步步克服困难,一步步精益求精,才有了今天的娴熟技艺,并且有幸获选成为大国工匠。从周东红先生身能够学习到任何事情想要成功都要有坚强的意志力,不可以半途而费!而当问到对于宣纸的传承有着什么样的建议和希望时,周东红先生说:“我希望更多年轻人加入到宣纸技艺的传承保护中来,能够更好的为宣纸文化的传承保护贡献出自己的力量,也希望创新更多宣纸的产品从而带动宣纸文化的发展。”
图 3 团队成员正采访周东红师傅。
图 4 实践团队与周东红师傅合影。
而就晒纸而言,师傅把湿宣纸一张张从纸帖上揭下,再用天然松针刷将一张张薄如蝉翼
的宣纸刷在高温的石灰焙表面进行烘干。
晒纸看起来很简单,但是揭开的手法、角度都有讲究,要从一个角到另一个角,按照固定的角度,与边平行揭下,否则一定会拉断;另外晒纸过程中刷子的使用也有特定的路径,才能确保纸张没有缺口,不会褶皱,没有刷痕。俗话说“有两把刷子”就是形容技艺高超的晒纸匠,在行业里也称“头刷”,大国工匠毛胜利就是作为头刷。
同时,实践团队也与制纸厂来最年轻的晒纸师傅,毛胜利的徒弟姚云夔探讨了当下宣纸非遗文化传承难的主要问题,随着老一辈传承人的退休,年轻一辈愿意来学习这些手艺的人却越来越少,主要原因有工作环境十分辛苦枯燥,同时工资待遇无法满足年轻人的养家糊口的需求,所以导致非遗文化的继承人越来越少。想要让非遗文化能够更久远的传承下去,一定需要由年轻一辈来继承,解决年轻一辈的顾虑问题也将会是传承和发展非遗文化的一个关键因素。
参观中国宣纸文化园让实践团队从见识到各种各样充满意蕴的艺术品到亲眼目睹了宣纸的制作过程,并与那些敬业的工匠们进行互动。这段体验让团队成员深刻体会到了宣纸背后的故事和价值。宣纸不仅是一种纸张,更是一个传承千年的文化艺术,它凝聚着无数工匠的智慧和心血。这次经历,让团队对宣纸制作的艰辛和工匠们对这项古老工艺的执着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正将这种热爱传递给更多的人。
在当代社会,宣纸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已经成为一项重要任务。传承非遗文化也是大学生必不可少的责任。通过力推动宣纸现代化发展,能让这项非遗文化焕发新的机与活力。希望共同致力于纸非遗文化的承,让世界同见证宣纸的魅力,让纸的故事在时光中永恒流传。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4698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