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宣纸:流传千年的中国瑰宝!

来源:合肥工业大学 作者:姚骏

为了深入了解非遗文化,响应习总书记指示,助力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2023年7月12日,合肥工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传承非遗文化,助力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由辅导员王节带队前往安徽省宣城市泾县,围绕红星宣纸的发展历程,制作技艺,传承机制等一系列问题开展调研活动。

当天,实践团队前往了坐落于宣城泾县的中国宣纸文化园。“宣纸”一词最早出现在唐代张彦远所著的《历代名画记》中,“好事家宜置宣纸百幅,用法蜡之,以备摹写……”而当今所谓正统的宣纸最迟在南宋末年已经产生,自此,宣纸制作技艺经过1000多年,世代相传,不断改进。

图 1 实践团队宣纸文化园留影。

宣纸传承千年,不蛀不腐,使得文书典籍、书画珍品得以千古传存,被誉为“千年寿纸”。玉骨冰肌、绵韧洁白,独特的品质使它和艺术共生,与文化共存。“轻似蝉翼白如雪,抖似细绸不闻声”,这就是宣纸。

这次实践调研的开始,是在宣纸文化园的讲解员的带领下去感受宣纸文化的历史底蕴。在讲解员详细的介绍中,实践团队的成员们都对宣纸的历史发展和文化底蕴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在见识了众多宣纸艺术品之后,成员对于宣纸的兴趣也变得更加浓郁。

图 2 讲解员正在讲解北京奥运会的宣纸。

宣纸作为泾县的地理标志产品,千百年来,工匠们一直秉持初心,坚持手工制纸。制作宣纸是一项繁复细致的工艺,整个生产过程需要108道工序,从原料到成品的生产周期需要至少一年。宣纸生产工艺极其复杂,粗略来分,可以分为选材、制浆、捞纸、晒纸、检验和剪纸等6道工序,均为手工制作。而其中捞纸和晒纸这两道工序,则是最具有技术含量的,需要师傅用心去感受,用时间来沉淀。并且在这两道工序里,分别诞生两位大国工匠——捞纸师傅周东红,晒纸师傅毛胜利。

对于捞纸,纸张的厚薄均匀全凭经验,每张宣纸的重量都需要控制在标准正负一克的范围内。多一分嫌厚,少一分嫌薄。捞纸前按照比例将配好搅匀的纸浆放入纸槽中,由两位师傅密切配合,分为主动掌握操作力度和速度的“掌帘”师傅和配合操作的“抬帘”师傅,只有两位师傅的默契配合同时凭借着高超的技艺,才能够真正制作出符合要求的正宗红星宣纸。

本次调研实践团队有幸邀请到大国工匠——周东红师傅来进行采访。周东红师傅对于采访展现的十分热情,特意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接受采访。周东红师傅介绍他的早期职业生涯中说到,那时候的他也曾有过想要放弃的想法。因为双手长时间的浸泡在纸浆中,皮肤会被泡烂,甚至在冬天的时候长时间的处于冷水之中会有冻疮、冻伤等情况。但是后来的他在经过家人的劝导,并且凭借着自己坚强的意志力,一步步克服困难,一步步精益求精,才有了今天的娴熟技艺,并且有幸获选成为大国工匠。从周东红先生身能够学习到任何事情想要成功都要有坚强的意志力,不可以半途而费!而当问到对于宣纸的传承有着什么样的建议和希望时,周东红先生说:“我希望更多年轻人加入到宣纸技艺的传承保护中来,能够更好的为宣纸文化的传承保护贡献出自己的力量,也希望创新更多宣纸的产品从而带动宣纸文化的发展。”

图 3 团队成员正采访周东红师傅。

图 4 实践团队与周东红师傅合影。

而就晒纸而言,师傅把湿宣纸一张张从纸帖上揭下,再用天然松针刷将一张张薄如蝉翼

的宣纸刷在高温的石灰焙表面进行烘干。

晒纸看起来很简单,但是揭开的手法、角度都有讲究,要从一个角到另一个角,按照固定的角度,与边平行揭下,否则一定会拉断;另外晒纸过程中刷子的使用也有特定的路径,才能确保纸张没有缺口,不会褶皱,没有刷痕。俗话说“有两把刷子”就是形容技艺高超的晒纸匠,在行业里也称“头刷”,大国工匠毛胜利就是作为头刷。

同时,实践团队也与制纸厂来最年轻的晒纸师傅,毛胜利的徒弟姚云夔探讨了当下宣纸非遗文化传承难的主要问题,随着老一辈传承人的退休,年轻一辈愿意来学习这些手艺的人却越来越少,主要原因有工作环境十分辛苦枯燥,同时工资待遇无法满足年轻人的养家糊口的需求,所以导致非遗文化的继承人越来越少。想要让非遗文化能够更久远的传承下去,一定需要由年轻一辈来继承,解决年轻一辈的顾虑问题也将会是传承和发展非遗文化的一个关键因素。

参观中国宣纸文化园让实践团队从见识到各种各样充满意蕴的艺术品到亲眼目睹了宣纸的制作过程,并与那些敬业的工匠们进行互动。这段体验让团队成员深刻体会到了宣纸背后的故事和价值。宣纸不仅是一种纸张,更是一个传承千年的文化艺术,它凝聚着无数工匠的智慧和心血。这次经历,让团队对宣纸制作的艰辛和工匠们对这项古老工艺的执着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正将这种热爱传递给更多的人。

在当代社会,宣纸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已经成为一项重要任务。传承非遗文化也是大学生必不可少的责任。通过力推动宣纸现代化发展,能让这项非遗文化焕发新的机与活力。希望共同致力于纸非遗文化的承,让世界同见证宣纸的魅力,让纸的故事在时光中永恒流传。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4698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湖北学子三下乡:探秘马集甜柿,引领发展新潮

本网讯(通讯员高林静)为了引领马集村甜柿产业的发展新潮,7月8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志远”志愿服务队抵达荆门市栗溪镇马集村。队员们深入甜柿基地,详细记录甜柿的采摘和储存方法。紧…… 高林静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湖北学子三下乡:情系马集甜柿,推动乡村繁荣

本网讯(通讯员高林静)为了推动马集村走向繁荣,7月8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志远”志愿服务队走进了荆门市栗溪镇马集村。队员们在甜柿基地仔细观察,记录甜柿的病虫害防治措施。然后,与…… 高林静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湖北学子三下乡:聚焦马集甜柿,共筑振兴之路

本网讯(通讯员高林静)为了助力马集村甜柿产业踏上振兴之路,7月8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志远”志愿服务队来到了荆门市栗溪镇马集村。队员们踏入甜柿基地,认真记录甜柿的生长周期和产量…… 高林静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湖北学子三下乡:调研马集甜柿,描绘乡村蓝图

本网讯(通讯员高林静)为了描绘出马集村的美好乡村蓝图,7月8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志远”志愿服务队抵达荆门市栗溪镇马集村。队员们到达后直奔甜柿基地,专注地参观并详实记录甜柿的品…… 高林静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湖北学子三下乡:走进马集甜柿,点亮乡村希望

本网讯(通讯员高林静)为了探寻马集村甜柿产业的发展奥秘、点亮马集村的乡村希望,7月8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志远”志愿服务队前往荆门市栗溪镇马集村。队员们在甜柿基地里认真参观,仔…… 高林静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湖北学子三下乡:探索马集甜柿,助力产业振兴

本网讯(通讯员高林静)为了推动马集村甜柿产业的蓬勃发展,7月8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志远”志愿服务队走进了荆门市栗溪镇马集村。队员们首先来到甜柿基地,用心观察甜柿的生长态势,详…… 高林静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湖北学子三下乡:马集甜柿产业之访,助力乡村经济腾飞

本网讯(通讯员高林静)为了探寻甜柿产业与乡村振兴之间的奥秘,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志远”志愿服务队于7月8日走进荆门市栗溪镇马集村,进入甜柿基地进行实地考察,与乡镇干部及当地种植户…… 高林静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湖北学子三下乡:调研马集甜柿,托起乡村致富梦

本网讯(通讯员高林静)七月八日,暑气熏蒸,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志远”志愿服务队迈入了荆门市栗溪镇马集村。队员们此次的关键工作是对马集村的甜柿产业进行调研,与农业专家及当地果农…… 高林静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本草社】“药”韵新生,创意“瓶”行——中医药文化创意大赛圆满结束

文字:曹欢尹思图片:张权威尹榆婷审核:唐后媛来源:本草社为传承千年中医药文化瑰宝,让更多人领略其天人合一的智慧、药草…

“魔幻光影 时空之旅” ——宾谦魔术协会开展魔术主题活动

“四月深涧底,桃花方欲燃”,在这个春意盎然的四月,为了梳理魔术发展史的核心脉络,展现传统技法与科技创新的碰撞,一场别…

志愿青春暖社区,助理服务筑和谐

近日,桔子洲街道湖大社区、师大社区和新民路社区迎来了一批特殊的“社区助理”——公管院学子志愿者。他们积极参与社区志愿…

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赴社区宣讲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4月24日电(通讯员汪祥)安徽工业大学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走进阳光雅居社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遵义会议精…

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赴企业宣讲,传承红色基因 赋能企业发展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4月26日电(通讯员汪祥)安徽工业大学星火遵忆宣讲团第9次宣讲活动顺利展开。作为长征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新发布

安徽师大学子于无为市新河小学开展爱国主题教育活动
为纪念“七七事变”,激励青年学子敲响警钟、不忘国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7月7日,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全心全益”赴无为市“皖夏·启梦”本科生实践团队于无为市新河小学顺利开展“七七…
乡约大足 ——西南财经大学大兴大足实践队三下乡调研感悟
为响应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为乡村振兴贡献青年力量,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三下乡实践活动——大兴大足实践队10人走入重庆市大足区石马镇重庆腾达牧业股份有限公司、拾万镇长虹村隆平五彩田园、高升镇旭光村…
流动的“黑金” ——大足腾达牧业黑山羊保种场调研纪实
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大兴大足实践队于8月21日前往重庆市大足区石马镇的重庆腾达牧业有限公司开展有关产业融合和数字经济发展的相关调研。大兴大足实践队员与腾达牧业工作人员合照青山郁郁,渝西川东山野间,…
实地考察充电桩分布,探寻环保意识深浅
本网讯(生科院李蕊)为提倡节能减排,保护地球环境,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增强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2023年6月28日,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赴芜湖市镜湖区充电桩普及及其使用率社…
创建文明城市 志愿活动进社区
炎炎夏日,流火八月,天气依然高温,为进一步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深入推进志愿服务工作,平顶山市卫东区建东小学组织志愿者们冒着酷暑走进葡萄园社区进行社区系列服务活动,推动…
牵手朝阳希望,关爱银发群体
如今心理健康越来越重要,人们重视心理健康的意识也在逐渐觉醒,曲阜师范大学“牵手朝阳希望,关爱银发群体”社会实践队以儿童和老人为重点关注对象,走进山东淄博、青岛、潍坊等地的幼儿园、养老院和社区活…
情暖人心,爱在养老院
为了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植物保护学院“向阳金花”社会实践团于6月30日和7月1日前往惠济颐和养老院,开展为期两天的“情暖人心,爱满人间”志愿服务活动,旨在向老人们展现新时代青年…
湘大学子集体办公篇章
(指导老师:尹秋香、周心恺,通讯员:卢斯斯)近日,湘潭大学化工学院赴湘潭市韶山暑期帮扶团成员于化学化工大楼A208开展三下乡前期调研准备。为保证三下乡活动的顺利进行,帮扶团成员积极提出意见,众人拾…
湘莲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红色文化再促韶山发展
(指导老师:尹秋香、周心恺,通讯员:卢斯斯)2023年7月下旬,为推进湘莲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步伐,湖南省湘潭大学化工学院赴湘潭市韶山暑期乡村振兴帮扶团前往湖南省湘潭市湘潭县花石镇、韶山开展实践活动。…
重温红色遗迹 永葆时代精神
河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第七届青年马克思主义班于2023年6月28日下午3时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本次活动以青年马克思主义班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先锋队,率先深入开展下乡活动,深入基层一线感受红色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