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西财学子三下乡:实践感悟真知,坚定前行信念

来源:西南财经大学 作者:周雨菲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为重温改革之路,助力乡村振兴,8月1日我跟随西南财经大学“重温红色记忆,探寻时代精神”实践队于前往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小岗村,开展为期六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因为有了“三下乡”社会实践,让我的暑假生活增添了一抹色彩。

当我乘车来到小岗村的时候,我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与想象中的脏乱差不同,宽阔平坦的柏油路通村入户,村路干净整洁,一望无际的示范田,小巧精致的文化广场,运动、路灯等基础设施齐全……这里的每一处都在向我展示振兴之下的新农村有着不输于城市的基础设施,打破我对于农村的刻板印象和城市优于农村的理所当然,我也为自己对乡村发展的无知和偏见感到惭愧。

为对小岗村发展有更深入的了解,我们走访了当地居民,开展了问卷访谈活动。访谈过程中,我了解到小岗村治理的真实情况,感受到村民们的朴实善良。村民们对我们非常信任,虽然对我们进行的活动与调查并不清楚,彼此之间也互不认识,但都把他们了解的事无巨细地分享给我们。与村民之间的近距离沟通与交流让我感受到了手机虚拟世界之外的温暖与真实感。穿梭于大街小巷之间,那些小孩无忧无虑的笑容,老人们和蔼慈祥的目光,都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调研让我得到的不仅仅是有效的问卷数据,在面对面交谈中流露出的真诚善良更是让我感动不已。我意识到访谈不是机械的一问一答,也不是提前对好台本的采访,而是我们与村民们情感的碰撞,去了解村民对村庄发展现状最真实的感受。我们与村民不仅仅是调研者和调研对象,更是一起聊天的朋友。

我从村民口中了解到小岗村近年来的变化——产业园和直播基地的建设、农田实施智能化管理等等,也看到了一些仍然存在的问题。“年年学生毕业走出小岗,可回来的毕竟是少数”采访中一位老师的话让我深刻认识到“人才外流”这一横亘在振兴之路上的拦路石。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基层需要新生力量,需要青年为乡村发展注入青春活力。人人都说农村苦,呆在农村没有大出息,可是,如果大家都不愿意回到农村,都不想吃苦,那农村怎么会发展呢?怎么能品尝的发展后的甜呢?我们在国家的支持培养下从小地方走到大城市,接受到了更高水平的教育,享受到了更好的服务,如果连我们都不愿意回到农村、建设农村,那又有多少人愿意呢?

艰辛知人生,实践长才干。通过此次三下乡实践活动,我走出校园与家庭的保护,走进乡村,走进村民们的日常生活,了解农村最真实的状况,对国家发展也有了更全面的了解。我也看到了自己的各种不足,包括知识储备,与人交流沟通的能力等等。这次活动不仅锻炼了我的实践能力,还让我认识到作为大学生、作为青年的责任。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这片广袤的天空下,尽管生活环境、质量相异,但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去尽力为乡村发展贡献一份力量。在此之前我只想着以后要怎么在大城市扎根,怎样过上更精致的生活,但现在我想回到农村,为乡村发展尽一份绵薄之力。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六天如白驹过隙般划过,但这六天是这个夏天最令我难以忘怀的经历,在我的大学生活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在实践中遇到的每一个人和每一份精神都给予我许多的收获,所有人都在为自己和家乡努力劳动着,用自己的辛勤劳动促进小岗村的发展。我逐渐理解了社会责任的真谛,也明确了自己身上肩负的使命和责任。助力乡村振兴,青年责无旁贷,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不能只想着离开家乡这个“小地方”,更应该主动承担起振兴乡村的责任,回到家乡,走进基层,了解民情,挥洒青春汗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为乡村发展添砖加瓦。平凡的我或许成为不了大人物,但我会在接下来的每个阶段努力实现自己的价值,以一往无前的勇气去拼搏去奋斗,为乡村发展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4697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实践创新,心得感悟

转眼间暑假就要结束了,社会实践也接近尾声,回顾这两个月,我们经历了许多,最开始的队伍组建,大家来自不同的学院,不同的专业,因为一次社会实践相聚在一起,我们开了数次会议讨论选…… 邓旭妍 安徽财经大学查看全文 >>

“双碳”转型,实践成长

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运⽤所学知识亲身实践的途径与⽅式。通过⾃⼰的亲⾝实践,能进⼀步认识、了解清洁能源的使⽤情况。这次活动以双碳背景下传统能源产业转型…… 吴文慧 安徽财经大学查看全文 >>

绿色经济,实践成长

忙忙碌碌的暑期社会实践工作就要结束了,短短的两个月实践里,从组建团队到调研,再到最后结果的展现,无一不让我“痛并快乐着”。首先,在组建团队时,团队成员来来去去,经过一波三折…… 王朝瑞 安徽财经大学查看全文 >>

实践探索,低碳追源

双碳,即碳达峰与碳中和的简称,中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加快降低碳排放步伐,有利于引导绿色技术创新,提高产业和经济的全球竞争力。本次社会实践的主题为:“双…… 唐艺宁 安徽财经大学查看全文 >>

实践真知,感悟成长

怀揣着一颗激动且炽热的心,我加入了2022暑假社会实践的调研小组之一,这也算得上是我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实践。本次调研过程中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困难,但终究被我们一一克服,百转千回…… 刘从强 安徽财经大学查看全文 >>

低碳发展,绿色远航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社会越来越关注“碳”问题,我国更是提出了“双碳”目标,力求为国民的绿色健康生活保驾护航。在国家和社会的双重引导下,不少企业将发展目标放在这一领域,积…… 陈慧 安徽财经大学查看全文 >>

云销雨霁,能源转型,彩彻区明 ——安财学子赴安徽九华发电有限公司调研

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双碳”目标下,各企业都力求降低能源消耗,由高耗能、高污染转为低耗能和绿色清洁。在新能源备受推崇和市场前景良好的基础之上,全国的能源企业纷纷…… 秦璇 安徽财经大学查看全文 >>

“双碳”背景下,传统能源企业该何去何从——安财学子赴安徽九华发电有限

我国能源消费以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资源为主,在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背景下,如何主动适应“双碳”目标下的能源消费新诉求,成为现阶段我国能源产…… 王朝瑞 安徽财经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表彰树榜样 进步砺前行 文学院参加聊城大学学生表彰典礼

为充分彰显优秀学子的卓越风采,发挥先进榜样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激励学生踔厉奋发、勇毅前行,4月2日,文学院参加聊城大学…

沈阳城市学院开展无偿献血活动

本网讯(校团委牛康莉)2025年3月26日13时,由沈阳中心血站联合我校举办的无偿献血活动于南楼成功开展。活动开展期间,广大师生…

新乡工程学院“清明追思·薪火相传”网上祭英烈活动

春风拂柳念英魂,清明时节寄哀思。在清明节来临之际,为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青年学子的爱国情怀,引导青年学子…

传承红色精神,凝聚奋进力量——纪念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专题宣讲活动顺利举

为深入了解中国革命历史,领悟革命精神内涵,弘扬遵义会议精神,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3月8日下午,南京审计大学“澄园先锋”…

广西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系本科生第二党支部开展壮乡民族特色主题党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引导全体党员感悟“家国同源”的文化深意,…

最新发布

绿搏实践小组儿童福利院志愿活动
2022年7月1日9:00-17:30,一群热心的志愿者们前往当地的残疾儿童福利院,为那里的孩子们提供志愿服务。虽然志愿者们并没有直接接触到孩子们,但他们依然为福利院做出了自己的贡献。这次志愿服务活动由河南农业…
薪火点燃火炬,支教助力云梦
在义工联的组织下,支教老师和孩子们在7月23日前往黄香文化纪念馆学习孝廉文化,传承孝廉精神。在这个历史悠久的地方,支教老师和孩子们通过导游的讲解和纪念馆内的二十四孝柱了解了二十四位孝子的故事。在黄…
【暑期三下乡】生态振兴 宜居其龙 ——重庆三峡学院三下乡团队深入其龙村实地调研
2023年7月6日上午,在重庆市其龙村主任雷大明、其龙村村委工作人员李茂的带领下,重庆三峡学院传媒学院“三下乡”团队成员来到其龙村群乐路进行实地调研拍摄。调研期间,村主任雷大明为我们介绍了其龙村改善人…
登摩围山,享云海景,抒青年志
2023年7月23日,为进一步学习二十大会议精神,坚持贯彻“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优先”的战略方针,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实现建设美丽乡村的事业目标,重庆人文科技学院“青春筑梦,同心振…
追溯红色资源,共建大思政课
7月18日,来自河海大学的“以红溯源”江苏“大思政课”资源调研实践团前往常州三杰纪念馆进行调研学习,对宣教研究科科长唐茹玉进行深度采访,探讨在江苏省“大思政课”背景下,优质红色资源的建设推广路线,…
深入顺安江区,了解禁渔详情
本网讯(生科院陈科)长江十年禁渔系习总书记密切关注的一项重大民生工程,为贯彻落实这一伟大工程,2023年6月30日,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科院赴铜陵实地调研长江重点流域十年禁渔成效本科生社会实践团队…
深入实地调研,了解禁渔详情
本网讯(生科院陈科)长江十年禁渔系习总书记密切关注的一项重大民生工程,为贯彻落实这一伟大工程,2023年6月30日,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科院赴铜陵实地调研长江重点流域十年禁渔成效本科生社会实践团队…
带领学生感受抽象盛宴,探寻艺术之美
本网孝感8月23日电(通讯员陈思雨)为在乡村校园宣传推广抽象艺术,感受美术的魅力,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薪火社会实践队队员在湖北省孝感市云梦县清明河中心小学开展以“感受抽象盛宴,探寻艺术之美”为主题的美…
【三下乡访谈】艰苦岁月经历者 幸福时光享受者 ——专访六十四年党龄其龙村村民张贵有
为进一步了解其龙村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重庆三峡学院传媒学院三下乡团队于7月4日对其龙村村民张贵有进行了深度交流与采访。今年已是89岁高龄的张贵有先生,于1934年出生在重庆市巴南区李家沱街道其龙…
武汉学子三下乡:分类四色垃圾,守护绿色地球
本网讯9月4日电(通讯员杨晓盟)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城市的现代化进程加快,我们的生活也变得丰富多彩,五彩缤纷。但是跟着这些进步到来的不仅仅是人们生活的便利,与之俱来的还有生活环境的不断恶化。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