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朝金
初次踏入文化馆,无生命的非物质因为有了载体而就像拥有了生命,纷至沓来。这些艺术的“记忆”历经了时间的淘洗,此刻也仿佛依然是鲜活的。我想起前几日在梆子剧团听的曲调,宛若远方高楼处传来的渺远歌声,身在此处,它们也像是开口说话、唱歌一般,一个个流转地向我讲述自己的故事——有关失去、纪念,或者再日常不过的生活。隔了数年就如同隔了数千里,好似“穿越”以相逢。
当代艺术总在追求的是快、新、异,要不断地和“日常”交锋、错位,竞相赛跑。文化馆这样的地方的时间却似乎一直是“从前慢”。是啊,一个以“生活”为境的场所,好像从来不该如此疲于奔逐更替。更替的只是人,依然不过是快节奏地来,再匆匆地走,掠过一道风景了而已。
记忆的意义或许就在于留下印痕。不过要很用力很用力地才能刻下一道深深的“记住”,太浅就太容易风蚀。明明是为回顾日常而来,等回到自己的日常里时,却又被它消解。保护馆的意义或就在于一遍遍地进行按压,一遍遍地或教或灌:“记住”。有了那么个印儿,就好像有了和过去通信的地址。进馆一次,是一次面对面的跨时空对话;出馆以后,依靠着联结和记忆作伴。
肯定是无法常往的。但或许真算是结识了一群“老朋友”。恍惚中,我好像看见——故人和故去的生活都在里头。
他们的名字都叫“历史”。
李岩
山东梆子戏是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的瑰宝,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深入人心,成为山东的重要文化符号。作为中国传统戏曲的重要分支,它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表演形式。通过参与此次山东梆子戏的社会实践,我深刻感受到了这一艺术形式的魅力和影响力。
首先,山东梆子戏以其饱满的表演力量和丰富的情感表达,能够给观众带来强烈的艺术享受和深刻的情感触动。演员们通过独特的声腔、身段和表情,将剧中人物的性格、情感等刻画得栩栩如生,使得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到故事的内涵,透过剧情和人物形象,呈现出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给人们以启发和思考。
山东梆子戏也扮演着传播文化、提升民众审美素养的重要角色。通过演出、教育和培训等形式,梆子戏走进了广大群众的生活中,使得更多人了解和喜爱这一传统艺术形式。在传统文化逐渐淡出人们视野的今天,山东梆子戏的传承和发展,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传统艺术的魅力,也激发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总而言之,山东梆子戏作为一种传统艺术形式,不仅具备了艺术的美感和观赏乐趣,更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社会价值。通过此次社会实践,我感受到山东梆子戏不仅在演绎中传播,也在传承中创新,传递了丰富的情感、思想和价值观念,不断弘扬和延续着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4683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