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2023年8月21日,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赴辽宁两市社会实践团开展了“以城市安全为重,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社会实践活动。城市安全感是居民在城市环境中的主观安全感受,也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社会实践通过实地考察、走访居民、发放问卷等方式,了解当地城市居民的公共安全感,在活动中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在正式开展实践活动前,团队成员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编写了居民城市安全感调查问卷。调查问卷包含了自然安全、生态安全、公共卫生安全、食品安全、交通安全、公共场所设施安全、社会治安、社会保障、信息安全、生产安全等内容,力求能够深入且全面了解沈阳与锦州城市居民的城市安全感,希望能够充分反映民意,增强居民的公共安全感,促进居民参与安全治理。
图为团队成员向社区居民发放调查问卷的照片。
在开展实地考察、走访居民的过程中,团队成员拿出学生证,向街道工作人员与访谈居民说明来历,鼓起勇气与信心,完成相关实践任务。社区是城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是党和政府联系、服务群众的“神经末梢”。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城市公共安全与中国式现代化紧密相连,居民城市安全感的提高既是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体现,也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中需要经过的一步。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是衡量我们国家改革发展、成败得失的基本指标。可见安全已经成为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一个重要维度。城市居民作为城市生活的主体,是城市公共安全的神经,居民对城市公共安全各方面的直观感受即安全感,能够呈现城市当前的公共安全现状,是对公共安全客观状况的主观反馈。团队成员积极联系社区工作人员进行访谈,并以志愿者形式参与到基层社区工作中,以认真的态度,礼貌的言行,完成了此次社会实践。
图为团队成员向社区居民发放调查问卷,社区居民填写问卷的照片。
图为团队成员在社区居民填写问卷的同时,对居民进行访谈。
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实践团的成员们不仅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深刻体会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也获得了锻炼。首先,敲门入户、问卷调研,需要团队成员勇敢地踏出第一步,大方地同他人主动交流,唯有此才能突破社交壁垒,完成时间任务;其次,团队成员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极大的锻炼,在入户问卷调研或深度访谈中,需要团队成员用最简练得体的语言说明来意,突出重点;与此同时,团队成员的应急处理能力也得到提高,在访谈过程中,无论受访者说到哪方面内容,都要能接上话,与受访者进行互动,并敏锐地抓住主要问题深入挖掘;此外,强大的心理抗压能力也是团队成员得到锻炼的方面,在实习过程中,被拒是常态,在受到他人冷漠拒绝时,内心不好受是正常的,这就需要团队成员激励自己,不断改善自身语言表达能力,塑造出一个强大坚韧的内心。
总而言之,在此次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工商管理学院赴辽宁两市社会实践团的成员们收获颇多,不仅锻炼自身的素质,学会走出校园,与他人交流,同时团队成员也认识到公共安全问题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无论什么时候人们的公共安全感都有待提高,社会治理仍有改善的余地。近几年来也看到了国家在治理方面做了很大的努力,在面对突发事件时,国家会第一时间采取措施解决问题,无论是疫情爆发,驰援武汉,还是洪水肆虐,四方支援,都显示出作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一分子,可以享受到这个伟大的国家所带来的安全感!
图为团队成员于沈阳市浑南区白塔街道丽城社区开展社会实践时的合影。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4672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