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西财学子三下乡:踏进青神之地,一探竹里萤光

来源:西南财经大学国际商学院 作者:流萤映竹实践队

大学生网报眉山8月31日电(通讯员 叶染彤)2023年8月21日,西南财经大学国际商学院流萤映竹实践队到达青神县开展调研工作,以深入了解青神县在乡村振兴中取得的发展成就。

8月22日,流萤映竹实践队前往青神竹编艺术博物馆进行参观,青神竹编艺术博物馆成立于2003年,“竹笋”的外表蕴含“竹编”的内涵,馆内展出从战国时期至今的竹编工艺品4000多件。馆内所有展品兼具实用性和观赏性。馆中一至三楼陈列平面竹编和竹家具,包括竹盒竹包装系列、仿生动物系列、竹筷竹筒竹碗系列、竹椅竹床系列等。竹材不仅比木材更坚硬密实,抗压抗弯强度高,能延长使用周期,也不易积尘、易清洁,避免了细菌滋生,所以竹制工艺品比木制工具家具更适用于生活并且更耐用更健康。馆中四至五楼陈列彩色竹编、立体竹编、国际竹编,包括竹雕竹画。匠人手下,竹由坚硬变柔软,竹子可以被雕刻成栩栩如生的人像动物,也可以成为书法艺术品,他们把竹细分成厚薄均匀的竹丝,再以竹丝为墨,通过虚实和明暗变化,与书法艺术巧妙结合,成品清秀精美。竹制工艺品丰富的使用价值意味着广大的销售市场,具有能带动青神县人民发家致富的潜力。

图为流萤映竹实践队队员正在参观青神竹编艺术博物馆 叶染彤 摄

1966年开始,青神县人民逐渐意识到竹编的商业价值,从吴徳全成立的第一个竹编厂到陈云华建立的云华竹旅有限公司,青神竹编的影响力由国门走向世界,经济效益由只能解决温饱问题到可以切实提高当地人民可支配收入。青神竹编的发展离不开领军人物陈云华,他的造诣不仅是不断精进了竹编的技艺,获得国际认可,更是引领了整个青神县的乡村经济发展。他说:“我们把中国乡村的的美丽景象,还有丰收的成果展现在我们的竹编里面,让竹产业、竹文化做到极致。”如今,青神县人民追“竹”梦想,用占全省0.5%的竹林面积,创造了全省7%的竹产业产值,这项国家级非遗文化遗产成为了当地人民的“聚宝盆”。

8月23日,流萤映竹实践队来到了位于青神县瑞峰镇中岩村的中岩寺,这里因其清幽秀丽的自然景观和多彩多姿的人文景观而成为了著名的省级风景名胜区和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流萤映竹实践队慕名来到中岩寺,与中岩寺景区管理人员一路同行、交谈,深入探讨乡村振兴的话题。

途中,管理人员为实践队队员介绍了中岩寺中竹类的生长过程,景区内坚持原生态开发,基本不施加人工干预,保证了竹子的自由生长。同时,中岩寺景区多措并举,构建生态防护林为基础的风灾抵御体系,实现生态防护的目的,真正贯彻落实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可持续性发展理念。在谈到乡村振兴和经济发展方面,管理人员告诉实践队队员们中岩寺景区采取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开花的竹类并未被遗弃而是被回收再加工,实现价值最大化,景区也与青神竹企达成社会共识,合力共助乡村振兴。

图为流萤映竹实践队队员在中岩寺景区大门合影 叶染彤 摄

流萤映竹实践队队员跟随管理人员的步伐继续向前走,并向他询问萤火虫对当地乡村振兴和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管理人员阐明随着萤火虫栖息地的规模逐渐扩大,大量游客被吸引前往青神观赏萤火虫,极大地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形成了萤火虫“夜经济”的发展模式。在疫情期间,青神中岩寺风景名胜区通过央视直播当地夜晚萤火虫,三天突破亿次播放量,为当地带来可观的收益。同时,萤火虫“夜经济”也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比如:夜市经济,相关文创经济,相关服务产业等。

流萤映竹实践队在结束中岩寺景区的实地调研后,针对中岩寺景区过去发展的问题及措施、现在对乡村振兴的促进作用和未来发展规划这三个问题,对当地管理人员进行了专访。在访谈中,管理人员着重介绍了未来将在中岩寺景区岷江对岸打造出一座优美自然风景与丰厚文化底蕴相结合的繁荣商业都市的创新发展规划。流萤映竹实践队了解到,这个规划采用积极的文旅发展模式,不对景区内部自然生态本身进行过度开发,而是利用旅游景区吸引人流量促进商业都市的发展进而拉动城市经济发展。这种良性的文旅发展模式,为中国旅游景区创新性开发以及新型乡村振兴发展提供良好借鉴。

通过先后对青神竹编艺术博物馆及中岩寺的实地考察,流萤映竹实践队总结出青神县乡村振兴的成功源于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宗旨,用乡村天然资源因地制宜发展竹产业、萤火虫“夜经济”,走在一条可持续发展的康庄大道上。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4441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暑期“三下乡” | 初心不忘承遗志,红色基因代代传

枣庄学院旅游与资源环境学院“新时代新青年”理论宣讲实践团于7月初前往铁道游击队纪念馆开展暑期“三下乡”实践调研活动。铁道游击队纪念馆是为了纪念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英雄的抗日武…… 顾耕图 枣庄学院旅游与资源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暑期“三下乡”丨乡村振兴走基层 青春聚力正当时

为充分激发广大青年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挺膺担当,推动社会实践活动内涵化、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发展,7月5日-7日,枣庄学院旅游与资源环境学院“新时代新青年”理论宣讲实践团前往峨…… 顾耕图 枣庄学院旅游与资源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暑期“三下乡”丨“乡”约盛夏,青春奋斗正当时!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动员引领广大青年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团结奋斗,7月…… 顾耕图 枣庄学院旅游与资源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长沙学院外国语学院举办“以物易爱,助童筑梦”雷锋市场义卖活动 ——以专

为弘扬雷锋精神,践行志愿服务,长沙学院外国语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以下简称“外院青志协”)于2月25日下午在维智广场成功举…

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党员先锋·红领未来”就业赋能计划第二期讲座顺利举

2025年3月26日下午,人文学院“党员先锋·红领未来”就业赋能计划第二期讲座顺利举行。此次讲座由学院党务服务中心与校友服务中…

马院赴同升湖高级中学开展“蜕变时”主题班会

(通讯员代闹周台欣吴曼妮)3月31日上午,马院思政系赴同升湖高级中学实习队的四位实习老师在不同班级开展了各具特色的主题班…

旗峰书院开展网络诗词主题文化沙龙活动

为深入理解诗词艺术在当代语境下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引导青年在技术洪流中厘清守正创新的辩证关系,3月23日下午,旗峰…

人文学院举办2025年“青马工程”大学生骨干培训班 第三讲

3月27日下午,人文学院2025年“青马工程”大学生骨干培训班第三讲在学院楼202教室举办。校团委科创实践部谢俊慧老师为青马班学…

最新发布

青春三下乡:同心筑梦伴成长,守护童心向未来 ——江西农业大学“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社会
每朵鲜花都应该盛开,每个孩子都应该被守护。关爱留守儿童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为了进一步做实、做细关爱留守儿童工作,8月9日,江西农业大学“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社会实践团在井冈山葛田乡古田村开展“同…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心灵的颠簸,理解与成长
支教是一种跨文化交流的机会,我很荣幸能够有机会参与支教活动,并为学生们提供我的帮助和知识。通过这次支教经历,我获得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收获,以下是我个人的感悟。首先,支教使我更加了解了当地的文化…
【青春三下乡】教科院全心全益赴无为市“皖夏·启梦”本科生实践团队抵达实践地
【青春三下乡】教科院全心全益赴无为市“皖夏·启梦”本科生实践团队抵达实践地2023年7月2日上午,教科院全心全益赴无为市“皖夏·启梦”本科生实践团队顺利抵达实践地,即将进行为期14天的爱心支教和社会调研实…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心灵的交流与成长
近期我有幸参与了一次支教活动,前往乡村学校教授孩子们基础知识和生活技能。在这段时间里,我不仅收获了学生们的笑脸和纯真,更深刻地体会到了支教给予我的感悟。首先,支教让我重新认识了教育的力量。在城…
湖北学子三下乡:勤学好问,以知润心
最重要的是,支教可以激发他们的潜力和信心,让他们相信自己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作为一个志愿者,我有幸参与了支教活动,并亲眼见证了这些孩子们的变化。他们变得更加自信、开朗、乐观,并且对未来充满了希…
千里支教行,夏日暖童心
宜昌支教活动,行程匆匆,而今回首仍然记忆犹新。十四天虽然短暂,却给我留下了最为美好的回忆,让我从中得到很多珍贵的东西。如果要给这段日子定义一个颜色,我想用红色来形容它因为它是火热的,15个热血青…
湖北学子三下乡:普及金融知识,助力素养提升
大学生网报武汉8月25日电(通讯员 刘方雨)随着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和金融行业的全面转型,数字金融已经成为现代金融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青少年金融素养水平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汽院学子三下乡:走进农村,共筑希望
留守儿童是指因为父母外出务工或其他原因而留在农村的孩子们。这些孩子由于缺乏父母的关爱和陪伴,面临许多问题和困境。留守儿童的问题非常严重,他们缺乏家庭关爱、教育资源和情感支持。他们通常需要独自照…
收集祝福,爱心传递
“微笑港湾,与心同行”志愿服务队的成员们于2023年7月8日,在湖北医药学院学子餐厅门口布置摊位,开展“守护微笑”计划活动,收集同学们对唇腭裂儿童祝福,同时进行科普宣讲,旨在提高大学生对唇腭裂知识的了…
河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开展“学思践悟二十大,乡村振兴赋新能“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
河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开展“学思践悟二十大,乡村振兴赋新能”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8月21日-28日,河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植青振乡”团队赴辛集市开展“学思践悟二十大,乡村振兴赋新能”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