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16日至23日,我来了一场“三下乡”之旅。
初到马蹄村我对它的印象是“这路好陡,马蹄小学的地理位置好偏僻啊。”“但是墙头盛开三角梅配上学校门口的深灰色石砖好美”。但除却这些外在的模样,在接下来的一周中,体验这里的风土人情的同时,一些内在的、触动人心的东西也逐渐浸润了我的心房。
这一周,我和组员们一起记录乡村夏令营,了解山里孩子最真实的模样。为了切实践行“教育关爱”,我们看到了支教组为孩子们准备了丰富的兴趣课。在与支教组组员的交谈当中,我了解到的是组员们对教育的赤诚。每一节课的课堂设计都是别出心裁的,或是想让学生们尽情展现自我,或是让学生们感悟传统文化,或是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每一节课顺利进行之下是一个个支教组成员备课时专注的面容。在教育这片孕育人材的天空下,她们开始出发,其中过程,有阻碍,更有不断地成长。
在记录支教组的过程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马蹄村驻村第一书记陈一鑫所说的——有看到这里的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再多的理论,再丰富的课程,只有符合学生的实际,符合学生的需要才能称为“好”。这是有别于课堂之上听老师说“我们的课程设计、教学设计一定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的感觉。只有看到了一个兴趣班里有五六个年级的学生,在不同的兴趣课上有的兴奋,有的消极,最终有人学的好,有人学的不太好,才能真正切实地感受到,为什么教学设计要结合学生的年龄、之前的基础、感兴趣的地方、所在的地域等等;只有看到了偏僻的乡村里资源的闭塞,看到漫山的田地一天只有两趟公交,上镇里都要3、40分钟,学生看到外面的世界只有通过放学后的小小手机,才能真正理解“山里的孩子”是什么意思。
这一周,我和组员们一起记录马蹄村、忻城的自然风光,了解乡村振兴最朴实的模样。跟着调研组,我们看到了乐滩湿地的美好风光,看到了莫土司衙署悠久的民族历史文化。但更触动我的是在这些风景、文化背后的四个字——“乡村振兴”。当我们跟着调研组记录六纳村之行的时候。在六纳村第一驻村书记韦洪浩的言语之中,我们感受到了一个贫困村找到了自身可发展的特色产业、懂得如何去发展特色产业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村民可以吃饱穿暖、生活富足,意味着贫瘠的土地变得绿意盎然、充满生机,意味着一个村的文化、样貌找到了走出去的通道。更可贵的是通过对这些风俗民情、乡土资源的深入了解,最终得出的成果。
这一程“三下乡”,我们到了最真实的“现场”体会发展,推动教育。夏令营让我们知道了人才、资源对“大山”的教育可贵,调研让我们用实际行动懂得,我们能够也有责任去发掘更多的资源,为“大山”的教育吸引更多的援手。“大山”的教育不再是“绝大多数的孩子这辈子很可能最远就是去到镇里、县里”,孩子们能够通过教育见识更广袤的世界,走向远方。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4400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