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改善农村地区教育资源的不足,促进城乡教育公平,助力他们实现更好的未来。7月1日至12日,我很荣幸能作为巢湖学院暑期“三下乡”国家级重点团队、“圆梦工程”服务农村未成年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志愿服务团队—“薪火”支教团中的一员,前往巢湖市庙岗镇童坛村开展了为期十二天的大学生志愿者暑期支教实践活动。在整个支教过程中,我们收获颇多。
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底气
2023年7月1日,我怀着满腔的热情,夹带着少许的不安,在郭老师的带领下踏上了“三下乡”的支教征程。初来时有些忐忑,但渐渐地我与这个宁静的村子产生了深深的感情牵绊。是初见时,村书记满脸热情的笑容,一句“需要啥直接微我”;是支教期间,家长们积极主动配合我们的工作并给予我们足够的信任,热情地我们送老母鸡和西瓜;是开学第一课时,孩子们眼中充满好奇的光,是一句句“老师好”“老师辛苦啦”……让我忐忑的内心逐渐安定了下来。十二天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但是在这不长不短的十二天里,我可以说是收获满满——工作经验、团队精神、真挚的友谊、进阶的文笔……
爱心传递,梦想飞扬
“爱心传递,梦想飞扬”,这就是我心目中支教的意义所在。此次支教过程中我担任的是大班的美术老师,负责教授水粉画以及手工课。在支教团面试成功后,我便马上投入到课程的准备工作中,查阅相关资料、摸排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并寻找解决措施。令我开心的是教学结果让我很欣慰,课前的理论知识复习大家都完成的很好,在实践方面,即使这是他们首次接触水粉画,他们完成的作品也让我眼前一亮,关于他们对“小王子”水粉画的再创作更让我坚定了我现在秉持的美术教学理念——在画中融入自己的思想,大胆试错。
图为支教团成员秦安琪指导大班学生绘画。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陈哲慧 供图
图为学生们戴上亲手缝制的小军帽进行展示。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陈哲慧 供图
暖心的相处,我们是朋友
这十几天的经历让我明白,光有准备还不够,在这个世界上,任何一个人的力量都是渺小的,只有融入团队,只有与团队一起奋斗,我们才能实现价值的最大化。从开始活动的筹建到开展,都离不开团队的协作,为了实现一个共同的目标,我们集合在了一起成为一个团体,一起烦恼,一起享受成功的喜悦,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在这里,我结识了许许多多的人,有一起努力的队友,有共同进步的学生。后来收到来自学生们自己亲手制作的礼物时我真的很感动,在我看来,这是对我教学工作的认可,也是我们良好师生关系的见证。
图为离别时学生们送的小礼物。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秦安琪 供图
挑战与机遇,成就更好的自己
除日常教学外,我也参与了中青网的纪实稿、图文稿和感悟稿的编写工作,称得上是收获颇丰。在学姐的指导下,我们一遍遍的改稿,这让我的文笔变得更加成熟,也让我学会了如何打磨细节,如何表达得既简洁又贴切……
通过“三下乡”活动,我也发现了自身的一些不足之处,正如宋代陆九渊在《语录下》中说的那样,“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对于这些不足我会加以克服和改进,并在今后的支教活动中予以体现。
图为支教团全体成员及学生及指导老师与村支部工作人员合照。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陈哲慧 供图
时光荏苒如白驹过隙,往事依稀若素月流空。在结束之际,大家都有些不舍,当小朋友们抱住你说想让你多留几天,当年龄大一点的孩子问“老师,你明年还会再来吗”的时候,大家都明白了,支教或许就是这样,为孩子们的心中播下一点“火光”,成长的不只是孩子,还是在路上的我们。这是我第一次参加“三下乡”活动,虽然有不足之处,但每一天都过得充实而有意义。
(通讯员 秦安琪)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4360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