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革命老区 重寻渤海军魂
中国青年网滨州7月15日电(通讯员 由畅) 7月13日,曲阜师范大学清凉一夏实践队前往滨州参观渤海革命老区纪念园,重走先辈的革命路,感受历经百年风帆仍激荡在人们心中红色革命精神。渤海老区及其人民以其斗争精神铸造了为后世广为传颂的“不屈不挠、艰苦奋斗、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老渤海精神。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此次社会实践活动便有利于弘扬党的二十大精神,传承红色基因。
7月13日晨,曲阜师范大学清凉一夏实践队的成员们都准时的来到了渤海革命老区纪念馆的门前,待到约好的解说员来到,我们一行人怀揣着对先辈的敬意与对革命的尊崇,向馆中走了进去。刚一踏入,映入眼帘的便是整座园区“白墙青瓦大屋顶”的典型的鲁北建筑风格,看着敞亮,大方,有着山东人浑身带着的豪迈与坚韧,这种气质也奠定了渤海革命区威严壮阔,横刀立马的革命精神。
接着,解说员带我们来到了革命烈士英名录碑廊。经过解说员的介绍,我们知道了这座碑廊全长162米,高7.9米,内有4块巨幅石碑,上面镌刻着渤海区为国牺牲的55308名革命烈士的英名以及他们的籍贯、出生年月、牺牲时间、牺牲地点和牺牲时的职务。初看,只觉震撼,绵延不绝的廊,豌豆般大小的字,仿佛千千万万,永不断绝。走过时不禁将手放在墙上拂过,感受墙上的沟沟壑壑在指尖漏过,就像百年前为新中国建立,为万万千千生民平稳的明天而牺牲的年轻的生命在漫长的时间长河中一闪而过,虽短暂,但正如同指尖会留下痛感,人民也会记住,记住他们的奉献,记住他们的血色青春,记住他们的“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时间会记住,历史也会记住。
图为渤海英杰厅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由畅 供图
走过长廊,解说员带着志愿者们继续向前,映入眼帘的是纪念园东区北侧矗立着人民英雄群雕,通过解说员的讲解,我们知道了纪念园中许多雕像都是有特殊意义的。正如这座人民英雄群雕,是为纪念蒲滨战役胜利60周年而作,6个形象鲜活的人物中,既有八路军也有支前民兵,象征着军民团结一心。群雕高7.1米,寓意滨州解放于1945年7月1日;长5.4米,寓意当时的老渤海区辖区范围是5.4万平方公里;最薄处厚1.14米,寓意老渤海区的114万人民。雕像的前面刻着八个鎏金大字: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刚劲有力的笔锋刻入雕像,如同追求胜利的决心与毅力一般不可撼动,更如浴血奋战的战士一般深刻青史,永垂不朽。
图为人民英雄群雕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由畅 供图
靠里一点就是纪念馆了,纪念馆主要由“星火初燃”“烽火燎原”“烈火铁流”三个部分组成,馆内展出战争年代的1300多幅历史图片、文献资料、革命文物,辅以历史场景复原、电视短片、艺术雕塑等。整条展线长度405米,声、光、电设施完备,场景布局合理,形象直观地展现了当年渤海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党政军民走过的伟大历程。通过解说员的解说,与生动的馆内陈设,志愿者们对当年的那段历史愈发的感兴趣。解说员看出了成员们的热情,便随着解说,随着给大家提出一些问题。志愿者们对随机提问都表现得不甘落后,简单的问题大家积极回答,复杂一点的就几个人间互相讨论,有时还要请求解说员的帮助。经过这个环节,志愿者们充分了解了在抗战时期渤海地区起到的重要的作用,深刻感受到了“不屈不挠、艰苦奋斗、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老渤海精神。
“一个不记得来路的民族,是没有出路的民族。”永葆初心,才能走得更远。经过这一天的走访学习,志愿者们受益匪浅,每个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的年轻人都要了解,传承红色精神、感党恩,坚定信念跟党走,倍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积极献身祖国伟大事业,在各自岗位上发一份光和热。
图为实践队队员们的合影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由畅 供图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4315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