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三下乡个人感悟:文化下乡,践行科普

来源:桂林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作者:刘杰源

【桂林理工大学8月28日讯】(通讯员:刘杰源)为了帮助学生加深对党的基本路线的理解,坚定正确方向,了解国情让学生接触人民,有助于学生加深对人民的了解,与人民建立感情,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等, 7月5号桂林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寻访.增识.互联”地学科普赋能乡村振兴实践团出发前往桂林市龙胜各族自治县平野小学开展地学科普活动及校长采访。

今天格外的炎热,但炎热的天气阻挡不了我们对三下乡的热情。这是我第一次参加三下乡活动,我十分的兴奋激动,经过漫长的乘车之旅,来到目的地——龙胜各族自治县平野小学。

下车时,我们就感受到了乡村孩子们的热情。他们齐聚在小学校门口,一个个蹦蹦跳跳的欢迎着我们的到来。我们准备好设备在小朋友们的陪同下进入了今天社会实践的“舞台”——他们的小学教室。一进入教室映入眼帘的是简单的课桌,朴素的白板和一个内置的大屏幕电脑,旁边还有许多教学用的铃铛手串等,我感到这里和城市里的小学教室差别不大,和我来前在网上看到乡村振兴前的小学教室有很大的出入。看来乡村振兴给乡村里的人们带来的不仅仅是衣食住行的改善还有教育的进步,正如我们现在进行的地学科普活动一样,是乡村与城市的交流,交融,时代的进步,发展。这里还有朴素的宿舍,小而精致的校门,小小的篮球场,简单的饭堂,标准的食谱,我感受到在这里学习有种浸润在清晨的阳光下的那种平淡,暖洋洋。此刻,再捧起一本书,慢慢研读,有种温暖安心的感觉。我想小朋友们很喜欢这里的环境,也愿意在这里读书。这也让我认识到了乡村与城市环境的不同,带来学习环境上的差异。我对乡村振兴给当地学校教育带来的变化感到惊喜与开心,也许城市里能够给小朋友提供更优质的教育,但乡下里学习也不失平淡与美好。比如能亲自看到大自然的景色,了解各种各样的自然知识。不会像在城市里面,只知道课本上的知识而已。我对这次的活动的进行充满信心,相信自己能够很好的完成这次活动。

我们科普的内容是恐龙,珊瑚,宝石。意义在向小朋友们宣传有意思的地学文化知识,比如介绍了恐龙的历史,这会联想到恐龙化石,通过绘画珊瑚,小朋友感受到珊瑚的美丽及在它们消逝后留下的灰白色的珊瑚礁感到惋惜,为此保护珊瑚,而霸气的恐龙和色彩缤纷的珊瑚也很吸引小朋友们。宝石晶盈剔透,介绍当地龙胜盛产的鸡血石,让小朋友们了解到自己家乡的宝石的美丽与价值。我想通过我们的讲解,小朋友们会对这些知识产生兴趣,对这个多姿多彩的自然世界提出更多的问题。激发他们对知识的求知欲,提高对学习的乐趣,向社会贡献我们大学生微薄的力量。活动进行过程中,我感受到了小朋友们的热情,他们一个个稚嫩的脸庞透露着对知识的渴望。这不由得想起我小时候也是这般,对世界好奇,对知识渴望。面对这个未知的世界,他们还有自己的路要走,我们只是一个引路人。在我们提出一些问题时,小朋友们应答如流,对于早早接触网络世界的他们,这也许是件正常的事情。但是网络也有欺骗,我们的科普不仅是为了澄清谣言,也是拓宽他们的眼界。遥想我小时候并没有这样的体验,是挺遗憾的,况且那时网络不发达,更加对这个世界充满疑惑。所以,感谢乡村振兴这个政策的实行,让我们的小朋友们能有更好的环境学习,更能明辨是非,接触科学和认识世界,对此我感到特别的开心与荣幸,能为乡村里的小朋友们带来这样生动有趣的课,这次三下乡活动的参与,我感到十分的值得。

(志愿者在与小朋友讨论宝石 通讯员 :刘杰源 )

在后面的校长采访阶段,我了解到了这小学学生只有14人,老师只有2人。这与城市里有好几个年级的学生和老师的小学不同。这意味着在这种环境下办学十分困难,当时的老师生病了还能坚持来学校上课,也是因为办学的事情太多,只有一个老师可忙不过来。因为此校长还身兼多职,做过宿管,保安,厨师等,他为乡下的教学工作尽心尽责,实现自己的教学理念。我感到乡下办学的不易,当时条件艰苦,环境恶劣,办学到现在已经很好了。看着校长述说着学校的发展,我似乎看到了当初校长在教学楼的二楼敲着上课的铁钟,望着跑进教室的孩子们,眼含着对孩子的慈爱。如今有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走进乡村课堂,为乡村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青春,我听说下个学期学校也会招收青年教师,为学校的建设添砖加瓦。我感到现在乡村教育正走向光明的未来,我们现在做的科普活动更具意义。

(实践团在采访校长 通讯员: 刘杰源)

这次社会实践大家从开始的为这次活动开展出谋划策,到实地的活动开展,到依依不舍的结束。我倍感万分,刚刚开始策划时大家大部分是第一次参与这种活动,在经验不足的情况下,依旧完成相关活动的策划,为我们这次社会实践的完成奠定一定的基础。活动开展期间大家对设备不熟练,面对讲解时还有点生涩,队员之间的配合欠缺,但经过大家的努力很好的完成了我们的第一次三乡下科普活动,这为我们后面的活动提供了经验。我想这就是团队力量吧,天气炎炎,大家浸泡在汗水中工作,为的是科普的顺利完成。这次的活动我收获了真挚的友谊,锻炼了自己,提高了各方面的潜力,认清了自己的不足,面对乡村科普我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实践团与小朋友合影 通讯员 :韦开福)

(通讯员:刘杰源)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4236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各取之所需,共节之所弃

2020年11月1日福州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2018级生物医学工程1班团支部成员在青春广场集合,开展了以“各取之所需,共节之所弃”为主题的团支部立项活动,此次活动同学们参与积极性高,旨在…… 福大18级生医1班 福州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厉行光盘行动,共画节约风尚

2020年11月1日,福州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2018级生物医学工程1班于福州大学青春广场设点,开展了以“厉行光盘行动,共画节约风尚”为主题的团支部立项活动。此次活动由18级生医1班团支部策…… 福大18级生医1班 福州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竞答共知疫,青年同战疫

总有一种力量激励我们前行,总有一种精神让我们泪流满面,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亿万中华儿女万众心,众志成城,共克时艰。为了再次提醒大家疫情中的注意事项,提高大…… 福大18级生医1班 福州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助力防疫宣传,践行青春使命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全力以赴,共克时艰,我们常说,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是啊,我们有冲锋前线的钟南山院士,一线的工作人员,更有许许多多的青年人,生于非典,…… 福大18级生医1班 福州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助防疫宣传,履青春使命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全力以赴,共克时艰,我们常说,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是啊,我们有冲锋前线的钟南山院士,一线工作人员,更有许许多多的青年人,生于非典,抗…… 福大18级生医1班 福州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记疫助宣传,青年履使命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全力以赴,共克时艰,我们常说,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是啊,我们有冲锋前线的钟南山院士,一线工作人员,更有许许多多的青年人,生于非典,抗…… 福大18级生医1班 福州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一线显疫情,永怀爱国心

2020年,注定是不太平的一年,澳洲大火,世界疫情,但是面对疫情,中国没有退缩,我们展现出了作为一个世界大国的责任和担当。2020.1.23,武汉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1号通告,10时起机场、火车站…… 福大18级生医1班 福州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防控疫情,同舟共济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中国人回家团圆的脚步,使全中国人民人心惶惶。自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党中央、国务院作出重大部署,全国上下众志成城。为给…… 福大18级生医1班 福州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劳有所得”团队开展社会实践 ——烹年夜饭,悟劳动之美

近日,山东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劳有所得队组织了一场劳育社会实践活动,参与者们在春节期间亲自动手制作年夜饭,在烟火气息中感…

智粮速运:智能化技术助力粮食运输升级,赋能乡村振兴

山东大学管理学院“智粮速运助农团”于2025年1月13日至2月12日成功完成“散装粮食高效智能化运输”项目实践,聚焦粮食运输领域…

驿站爱心服务,共倡核心价值

“爱在红柽柳,原为黄河口。“本次我的社会实践活动内容,是跟随服务于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恒瑞文化广场爱心驿站的红柽柳志愿…

寻迹黄河畔,传承革命心

为深入了解黄河文化,传承红色精神,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春和景明”社会实践队于2025年2月5日走进山东省东营市黄河文化…

曲园学子三下乡:探寻华侨文化,领略交流魅力

2月5日,“承古韵遗风,启新程芳华”社会实践队踏入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开启了一场意义非凡的参观之旅,深度领略华侨…

最新发布

聚焦老龄化社会
人口老龄化,一个发达国家常见的问题,但却是至关重要的问题。对于国家,它意味着劳动力的减少,社会养老负担的加重,医疗保障的要求提升,国家整体发展水平提升速度减缓等等。对于个人来说,特别是我们国家…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赴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生态环保暑期社会实践团
为了更好的了解秦岭山麓的生态文明情况,了解秦岭地区的生物多样性,2023年8月27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赴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生态环保专项活动暑期社会实践团赴秦岭动物园进行了实地考察。团队成员…
参观西安办事处 扬红色精神
参观西安办事处,扬红色精神为了深刻体会革命的艰辛与不易,我们来到了八路军办事处。八路军西安办事处旧址是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中国共产党在此设立的红军联络处。1937年9月改为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再次开…
中国海洋大学“清清我海”实践团队赴广东各地考察海洋生态
“清清我海”行动广东调查团:调研海洋生态,助力海洋强省建设中国是海洋大国,海洋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海洋强国建设的重要基础。在海洋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船舶排污、陆源污染和海洋资源的…
南泰追光:学会将大学生活过得充实
本次暑假期间,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造炬成阳,绿伞同行”社会实践团队联系到商学院往届优秀校友,近日,团队成员来到江苏泰州,向2021届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张茜涵学姐进行采访,希望她的宝贵经验,可以给…
探索“绿色”之路,追寻“低碳”未来
2023年8月1日,旧执报国如初实践队在张卫东教授的带领下,来到了六户生产管理区,学习新时代背景下能源企业的生产管理模式,探索保护生态与经营生产相结合的绿色发展之路。首先,实践队成员来到六户生产指挥中…
探寻革命公园 传承红色精神
探寻革命公园,传承红色精神2023年8月20号,红色传承人小分队来到了革命公园进行参观游览。我们一进入公园便看到了巍峨耸立的革命亭,它由清代贡院“明远楼”复建而得,纪念着“二虎守长安”的历史事件;在革…
启万里红色征程,忆党的峥嵘岁月:传承红色精神
中国青年网蚌埠7月1号电(通讯员段妍芳)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上好与现实相结合的“…
家风伴古林发展共行
“大国之大,也有大国之重。千头万绪之事,说到底是千家万户的事”。通过2023年7月2日在古林村镇进行的家风建设问卷调查,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赴“习廉风之古,育新业之林”社会实践团队深刻认识到了家风对…
学党史,忆先烈,追思杨虎城将军
学党史,忆先烈,追思杨虎城将军6个人的西安之行,都是为了深刻的追忆过去的中国,更加深入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史。来到西安杨虎城将军纪念馆,希望实地了解这位英勇的将军的英勇过往和光辉战绩,以及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