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以青春之名,与乡村赴约。“预风争鲜队”是一支怀揣青春理想、充满青春活力、能吃苦肯奋斗的团队,队伍来自广州南方学院,由杨芳芳老师指导,队长为陈敏亮,副队长为吴琪琪,队员有卢芊曼、周润承、张文乐、刘咏瑜、郑源植。
团队深入湛江、佛山、江门三地开展暑期调研实践,走访乡村振兴,探寻产业发展,充分运用在学校所学的专业知识素养,发挥团队创新创造活力,旨在助力乡村振兴中书写无悔青春答卷。
调研背景
一头连着种植业、养殖业,另一头连着餐饮业和居民消费,一直以来,预制菜都被视为典型的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产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培育发展预制菜产业。这是预制菜首次写入中央一号文件,为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心剂。
广东省作为农业生产大省和贸易大省,在发展预制菜产业方面有着天然优势,在我国预制菜产业指数排名位列第一。团队利用实地走访、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方法,在湛江、佛山、江门广泛深入地开展实践调研,调研对象涉及相关农户、政府单位、企业工作人员、预制菜消费者等,旨在挖掘预制菜产业的现实状况,探索预制菜产业发展推动乡村振兴的路径、意义及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路径,进一步增加该产业推动乡村振兴发展的实效。
PART1时代新潮流,政府统全局
中央厨房(预制菜)产业一头连接田间地头,另一头连接餐桌消费,符合“农头工尾”“农头食尾”的农产品向食品化升级、农业供给侧向需求侧升级趋势。在推动预制菜产业发展过程中,政府扮演着统揽全局的重要角色。
佛山市高明区积极响应上级政府号召,立足高明特色农产品资源优势,发展特色预制菜产业。团队与高明区负责预制菜产业发展的麦科长、黄科长以及相关工作人员召开座谈会,了解现实进展情况。佛山市现已全面实施“2252”工程,即做大做优“合水粉葛”“三洲黑鹅”2个地理标志品牌,推动打造“高明食材”“高明美食”2个区域品牌;实施“粤菜师傅”“五个一百”工程,打造“合水粉葛”“三洲黑鹅”2个百亿级乡村特色优势产业集群。虽然高明区的预制菜产业与佛山市其他地区相比仍然处于劣势,但工作人员表示,在今后,预制菜行业也会迎来更加健康、理性、蓬勃的发展,他们十分看好未来预制菜行业的发展趋势。
近年来,吴川市抓住预制菜发展风口,立足自身水产资源禀赋,积极谋划布局,打造预制菜支柱产业,带动上下游企业转型升级,吴川预制菜产业园区规划总用地面积为4068亩,其中预制菜产业园用地1313亩,预制菜物流仓储用地214亩,为传统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机遇。对标广东“菜十条”,湛江市“十二条”,吴川制定了《吴川市预制菜产业园项目入园标准(试行)》《吴川市预制菜产业园建设发展计划》等政策,并谋划出台《推进吴川市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措施》。团队成员在与吴川市农业农村局负责预制菜产业发展的曾股长访谈中得知,当地政府积极与农民合作,牵头当地企业开展预制菜项目,促进当地水产品的品牌建设和推广,然而也存在着推广力度、招商引资不足等问题。未来,还将在预制菜产业园区建立预制菜与农业、休闲、康养、文旅等深度融合的示范区,引导建立一批预制菜网红打卡点,构建“现代农业+美食文化+休闲旅游”全产业链。此外,吴川市将建立“12221”农产品市场体系,整合政府、企业、社会三种资源,完善预制菜销售平台的建设,加快引进更多优秀预制菜企业。
PART2行业新机遇,“企”心共进退
在“宅经济”的触发下,预制菜一跃成为餐桌上的“新宠”,许多企业也抢抓新风口,将业务领域拓宽到预制菜版块,在新菜品研发和智慧生产上下足功夫,希望借力预制菜使品牌出圈,企业的率先探索,也在一产、三产中起着重要的连接互促作用。
联农带农、赋能振兴。正大集团始终秉承联农带农、赋能振兴的理念,不断发掘农民增收新动能,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让农民共享产业增值收益,助力乡村振兴。集团从农作物种子销售开始起步,历经了100余年形成了种业-种植-饲料-养殖-屠宰-食品-冷链物流-销售等组成的完整的现代农牧产业链,成为全球现代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典范,现如今集团也利用原有资源及优势,进军预制菜领域。
抓住消费新型趋势,塑造产品响亮品牌。湛江国联水产预制菜在销售渠道上,抓住消费新趋势,采用B端、C两端相融的形式;在品牌建设上,将集中重点于标准化建设和运营的降本增效之上;在业务布局上,作为首个出口预制菜企业,国联水产将深化当前良好局面,满足海外消费者对果粉、煎炸类预制菜产品的需求。
汤小顺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瞄准高端预制菜市场,主营广东特色美食佛跳墙及有关甜品。企业秉持着多元化和个性化的发展理念,注重食品的品质和口感,关注到海外市场,期盼中华文化走向全世界,期待统一的标准化生产标准。
周大娘食品有限公司品牌创始人周惠贞接住了“传承”与“创新”的接力棒,深化、拓宽老字号品牌的内涵与外延,以传统牛乳打造非遗传承基地,尝试牛乳入菜,开发各类甜品,积极探索牛乳与预制甜品的完美结合,但目前在预制甜品的生产标准及保鲜技术上存在困难。
如何让消费者摘掉看待预制菜的有色眼镜?如何让预制菜品更直接地走进千家万户?作为深耕互联网平台多年的佛斯特网络有限公司负责人罗发东提出了这样的观点:依靠新媒体平台的用户流量基础,深挖用户痛点,对预制菜进行深度介绍和广泛传播,使消费者认识到预制菜的便捷,逐步扩大目标市场,进而采用短视频软广植入或直播带货的方式,从而节省运营成本,提高企业利润。
PART3农产新渠道,乡村齐发展
预制菜是一盘菜,是助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引擎,对农业、农村、农民都产生了积极影响,是农持续不断增收创富的新途径。然而,在实际过程中,农户的真实感知究竟如何,团队带着问题走进乡村。
塘尾村水域清澈、水质优良,大多村民养殖生蚝、鱼、虾等水产品并以此谋生,当地养殖产品依靠自产自销,或是中间批发商前来收购,当地对预制水产品了解甚少,基本由中间商二次出售给预制菜加工厂或供给餐饮店加工销售,村民不知产品流向,但近年来订单量递增,当地依靠生蚝养殖有效改善村居环境。
在广东农垦红湖农场有限公司纪委书记彭书记带领下,团队参观当地清江鱼养殖地,与地方渔民深度交谈。当地渔民表示对预制菜有所耳闻,认为迎合年轻人的需求,随着附近预制菜加工厂的出现,他们的产品可直接供给对方,大大减少运输成本,转移了水产品可能变质的风险。
迈入凉瓜小镇,团队近距离参观凉瓜种植基地,聆听地方故事,向当地普及食品营养知识,当地在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发展凉瓜特色产业,村民收入增长,生活质量提升。今年5月,覆盖杜阮凉瓜产业链上中下游的25家党组织结对共建,组建起杜阮凉瓜产业链党委,通过共建联动做大做强凉瓜产业。借预制菜之风,当地正在探索“凉瓜爆柠茶”罐装预制菜“排骨黄豆凉瓜汤”等凉瓜新品,构建现代化凉瓜产业体系。
PART4消费新需求,群众新体验
导语:预制菜简化了繁琐的买菜、洗菜、切菜、烹制步骤,融合了品质、营养与口感,具有加热即食的特点,抓住了繁忙都市人的吃饭“痛点”,满足了消费者对餐饮时尚化、便捷化的强烈诉求。.
预制菜消费者年龄分布情况
调查问卷、随机采访齐发力,探究预制消费真情况。团队针对消费者制作调查问卷,并在零售点对预制品消费者随机采访,调查样本量达400余份。调查结果显示,预制菜品主要消费群体为年轻人,近八成的消费者在40岁以下。其中25-30岁的消费者占比最多,占比40.41%。
近几年来,预制菜的品种愈加丰富,在佛山、广州等地区出现了24小时预制菜自动贩卖机。据消费者调查统计和预制菜交易中心总经理助理黎女士介绍,如今购买预制菜产品最多的是年轻宝妈,其次才是学生党和上班族。对于预制菜,消费者最关心的还是食品品质和卫生安全问题。近八成的消费者会比较担心食材的营养成分、品质、制作流程是否干净卫生等问题。此外,性价比不高、菜品种类单一和口味复原程度低也是现实的阻碍因素。
调研收获
广东省预制菜产业市场规模逐年稳步增长,并逐渐形成了区域品牌和乡村特色优势产业集群。这一发展趋势表明预制菜已经成为农副产品全产业发展的新动力。预制菜作为一种新兴的食品形式,通过加工、包装和销售等环节,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拓宽了销售渠道,并促进了乡村实现三产融合,为乡村地区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为乡村振兴提供了重要推动力。
然而,预制菜产业发展仍面临一些问题:
1.口味差异。不同地域的消费者对于食物的口味偏好有所不同,因此预制菜企业需要根据不同地区的需求进行调整和创新。
2.地域差异。不同地区的农产品资源和生产条件存在差异,预制菜企业需要根据当地的特色农产品进行研发和生产,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3.生产标准不清晰。预制菜行业需要建立统一的生产标准和质量控制体系,确保产品的安全和质量。
4.市场接受度不高。大多数人认为预制菜是不新鲜、不健康的速食产品,不能直面接受,缺乏正确认识。
预制菜是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农业发展升级的一个新思路,然而预制菜产业发展面临的这些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其助推乡村振兴的实际效果,只有政府、企业、农户、消费者四方携手共进,整合各方资源和优势,共克阻碍,预制菜产业才能在不断发展中助力乡村振兴,为广东省乡村地区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和经济效益。
结语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让我们深入基层、扎根乡村、步进社会,将理想与现实相连,教会我们将个人梦与中国梦自觉融合。未来,让我们一同坚定理想信念,勇担时代重任,奏响更为激昂的青春乐章!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4196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