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传承红色基因 谱写时代华章 正能量小队参观红色基地

来源:潍坊学院法学 作者:puppyo0

2023年8月3日,“三下乡”正能量小队小组成员王竞雯、王美萱、秦洪扬、董定艳、周嫄、牛亚男、史博赟、田惠欣、张金培来到天津市平津战役纪念馆及周邓纪念馆进行实地参观学习,一同感悟革命历史,铭记英雄事迹。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小队开展重走红色足迹,追溯红色记忆主题活动。通过参观周邓纪念馆、平津战役纪念馆开展红色主题文化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红色传统教育等培训活动。

在一张张宝贵的历史图片,一段感人的真实故事和一个个烈士壮举中接受精神洗礼,感悟先烈艰苦卓绝的斗争历史,传承红色精神,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

学习党史最好的方式便是实地考察,能够帮助同学们更好深入了解英雄先烈的丰功伟绩,推进党史教育,争做新时代青年。正能量小队来到了天津平津战役馆,在这里追寻先人的足迹,观摩红色印记。刚进入天津平津战役馆,正能量小队的队员们就看到了一把高耸入云的刺刀。这把刺刀矗立在胜利广场的中央,足足有64米高。64米,是平津战役历时64天的硝云弹雨,也是战士们剑指九天的高昂斗志。看到这把刺刀,队员们深切地感受到了革命先烈们身上奋勇杀敌的英雄精神。穿过胜利广场就是主展馆,主要分为序厅、战役决策厅、战役实施厅、人民之前厅、英烈业绩厅和伟大胜利厅。主展厅通过史料、媒体沙盘、场景复原、造型艺术等,展示平津战役从决策、实施到胜利的历程,队员们走进展厅,身临其境感受着这场伟大的解放战争。观摩了平津战役军人们抗战实景模拟,参观了军人们抗战期间遗留下来的历史遗物,阅读了相关的历史文献。正能量小队的队员们深深地意识到,如今的美好生活,正是当时无数战士英烈们用鲜血换来的,回首战争,更加珍惜当下的和平与幸福。队员们用相机和笔记本记录着参观了的展览品与浏览到的英雄事迹,体会到了战争时期英雄战士们不屈不挠、勇于探索的革命精神,并总结了许多该展览列述的意在引导青年学生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使得红色文化植根于心中的革命故事。

正能量小队怀揣着敬仰之情,来到了周邓纪念馆瞻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和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学习他们的革命精神和崇高品德。通过与讲解员的学习沟通,正能量小队队员了解到周恩来、邓颖超同志的青少年时代是在天津度过的。在这里他们相识、相知、相爱并共同走上革命道路,传播革命思想,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新中国成立后两位伟人一直关心天津的工作、关注天津的发展,多次亲临天津视察指导,对天津人民无比关心。他们把天津作为第二故乡,生前分别留下遗嘱,先后将骨灰撒在天津,体现了他们对天津人民的特殊感情。为了世世代代缅怀铭记周恩来、邓颖超的丰功伟绩和高尚品德,中共天津市委、市政府决定并报请中共中央批准,建立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周恩来、邓颖超是广大青年们非常敬佩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他们无私奉献,为党和革命奉献了自己的一生。周邓纪念馆分为三个展厅,正能量小队首先来到了瞻仰厅,瞻仰厅有一座周恩来,邓颖超的汉白玉雕像《情满江山》,它高高耸立于人们献上的花束之上,在庄严肃穆的大厅里,它让团队成员每个人心生敬仰之情。接着正能量小队来到了生平厅,这里详细介绍了周恩来与邓颖超的个人生平事迹与对后世的巨大影响。讲解员声情并茂的演讲使正能量小队的每位成员都感动无比和深受鼓舞,心里对两位伟人的崇敬之情更加强烈。正能量小队最后来到了情怀厅,在今天,仍有无数人深受周邓两位的精神鼓舞,明白了人生的意义就在于奉献中的快乐。

缅怀伟人,更要学习伟人,正能量小队的成员们在参观周邓纪念馆后,将会以周恩来和邓颖超两位为榜样,将革命传统传承下去,承担起社会责任,以复兴中华民族为己任!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4115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想要提高专注力?冥想值得你学习一下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专注力往往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之一。而冥想,作为一种古老的身心练习方式,已被证明在提高专注力方面具有显著效果。冥想不仅能够帮助人们放松身心,还能增强自我…… 李亚勇 岭南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查看全文 >>

怎样的运动频率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

运动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它不仅能够增强身体素质,还能够促进大脑功能,提高学习效果。每日进行至少3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如快步走、慢跑或游泳,有助于提高心肺功能,增强记忆力…… 李亚勇 岭南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查看全文 >>

大数据告诉你,如何更好避免脱发

在当今社会,脱发问题已成为许多人关注的焦点。据统计,中国有超过2.5亿人面临脱发的困扰,且这一数字还在不断上升。特别是年轻一代,90后和00后,他们对脱发的担忧日益增加。脱发不仅影响…… 李亚勇 岭南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查看全文 >>

秃头可以避免吗

秃头,医学上称为脱发,是很多人所面临的问题。虽然某些类型的脱发可能难以完全避免,特别是那些由遗传因素引起的脱发,但通过一些生活方式的改变和适当的护理,可以有效地预防或减缓脱…… 李亚勇 岭南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查看全文 >>

饮食和生活习惯对痘痘的影响

饮食和生活习惯对痘痘,也就是医学上称为痤疮的皮肤状况有着显著的影响。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合理的饮食可以帮助预防和改善痤疮。首先,饮食上建议减少摄入高糖食物、油腻或油炸食品以及辛…… 李亚勇 岭南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查看全文 >>

躺平还是内卷?

在当今社会,“躺平”与“内卷”这两个词汇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内卷描述了一种现象,即在激烈的竞争中,人们为了获得优势而不断增加自己的努力,却发现这种增加的努力并没有带来相应的回…… 李亚勇 岭南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查看全文 >>

城市的夜景对比农村夜景

城市的夜景与农村的夜景有着显著的不同,这些差异不仅体现在视觉上,还反映了不同生活方式和环境特征。城市的夜景通常是灯火辉煌、繁华璀璨的。夜幕降临时,高楼大厦的窗户逐一亮起,街…… 李亚勇 岭南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查看全文 >>

当专硕也步入三年制时,专硕还是学硕?

专业硕士和学术硕士的选择,本质上是个人职业规划与学术兴趣的体现。随着专业硕士教育的深入发展,即使专硕步入三年制,其培养目标依然侧重于实践技能和专业应用能力,适合那些希望快速…… 李亚勇 岭南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维护国家安全,青年挺膺担当

外院2412团支部四月团日活动:国家安全青年挺膺(通讯员章妍)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必须坚持总体国家安…

建工学院微尘志愿者协会举办“清明雨落,思念成诗”诗词创作活动

建工学院微尘志愿者协会举办“清明雨落,思念成诗”诗词创作活动春风拂柳,又逢清明。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让同学们在诗词创…

建工学院技能加油站举办“以竹作画,竹篾丹青”竹编画制作活动

建工学院技能加油站举办“以竹作画,竹篾丹青”竹编画制作活动春风送暖,绿意盎然。在这充满生机的四月,建筑工程与空间信息…

国家安全 青春挺膺:外院2404团支部四月团日活动

(通讯员安琪)为增强2404团支部成员国家安全意识,强化保密观念,4月14日下午,外国语学院2404团支部在3101教室举行以“国家安全…

青年爱劳动|福州大学第一届开耕节启动!

4月13日上午,福州大学第一届开耕节启动仪式于铜盘校区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成功举办。本次开耕节以发挥劳动教育“树德、增智、强…

最新发布

走进富平陶艺,助力乡村振兴
富平陶艺,是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的传统手工艺品,采用当地泥土制作而成,形象生动,寓意喜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风格。富平陶艺制作精细,色彩鲜艳,造型多样,主题涵盖了民间故事、历史人物、动植物等…
黄崖洞景区红色主题社会实践新闻
2023年8月27日,来自中国矿业大学的一群学生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踏上了一次特殊的社会实践之旅,他们将前往中国革命的红色圣地——黄崖洞景区,了解革命先烈的故事,感受红色文化的力量,亲身体验中国共产党…
下沉基层社区,推广急救科普
为提高基层群众急救知识普及率,践行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给基层医疗卫生事业添砖加瓦,2023年7月11日晚19:00,急救先锋暑期社会实践队来到龙山盛景小区开展急救知识培训。“环境安全!”随着一声清喝,实践队…
八路军太行山纪念馆社会实践新闻稿
2023年8月20日,八路军太行山纪念馆迎来了一群来自中国矿业大学的学生,开展为期一周的社会实践活动。这次实践活动旨在通过亲身参观、学习和交流,提高学生们对中国革命历史的认识和了解,激发他们对革命先烈…
魔方探索:挑战智力,拼搭未来
大学生网报南通8月27日电(通讯员陈诗文)在今年暑假,萤火之行公益支教团队进行了“萤萤之火,灼华凤城”的暑期实践活动,开设了丰富多彩的课程,在这其中,智力魔方课程是一门面向小学生的课程,旨在教授他…
社会实践,助力社区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传承弘扬中华艰苦耐劳的精神,我们参与了滁州学院2023年“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组建了赴宣城市宣州区志愿公益活动小队,参与当地的社区服务工作。于七月二十五日,我们…
守艺•匠兴 用艺术为乡村振兴赋能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展现乡村活力奔涌新气象。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的陶艺村及澄城县的尧头村,距今已有近千…
缅怀先烈,传承滁州红色基因
【暑期“三下乡”】信息学子缅怀先烈,传承红色基因滁州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组织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团队赴安徽省凤阳县烈士陵园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此次实践旨在缅怀先烈、传承红色基因,深入了解烈士…
重庆学子三下乡:旭日东,再见水渠
2023年7月18日,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建筑与设计学院,“如日方升”发展成就观察团一行到重庆市北培区柳荫镇东升村水渠,开展地方文化遗传的观察调研工作。通过实地走访、聆听水渠人的讲解等形式,全面了解该文化…
烟雨入秦川:南航学子前往陕西助力乡村振兴
飞机、高铁、大巴、绿皮火车……近日,一群来自江苏的“苏陕汇”团队成员们从天南海北奔赴八百里秦川。不同的山水,相融的情感,共同的使命,深深吸引了这群怀揣“读千卷书,行万里路”梦想的青春行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