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实践队在采访。通讯员 许梦 摄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在和张老师见面之前,我们的心里都有点慌张。因为在前期的微信联系过程中,他的回复一直是言辞简略。直到见面后,他夹着棕色皮质公文包刚一进门,就让我们倒水喝,找位置坐,整个人显得和蔼可亲,我们的心才放下来。我想,这也是老师需要的一种气质,在和学生接触时,能让学生不害怕自己,甚至在心理上愿意亲近自己。如果可以这样,教育将会真实落地,在学生的心里开出花来。
张老师是七十年代出生的,经历过物质匮乏的时期。在回忆过往的时候,他对于简陋的饮食条件印象深刻。但他没有一味地强调那个时代的物质艰难,而忽视当代学生的精神压力。他知道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更多比物质匮乏更难以解决的问题在慢慢显现出来。这是我们新时代的老师的挑战,我们应该如何让学生在学习中,凝聚起坚强的核心力量,来面对进入社会以后的高压环境。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张老师认为,依靠课本教给学生的远远不够,所以,他会给学生们布置阅读作业,并让他们撰写阅读心得。说到这,他站起来从身后的柜子里拿出了一本小书,这里面都是他的学生写的文章。我震惊于这些文章的思想之妙,文笔之好,仿佛看到了一个个灵魂慢慢清晰的过程,同时我也暗暗地鞭策自己,在走上职业岗位时,也要做到认真负责。
在说到给我们公费师范生的建议时,张老师仍旧是强调阅读,让我们趁着大学时光,多看书,看得全面一点,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我深以为然,在多媒体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学生们接受的信息也在高速增长,如果自己没有足够的东西,就不能够很好地让教育进行下去,最后就会流于形式。
当然,读万卷书,也不能忘了行万里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们应该在实际行动中,感悟书中之意。我听说自从双减政策实行以来,北京等地都给学生开展了丰富的课外实践活动,但是对我们小县城的学生来说,只是多了下课的时间罢了。这是地区经济不同导致的结果,只能等经济发展起来。可是,这拉开的又是几代人的差距。许多事情或许都是这样,总是有好有坏。那么,或许小县城的学校可以给老师更多的灵活发挥的空间,而不是限制课堂的模式呢?
时代发展下,教育也在发展。发展的过程中也总是有大大小小的问题,我们发现了问题,就应该去解决问题,而不是两手一摊,觉得世界本来就是这样。我总是会想,我们怎么发展到今天的呢?原来我只觉得是历史车轮自然滚动的结果,因为我也觉得时代浪潮不可抗拒。但其实,那浪潮之下,就是我和你,历史车轮的滚动,就是我们一起推动的结果。
既然前人把车轮推到了我们手上,我们就有责任将车轮推好。教育只是世界里很微小的一面,但教育的对象和教育者本身,便构成了世界的全部。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最后我们都变成了那巨人一部分。
图为实践队在采访。通讯员 许梦 提供
通讯员 许梦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4113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