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巷”有“新”生——苏城学子扬实干育人之风

来源:苏州城市学院城市文化与传播 作者:王玥晗

中国青年网苏州8月27日电(通讯员 王玥晗 罗梓童 李梦洋)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中华民族灿烂而辉煌的传统文化,已然成为民族的精神命脉。为传承中华文脉,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苏州城市学院“平”水相逢,“巷”由心生——赓续潘氏精神,弘扬时代星火实践团队于6月29日赴苏州市姑苏区平江历史文化街区,开展为期一周的调研活动。

走进历史初步启发

目前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亟需完成保护传承文化遗产,加快历史文化街区发展,推动优秀文化进校园等重点任务。苏州作为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在传承与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始终秉持着脚踏实地、立足实际的理念,不仅迅速落实了古城保护系统工程,而且率先开创出“平江九巷”城市更新项目。团队受此启发,通过选取“平江九巷”中的代表人物——潘氏家族,挖掘潘氏家族核心精神基因——实干精神,进而对实干精神育人现状和路径展开研究,以期深化实干精神育人理论与实践研究。

实地考察 传承精神

2023年6月29日,团队指导老师带领调研团队前往平江历史文化街区,并与苏州状元博物馆(原潘世恩故居)中的工作人员针对实践事宜进行沟通。与此同时,团队成员在讲解员的带领下认真参观了馆内历史文物,并仔细记录相关文物的历史渊源,进而系统掌握潘世恩状元的生平事迹、家族脉络及历史贡献。后续团队通过搜集相关文献资料,结合潘氏家族家风的特点,发现潘氏家族之所以经久不衰,是因为其家族成员将实干精神深植于内心之中。

随后,实践团队接连前往平江九巷中的大儒巷与南显子巷,实地考察潘镒芬故居与潘祖荫故居。潘镒芬隶属于潘氏家族富潘一脉,作为黄河治理专家,他主持山东河防20年,熟悉全河险工,多次主持堵口大工程,在抗日战争时期,河决花园口后长期致力新河道的修防。正因他这种为民为国、鞠躬尽瘁的实干精神,被当地人民赞为“潘圣人”。而潘祖荫在潘氏家族中属于贵潘一脉。在潘祖荫故居中,团队成员看到故居中两件仿制的大盂鼎、大克鼎,并了解到潘氏三代人不畏生命危险,誓死守护宝鼎,后无偿捐赠给国家的传奇故事。由此证明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明之所以能够流传至今,是因为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以实干精神为指引,坚守古物、保护古籍。

实干育人 弘扬新风

此外,实践团队还走访了平江历史文化街区的群众。苏州状元博物馆旁边就有一家见证百年历史的老书店——文学山房,97岁的古籍版本学家江澄波十年如一日地守护这家书店。团队成员在书店中查阅到有关平江路的历史书籍,并在与江老交谈的过程中,认真记录了江老关于潘氏家族的历史记忆。江老讲到:“潘世恩是平江路有名的状元,也是清朝名臣,我们书店也沾了状元的喜气!”江老从育人的角度出发,鼓励广大青年植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沃土,增强文化自信,踏实做人,认真做事,积极传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为保证调研资料的完善与真实,实践团队还前往苏州市档案馆继续搜集资料。在档案馆内,团队成员收集到关于潘镒芬治理黄河一事,其子亲笔纪实的资料。同时,在苏州市图书馆,还查阅到《平江历史街区》与《思补斋诗集》等书籍。最后,团队从整个平江历史文化街区的文化背景到具体历史人物及其生平事迹,进行系统的归纳整理,作为调研实干精神坚实的基础资料。

基于前期调研,团队联系当代大学生“内卷”与“躺平”现状,决定以“实干育人现状与路径”为主题制作调查问卷,对各个专业的大学生进行调查。并将问卷收集数据输入SPSS,利用SPSS 24.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整理与分析,通过克隆巴赫系数和因子分析法证明该调查数据信度和效度非常好,数据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采用例数、构成比、均值进行描述性分析,发现大学生群体普遍认同实干精神具有传播的必要性。

实干精神作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精神结晶,更应在新时代发扬光大、薪火相传。在此次实践中,团队立足于实干育人的时代主题,积极践行对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保护。如今,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强国的新征程上,实干育人的主题教育发挥着重要作用,希望通过此次实践,能以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石,让实干育人深入校园,深植于学生内心。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4107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互联网+电商”暑期社会实践团队 ——线上学习会暨中期总结会

6月29日下午18时,“聚焦电商直播·助力脱贫致富·促进乡村振兴”2022年文法学院“互联网+电商”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线上学习会暨中期总结会在团队QQ群通过群视频的方式顺利开展。参与暑期社会实…… 陈湘子 江苏海洋大学文法学院查看全文 >>

“互联网+电商”暑期社会实践团队 ——图书馆查找资料活动

6月20日,“聚焦电商发展·助力脱贫致富·促进乡村振兴”2022年文法学院“互联网+电商”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成员在团队负责人冉小江的带领下前往连云港市图书馆进行了有关连云港市年鉴、连云港…… 陈湘子 江苏海洋大学文法学院查看全文 >>

“互联网+电商”暑期社会实践团队 ——问卷调查活动

6月19日10时,“聚焦电商发展·助力脱贫致富·促进乡村振兴”2022文法学院“互联网+电商”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成员在队长冉小江的带领下前往连云港市万达广场以及连云港市图书馆开展有关连云港市…… 陈湘子 江苏海洋大学文法学院查看全文 >>

“互联网+电商”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召开线下培训会

为进一步提升团队成员的实践水平,进一步提高团队的整体实践效率,6月18日上午11时,“聚焦电商发展·助力脱贫致富·促进乡村振兴”2022年文法学院“互联网+电商”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苍梧校区…… 陈湘子 江苏海洋大学文法学院查看全文 >>

“聚焦电商直播·助力脱贫致富·促进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项目启动会

6月12日上午十一时,“聚焦电商直播·助力脱贫致富·促进乡村振兴”2022年文法学院“互联网+电商”暑期社会实践项目启动会于通灌校区明德楼105成功召开。参与暑期社会实践项目的全体同学参加…… 陈湘子 江苏海洋大学文法学院查看全文 >>

“互联网+电商”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第五站 ——赣榆区海头电商产业园

6月22日上午10时,江苏海洋大学文法学院“互联网+电商”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第五站前往了赣榆区海头电商产业园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本次实践活动旨在参观走访赣榆区海头电商商户,了解赣榆…… 陈湘子 江苏海洋大学文法学院查看全文 >>

“互联网+电商”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第四站 ——东海第二站

6月22日上午,“聚焦电商直播·助力脱贫致富·促进乡村振兴”2022年文法学院“互联网+电商”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东海行”第二站顺利结束。本次实践参观活动旨在进一步了解东海县不同区域对于…… 陈湘子 江苏海洋大学文法学院查看全文 >>

“互联网+电商”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第三站 ——东海水晶文化创意产业园

6月21日上午9时,文法学院“互联网+电商”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第三站来到连云港市东海县,参观东海水晶文化创意产业园,与园区企业有关负责人进行了深入交流。通过园区负责人的介绍,团队成员…… 陈湘子 江苏海洋大学文法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考研大满贯宿舍413——夜灯长明照题海 青春共赴研梦来

以知识为舟以互助为桨在漫漫长夜里砥砺前行于浩瀚学海中并肩奋进用坚持书写青春答卷以协作铸就上岸奇迹接下来让我们一同走进…

五四薪火 聊传新篇-传媒技术学院主题朗诵献礼表彰盛典

为弘扬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五四精神,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4月25日,聊城大学于西校区大礼堂举办…

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成功举办仲英学者助益计划系列讲座

为拓宽我校学子学术视野,搭建师生交流平台,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于4月22日在中心校区董明珠楼213d成功举办“仲英学者助…

湖南科技学院走进敬老院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本网讯(记者丁紫涵)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增强青年学生的社会责任感,4月13日下午,湖南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举办2025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宣讲会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扎实推进国家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引导青年学子以青春之力服务社会、扎根…

最新发布

暑期“返家乡” | 土木工程学院“青春返家乡,逐梦正当时”社会实践感悟(二)
为积极响应团省委、校团委关于2023年暑假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工作部署,学院积极动员、组织青年学子参与其中。目前,他们分别投身到政务实践、企业实践、公益服务、社区服务、兼职锻炼、文化实践及网络…
三下乡总结(完结)
夏日的炎炎热浪,伴随着汗水和期待,一群热血的大学生踏上了赴农村的征程,开始了为期一周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这段时间里,我们体验到了与城市迥异的乡村生活,也深深感悟到了农村发展的机遇与挑战,通…
三下乡—-调研分析(七)
(五)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堡垒作用“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持续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让其在乡村振兴工作中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村干部作为乡村发展的带头人,必须具有与时俱进、居安思危的精神状态…
焦裕禄纪念馆参观感悟
参观焦裕禄纪念馆,我深受感动和震撼。焦裕禄作为一位优秀的共产党员,他用一生践行了为人民服务的初心,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叫做真正的公仆。在纪念馆中,我看到了许多珍贵的历史照片和文献资料,这些记…
参观焦裕禄纪念馆:感悟奉献精神(1)
在焦裕禄纪念馆的参观中,我深深感受到了焦裕禄同志为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纪念馆内陈列着他生前的照片、手稿和工作用品等珍贵文物,让我更加了解了他的一生。焦裕禄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和杰出的领导…
“四千四万”精神
“四千四万”精神为了增强当代大学生对于目前党中央和国务院提出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时代工程建设,六月二十一日,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四千四万四力“团队投身于江…
同做创文志愿者,共筑美丽新家园
为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宣传环境保护、绿色文明游览的理念,6月28日,滁州学院信院学子组织“赴赴琅琊山志愿服务小分队”,我们在环保志愿的旗帜下,开展了一次意义深远的环保活动。6…
缅怀烈士风骨,坚定理想信念
在这次暑期社会实践中,我参观了马鞍山市濮塘烈士陵园,陵园位于马鞍山市东郊濮塘风景旅游区王公山上,是马鞍山市唯一一处安葬革命烈士遗骸的场所,也是主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图为实践队员抵达马鞍山市濮…
烽火岁月,江淮英烈
在这次暑期社会实践中,我参观了马鞍山市濮塘烈士陵园,陵园位于马鞍山市东郊濮塘风景旅游区王公山上,是马鞍山市唯一一处安葬革命烈士遗骸的场所,也是主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特别地,在这里我认识并了解…
“弘扬“四千四万”精神,书写高质量发展新辉煌
“弘扬“四千四万”精神,书写高质量发展新辉煌2023年7月1日,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会计金融学院暑假社会实践小组在无锡市滨湖区开展了主题为“四千四万四力”行动的活动。百年征程,初心永恒的中国共产党在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