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沂蒙,峥嵘岁月
在沂蒙大地上有这样一群人,舍小家为大家,竭尽全力保护革命后代,挺身而出支援前线,她们就是沂蒙红嫂。沂蒙红嫂与抗战战士这种“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红嫂精神让人震撼。为更好的学习红嫂精神,将红嫂精神应用到新时代发展中,曲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新时代沂蒙精神红嫂事迹调研团”于2023年6月28日开展研学新时代沂蒙红嫂精神的历程,前往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的红色基地进行学习,更进一步去了解红嫂事迹,感悟红嫂精神,思考红嫂精神在新时代的作用。
“人人都说沂蒙山好,山好水好人更好······”这句歌词,正是对于沂蒙人民的真实写照,沂蒙人民为抗战做出巨大奉献,沂蒙红嫂也作为后勤保障,尽自己的一份力为战士们带去温暖和帮助。他们在革命战争年代辛苦的的贡献,值得让所有人铭记。陈毅将军曾说“我就是进了棺材,也忘不了沂蒙人民,他们用小车推小米养活了十万大军。沂蒙红嫂和解放军战士的交情,是他们水乳相融的军民情谊,是他们相互帮助的战友情谊。
实践队员们跟随负责人来到红嫂纪念馆,馆内展示出红嫂事迹,保留着当时革命解放军的抗战工具和红嫂们日常生活用具,这些用具将实践队员们拉回那时的场景。纪念馆内包括许多展厅,展厅里记录着不同红嫂的事迹,沂蒙红嫂们树立了在沂蒙老区里奋不顾身的女英雄形象,在历史的记载中,仿佛只有男人才能扛起战争的半边天,但其实,尽管是女儿身,心也是向往帮助革命,帮助解放军的。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红嫂们仍能不顾危险为革命付出,为中国解放军奔波,倾尽全力支持战争,是她们的不断努力,推动了最终战争的胜利,为中国解放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在红嫂展馆里,实践队员们通过展墙上的事迹,对红嫂有了更深的认识。紧接着,实践队员们在红色影视基地负责人的带领下来到了基地中心。这里还保存着当时革命的印记,街道上摆放着沂蒙人民缝制的军衣,军鞋,草帽等等,实践队员们还亲手尝试去推动石磨,这些物品能让实践队员们更好的联系当时的事迹。来到基地内部,充满着红色的氛围,屋内摆放着当时红嫂们制作的粮食和衣服,屋外是红色基地演员们对当时事迹的还原,演员们通过对事迹的了解,再加上自己对红嫂精神的认识,将红嫂事迹充分的演绎出来,问起他们对这份职业的初衷,一位演员回答道:“虽然我们不是科班学习的演员,但我们对演员这份职业的热爱和对沂蒙这片土地的热爱是不减的,我们想凭借自己的力量去向更多人传递沂蒙地区,传递沂蒙红嫂精神,让更多人通过更直接的方式了解到红嫂事迹,将红嫂精神更快地传递出去。”通过对演员们的采访,实践队员们感到敬佩,值得大家去学习。
在沂蒙这片土地上,还坐落着一所红军学校,换于红军小学。学校以红色文化为基础进行建设,将红嫂事迹、红嫂精神融入进学生的学习课程中,在潜移默化中将红嫂精神深入学生的心中,更好的去传承。教学楼外面写着习近平总书记对换于红军小学的寄语,鼓励学生们认真学习,传承精神。教学楼内部,是学生们通过学习红嫂事迹后,自己亲手制作的手抄报、手工作品等,这是他们属于自己的对红嫂精神的传承。在这次的实践中,实践队员们同学生们一起跟随老师学习缝绣鞋垫,在当时的战争中,红嫂们为解放军们缝制了上万双军鞋,这次,实践队员们也亲手尝试去缝制。通过老师的指导和同学们之间的帮助,一双双绣鞋垫出现在大家眼前。实践队员们纷纷表示,这次的社会实践很有收获,不仅看到了很多,了解到了很多,还亲自上手感受到了很多。
通过这几天的实践,实践队员们学习到了很多知识,深刻体会到了红嫂精神的内涵,对沂蒙这片土地也有了别样的感情。红嫂们在那个年代奉献自己,将国家放在第一位,用自己的青春去奉献祖国,服务于解放军,推动了战争的胜利。她们与解放军之间的情谊,也是永远都不可忘却的。作为新时代青年的我们,更要努力学习,将红嫂精神在新时代不断传递下去,为国的发展献出自己的一份力。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3987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