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合肥8月25日电(通讯员 吴蓉蓉)扎根于巢湖本地的巢湖民歌,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她记录着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见证着绵延不息的文明传承,是散发着浓厚乡土气息的艺术瑰宝和城市记忆。近年来,随着现代媒体的强势冲击和文化娱乐形式的多样化,民歌传唱的主体青壮年农民大批离乡背井进城务工,民歌的生存空间日益被压缩。
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为挖掘巢湖民歌的时代价值,聚焦非遗文化保护,7月1日,巢湖学院教师教育学院赴银屏镇“探寻巢湖民歌的红色记忆”实践团赴银屏镇综合文化站,采访了黄蓉霞、陆成保两位巢湖民歌传承人,两位传承人讲述了他们与巢湖民歌的故事。
图为实践团在访问巢湖民歌传承人。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张锦秀 供图
生而为歌 一事一生
黄蓉霞老师从自己年幼时的经历开始说起,她的一生全都与巢湖民歌有关。从一开始在田里劳作时接触到了巢湖民歌,到后来1972年被选上参加南巢歌会,让黄蓉霞老师和陆成保老师一同去唱巢湖民歌《绿浪滚滚迎面来》,黄蓉霞老师和大家分享了当时的情景,还说到了“打歌头”。“打歌头”就是在人们做农活时,当大家身心劳累了,就开始唱民歌让大家放松一下自己的心情。随着时间的流逝,黄蓉霞老师也没有放弃去唱巢湖民歌,即使到了现在黄蓉霞老师依旧热爱着巢湖民歌,依旧坚持唱巢湖民歌。
图为黄蓉霞老师向实践团讲述自己的经历。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张锦秀 供图
生活歌咏 乡情依归
巢湖民歌以身传口教绵延不息,陆成保老师向实践团成员们讲述了巢湖民歌里一些有意思的事情。两位传承人和实践团成员讲述到栽秧时要开秧门。
开秧门就是在栽秧前放炮竹,炮竹一放田里的劳动人民们就一起唱一首民歌,由一个人带头开始唱,后面的人一起跟着唱。还讲述了当时栽秧时有不同的生产队伍,然后他们在栽秧的过程中还会喊着其他队进行一个比赛,两队开始进行对唱,在对唱前有一队会向另一队进行喊话“你不来,我就来,二人不来,冷了台”,然后两个生产队就开始对唱起来。
陆成保老师还和大家讲述到了龙船号子,并且还和实践团成员展示了怎么去唱龙船号子,紧接着又讲到了往年时候在结婚时男方那边要“挂红”,就是拿一个红色的袋子里面装着一些香烟、糖果等小礼物,女方这边则会对男方那边唱民歌“带你花钱又破费”。
图为陆成保老师向实践团成员展示。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吴蓉蓉 供图
通过两位传承人的讲述,实践团成员们了解了很多民歌中的风俗习惯,虽然这些风俗习惯在逐渐消失,但是留下的民歌文化始终会被后人所铭记,在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下将民歌文化发扬光大。
匠心传承 “声声”不息
访问逐渐到了尾声,黄蓉霞、陆成保两位传承人给实践团的成员们现场演唱了巢湖民歌。黄蓉霞老师唱了大家所熟悉的《巢湖好》,“巢湖啊好哎哎好呀好风光……”黄老师朴素动听的歌声,唱出了八百里巢湖的山水之美、乡情之美、文化之美。陆成保老师向大家展示了最近新学的黄梅戏,他将巢湖民歌的唱法和黄梅戏结合,让实践团成员们感受到了别样的风味。
两位老人表示:“虽然已经不再年轻,但也会尽最大的努力传唱巢湖民歌。”时光掺杂着音符,诉说岁月未逝、繁华永存的韵味,老人们眼神中充满着坚定,诠释着老一辈民歌手“择一事做一生”的执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民歌文化不会消失,无论是国家出台的政策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保护还是当地政府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都代表了民歌文化只会随着时代而不断发展,发扬光大。图为实践团成员与两位传承人的合影。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张锦秀 供图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3945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