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管理学院赴陕西省107个区县农村妇女传统手工艺现状调查暑期实践团前往宝鸡市凤翔区开展传统非遗调研
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代相传,在各社区和群体适应周围环境以及与自然和历史的互动中,被不断地再创造,为社区和群体提供认同感和持续感,从而增强对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的尊重。8月15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管理学院赴陕西省107个区县农村妇女手工业现状调查暑期实践团前往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区进行传统手工艺非遗调研活动。
实践团于上午11点首先来到了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区虢王镇凤翔县爱萍刺绣专业合作社,采访了段爱萍老师关于凤翔刺绣的特点及文俗。宝鸡市凤翔县的刺绣布制品是传统的妇女手工艺术品,历史久远。刺绣与布制品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凡布制品都有刺绣图案,刺绣品多为平面,而布制品是先绣后缝,是立体的。
图1 段爱萍老师在向实践成员们介绍刺绣
通过段爱萍老师的介绍,我们了解到凤翔刺绣布制品的图案多以花、鸟、鱼、虫、四季瓜果、人物故事为题材,写实与写意夸张相结合,体现其诗情画意,反映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其中,段爱萍老师也是在合作社举办了几场相亲会,成功撮合了一百多对情人,这更是凤翔刺绣在生活中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图2 段爱萍老师刺绣作品 图3 段爱萍老师获奖荣誉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的强烈认同感是超越社会变迁维系情感交融的特殊纽带。实践团在老师的教导下体验刺绣,深刻感受到了凤翔刺绣的魅力,加深了对凤翔刺绣文化的理解,对其喜爱之情更是溢于言表。
图4 实践队成员们在学习刺绣
图5 实践团在爱萍刺绣专业合作社与指导老师们合影
下午14:10,实践团前往达凤翔区彪角镇凤翔福利刺绣合作社采访王金平老师,学习非遗传承人的“工匠精神”。王金平老师给实践团展示了一个长28米、历经了八年的刺绣作品,其包括了所有的与刺绣有关的花纹以及技法,团队成员都被刺绣的细腻和刺绣技艺的高超所震撼。
图6 实践队成员们在欣赏“28米刺绣”
团队临走前,王金平老师向团队成员表示,凤翔刺绣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独特魅力,但其在传承方面现面临着缺少传承人、人才老龄化等问题。为此,她建议各高校应将凤翔刺绣文化融入课堂,加深人们对凤翔刺绣的认知,吸引更多年轻人学习凤翔刺绣。
图7 实践队成员们在面对面采访王金平老师
图8 实践队团在凤翔福利刺绣合作社与王金平老师合影
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中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古代文明给中华民族留下了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国家对文化遗产保护一直十分重视,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作为新时代青年,成员们更是纷纷表示要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3940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