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访空巢独居老人 社区关怀温暖人心
(高校网滁州市银花西区6月14日电)2023年6月14日,滁州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学生团体组建的“进社区温暖空巢老人”的社会实践小分队赴滁州市南谯区紫薇银花西区社区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在根据实践调查以及查找科学资料中发现,中国人口老龄化在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的加剧,“一人一灯一把锁”成为很多独居老人日常生活的真实写照。他们孤独的背后诉说着我们缺失的守护和关爱。尊老、敬老、爱老是中国优秀的传统美德,我们将传承美德,用心帮助和关爱每一个需要我们的老人。
图为实践团在银花西区社区了解空巢老人生活情况。 高校新闻网通讯员 李锦添 供图
集体志愿者在到达目的地后与社区居委会开展了关于此次活动的会议,了解到了社区以及各户老人的大致情况。在集体探讨与商议后,我们志愿者分为数个小组,分开走进银西社区的各家各户,我们规划出了每个小组各自需要负责的楼户区域,寻找需要帮助的空巢老人,深入他们的生活,了解他们的需求。
经过仔细的观察和询问,志愿者们发现,许多空巢老人在日常生活中存在诸多问题,例如生活自理能力下降、心理问题浮现、缺少社交、脱离社会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志愿者们制定了多种解决方案。
带空巢老人融入智能时代,增强与社会的连接性。现下科技突飞猛进,很多老人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无法使用一些生活电器与智能手机,考虑到这一点志愿者们手把手的教老人们如何使用这些,例如如何办电话卡、如何使用电饭煲,如何使用清洁电器、如何在手机上下载微信电话等通讯设备以及如何拨打电话发视频。为了防止老人忘记,志愿者还打印了使用说明或手写提示放在老人家中。
举办集体活动培养兴趣爱好,增加生活乐趣。愿者们安排了多种娱乐活动,有唱歌、跳舞、朗诵等表演项目,喜欢这些项目的老人可以报名参加,可个人可团队进行表演演出。若不参加这些活动也可以当观众观看他人表演。不仅如此,志愿者还带领老人们学习了简单的盆栽种植方法,喜欢养植物或蔬菜的老人可以在自己家的阳台上进行种植,志愿者也提前规定好了哪些是可以使用区域,哪些是不可以随意摆放物品的区域,让老人们在培养自己喜欢的盆栽同时也优化了社区环境。
查缺补漏生活物品,提高生活质量。志愿者们发现很多老人的家中缺少生活必需品,由于年龄,身体等因素他们无法去购买,生活得不到保证,甚至有些老人每天需要服用的药,在吃完后也没有及时补充。这些都是隐性的问题,志愿者在了解这些情况后,每个小队分别记录了自己需要负责的楼户,将老人家中缺少的物品做出记录,并打电话给他们的子女告诉他们老人的身体状况以及老人在生活中的需求。
志愿者们在社区的期间每天都会查看老人们的状况,确定他们的安全。老人独居其实是有一定的安全隐患的,希望子女们和社区可以相互配合,保证老人的安全。志愿者们经常和老人们聊家常,我们告诉老人需要避免生活中不安全的地方,以及人如何使用一些工具,老人则拉着我们的手诉说着他们曾经年轻时候的故事。我们也鼓励老人们之间加强交流,相约散步,互相串门,一起参加社交活动,提升幸福感。每个人的家中都有老人,志愿者们在看见和自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差不多大年纪的老人,难免会想起自己的亲人,所以我们都用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去帮助这些老人,希望他们能健健康康每天幸福!
图为实践团 在银花西区社区了解空巢老人生活情况。 高校新闻网通讯员 李锦添 供图
在与老人相伴的过程中,我们知道于父母而言,年迈之际心中所盼莫过于儿女相伴,子孙绕膝。而总观社区现状,连这样如此平凡且简单的愿望竟都成为老人们的奢望。子女离家为生活奔波,父母也不愿打扰孩子。他们都为了彼此默默的付出,思念犹如深埋泥土里的根系盘踞交错,飘零的树叶是树根对它的呼唤,那句“常回家看看”,不仅仅是歌词更是父母亲的心声。孝,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也。百善孝为先,而孝终将内生于心,外化于行,渗于细枝末节。在外的子女们不忙碌时要记得跟老人们打打电话,发视频聊聊天,节假日时,回家看看亲人,陪陪他们。也许这就是老人心目中最好的“孝”。
这次实践活动获得了众多社区居民的支持和好评。在活动过程中,一位老人曾表示:“我很感谢这些娃娃们,他们天天照顾我来看我,我开心的嘞!”另一位居民也道:“这样的活动很有意义,希望能常常举办!”他们肯定的话语,竖立的大拇指以及每个老人脸上洋溢的笑容,如同六月里的春光灿烂与温暖,洗刷掉了我们几日下来的疲劳。
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不仅让学生们走进社会,走入现实,从更多的角度观察与体会空巢老人的艰难与不易,更加明白身为青年,身为子女所必须承担的责任。在社会飞速更迭的当下,我们应当时常停下脚步,去看看那些可能被忽视的人,变老是每个人必经的宿命,关注当下的老人,也是在关注未来的自己。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3929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