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湛江8月23日电(通讯员 石小静)“游鱼”寓意着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是广东省湛江市遂溪县北坡镇老圩村的一项已有300多年历史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历经三百多年,北坡游鱼代代相传,不断传承发展和创新,2018年被列入广东省级非遗文化名录。
图为北坡镇老圩村村民向队员展示往年“游鱼”活动制作鱼灯过程与鱼灯游街现场所摄照片。 周博玲 摄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结民族情感的纽带和维系国家统一的基础。为更好的了解“游鱼”文化,7月12日,广东医科大学寻港志愿服务队(以下简称“服务队”)自发组织队员进行“游鱼制作体验”活动。
鱼灯制作主要分为扎鱼、糊纸、彩绘、组装等工序。先用竹篾(或铁丝)绑扎好鱼灯的骨架,再取纸或布糊在鱼灯骨架外表面,接着用彩色颜料描绘鱼鳞、涂色,固定好小灯泡(或蜡烛),装好把手,鱼灯就算制成了。随着时代的变迁,鱼灯样式已由起初单一的鲤鱼灯,演变到现在的各种各样的鱼灯、虾灯、青蛙灯和生肖灯等100多种。但不论哪种鱼灯,各个都精工细作、技艺独到,融入了当地百姓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望。
图为队员正在使用钢丝制作鱼灯的骨架。陈冰冰 摄
图为鱼灯制作的糊纸部分。陈冰冰 摄
图为队员在为鱼灯描绘鱼鳞。薛颂锐 摄
图为最终制成的鱼灯成品。薛颂锐 摄
通过亲自制作游鱼,队员们对游鱼有了更深的了解,在制作的过程中,也体会到了非遗技艺传承的不易与艰辛,同时也希望更多的人关注到非遗文化的保护。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3749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