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早上8:30,浙江大学医学院赴江山社会实践团终于见到了郑逸华院长,刚刚从会议室走出来的院长有些疲惫,却依旧热情地接见了实践队员。
他是能力卓越的院长,像指挥千军万马的将军,所向披靡。
有句话说,“未见其人,先闻其声”,不过用“未见其人,先识其人”来形容郑院长更为合适。几天前刚走入江山市人民医院的大门,队员们就被医院整齐的布局、医务人员干练严谨的作风所感染。正所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即使是这样,医院依然是一个庞大的管理机构,上上下下的工作人员,大大小小的事情,都需要经由一个人来完成,这让我对这位素未谋面的院长充满了崇敬。
校友郑院长在填写校友信息表
访谈开始,坐在对面的是一个面容亲切的叔叔,温暖的笑容瞬间拉近了院长与队员的距离。医生本是个繁忙的职业,而作为管理层的医生就要承担来自医生本职工作与管理工作的双重压力,当谈到这点时,院长诚恳地表示工作确实会辛苦很多,为了两者兼顾,只能把自己的休息时间拿出来为医院、患者服务。之前约了几次院长,均因他临时有事而放弃,8月21日早,当我们来到院长办公室时,门口已有多人在等候。
提到医疗体制方面的问题时,出乎意料地,院长从剖析医生自身谈起。作为保护医务人员的屏障的知情同意书,在院长看来作用并不是很大,反而会让患者误解为医生是在推脱责任。另一方面,医生总是为自己考虑太多,想把自己保护好,可能反而忽略了患者,这是不应该的。这些问题的产生是社会上一个复杂的问题,但院长没有回避,反而积极关注国家相关政策,从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中总结,并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解决。
他是心系患者的医生,不论医疗环境如何恶劣,他总不愿放弃那些期待的眼神。
队员们从未接触过作为医生的院长,然而从他那关切的话语中可以明显感受到,这是一个优秀的医生,不仅是医术,最重要是医德。从医多年,他已经深刻地理解了“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这句话的含义,对于医患矛盾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院长认为医患矛盾的根源是整个社会的认知问题,媒体舆论对医生的宣传有失偏颇,这两年稍微好一点,加大宣传力度的同时,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并落实也是非常重要的。
他是亲切详和的学长,对待这群初出茅庐的医学生,保持着最大程度的关照与耐心。
与队员们交流过医院管理以及医患矛盾之后,院长还不忘对队员们谆谆教导。此刻,他只是学长,是一个长辈。他表示,科研实验技能对医生未来的工作很有帮助,教导队员们如果能多锻炼自己的科研技能就抓住机会。医学生是一个最容易出现“剩斗士”的专业,不同于其他人“温柔”的建议,院长强烈认为继续深造是恰当的选择,不要考虑旁人的目光,技多不压身。
院长向队员们详细介绍医生的生活,基本上全年无休,只有春节一两天的假期,有一个医生连续一个月没回过一趟家,一直坚持在手术台上。这样的生活队员们之前也有过简单了解,但这次如此真实地对话医生,却加坚定了队员们为医学事业献身的决心。
校友郑院长在与采访的同学交谈
像诗歌一样纯粹而高尚。诗歌治疗人的心灵,医生治疗人的身体。他是一个普普通通的院长、医生、学长,却代表了万千坚守在岗位的医务人员,因为普通,所以伟大。
文/张宁宁 图/梅雨晴,潘虹霰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374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