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丰富产业知识、做到知行合一,青岛农业大学园艺学院“不忘初心,精于专业,科技小院助力乡村振兴”赴威海实践服务团在青岛大学园艺学院辅导员陈旭和专业指导老师贾越、任怡然的带领下7月6日前往威海市农科院、新元果业进行参观学习,并与领域内教授、企业经理进行座谈。
上午,实践团到访威海农科院汪疃镇种质资源库。吕毅教授接待了实践团一行并与实践团举行了座谈。
威海农科院成立于1991年,是威海市农业局直属单位,目前共有32名成员,其中13人有高级职称。威海果业生产基本情况:截止2020年底,全市果树栽培面积86万亩栽培树种包括北方落叶果树几乎所有树种、少数亚热带树种(如无花果)。苹果栽培位居绝对首位。栽培面积、年产量占比均为80%左右,总面积68万亩,其中现代苹果园面积30万亩;第二栽培树种为梨,栽培面积占比4.2%,3.6万亩左右;其后依次为桃、无花果、葡萄、草莓、樱桃、蓝莓。
谈起威海产区现代苹果生产中的主推技术时,吕教授总结道:“土地整理:放坡栽培,梯改坡。架式栽培上:水泥立柱+竹竿+钢丝。苗木选择:矮化苗优先选择自根砧,其次中间砧。乳山、高区有少量青砧系列。矮化砧类型:M9T337、JM7、M26等。砧穗组合:M9T337+品种、其它砧木类型+品种。土肥水管理:起垄栽培。行间生草、行内覆盖地布。全园配备滴管肥水一体化管理。机械化管理:机械起垄栽树、架设立柱,机械喷药、割草等,采摘平台应用。整形修剪:冬剪与夏剪结合。
图为吕毅向实践团做介绍。
接下来吕教授带领实践团队员步入种植田地。在种植田地,队员们看到了两侧种树、中间长草的种植模式。吕教授介绍道:“这是目前威海地区苹果种植所普遍采取的种植模式,这种种植方式一个是有利于机械的进入工作,可实现机械化,大大减少成本最大的人工成本;第二个是中间生草,中间生草可形成局部小气候,营造出一个更加适宜的生长环境,对苹果的产量和质量都有很的益处。”
随后,吕教授带领实践团队员们分别进入甘薯、无花果和西洋参的种植大棚。走进甘薯大棚,实践团注意到甘薯苗场的泥土为中间低周围高的构造,随即问到甘薯大棚的负责人,负责人答道:“周围这是挡泥板,利用挡泥板可使苗床温度升高为甘薯的成长发育提供良好的适宜的环境。”甘薯负责人还补充道:“目前我们大棚里的甘薯有40多个品种,这个甘薯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温度不同时期也不同,由35度到20度不同的时期所需不同,大棚和挡泥板的存在就可使我们的温度条件得以实现。”随后,实践团走进无花果大棚,无花果大棚负责人介绍道:“无花果目前是我们威海地区的一大特色,我们威海地区种植的无花果品种为锦青。”最后,实践团走进西洋参的种植大棚。西洋参的种植大棚内有着多个分散的实验土。有队员问道其原因,无花果大棚负责人回答道:“西洋参的种植有着一个全球大难题,就是“重茬地”问题,种过西洋参的土地需要等待8-12年的时间才能再次种植,如果重茬种植,就会严重影响西洋参的产量和品质,这是一个全球都无法解决的大难题,我们在此做这个实验就是为了改变这一状况、解决这一难题。”另外,西洋参大棚负责人也总结道“西洋参就是一个高投入但是也高收入的作物。”
图为吕毅在种植田地回答实践团问题。
下午,实践团队员们走进新元果业农科驿站。新元果业农科驿站是新元果业与青岛农业大学合作成立的果树营养分析检测中心,依据青岛农业大学多年来对果树的研究成果,建立果树营养诊断的分析测试系统,通过土壤及叶片相结合的检测方法;使检测数据更科学更合理,为科学施肥、精准施肥和合理施肥提供理论数据及支撑。主要服务内容:土壤: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土壤酸度和有机质的测定。叶片:全氮、全磷、全钾、钙、镁、铁、锰、铜、锌、硼等测定。果实: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的测定。农机:植保机械的指导培训,现代化果园建设指导安装。
实践团随新元果业技术部负责人于伟建步入种植园区,实践团注意道,该果园的种植模式与上午所看到的两侧中树、中间长草的苹果种植模式相同,于老师介绍道:“我们新元果业就是做威海苹果种植示范的,我们是这个模式的先行者。我们这个果园当初是16年建成的,建设初苗子全是从国外进口的,当然现在我们果园新栽的苗子已经可实现国产化。我们果园栽种的品种是很全的,包括鲁丽、威金、嘎拉等等我们这都有。”有队员问道:“为何要在树上盖上一张大网子?”于老师随即回答道:“这个我们叫防爆网,主要的作用有三,一是可起到挡阳光的作用,避免太阳的直射;二是可起到调节温度的作用,给苹果的生长创造适宜的环境;三是也会阻挡冰雹以及飞鸟,来减少外来因素的干扰。”
实践团在随于老师逛果园的过程中,有队员提到农药残留以及无袋栽培的问题,于老师解答道:“农药是目前种植中必须要使用的,而针对农残,目前我们采用的是微生物技术,用微生物技术来降解农残。无袋栽培是未来发展的一个大趋势,它极大的影响着苹果的外形,在中国的市场,外形很关键。”
图为于伟建与队员们交谈。
在听取于老师的讲解后队员们感触良多,一位队员问道于老师现在做着什么。“通过这个果园,我现在一直在探索一条新模式,一条改变苹果种植投资周期太长缺点的新模式。我们果树的种植现在也缺少专业的管理人才来管理我们的苹果种植园区,我也希望我这个果园可以成为培养果园专业管理人才的地方。”于老师毕业于青岛农业大学,在农业大学毕业后,投身田间地头,如今已多年,对田地有着深深的感情。“干农业需要天赋和兴趣,要到实践中去。真的很希望广大学农的学子们毕业后可以到地里来,来真正的投身农业!”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3699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