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天河滋养人民,红旗渠魂共同延续
作为安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青春献礼二十大,红旗渠精神我来讲”宣讲队的一名队员,我很荣幸能够参加此次返家乡理论宣讲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能够锻炼我的实践本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巍巍而立的太行山石,奔腾不息的红旗渠水,历久弥新的红旗渠精神,都是我宣讲的动力源泉,我用实际行动证明我是合格的红旗渠精神继承者和传播者,相信通过我的努力,红旗渠精神会走出林州,走向更加广阔的世界。
巍巍太行山,壮哉红旗渠
安阳林州有这样一条人工修建出的灌渠,它如银色素练蜿蜒缠绕在太行山腰间。站在渠水边,仰头望峭壁之上云雾弥漫,俯身看脚下壁立千仞,碧色的渠水悬空静静流淌,无声诉说历史和先辈们的英勇和荣光,这就是“人工天河”红旗渠。上世纪60年代,十万开山者,历时十年,绝壁穿石,挖渠千里,把中华民族的一面精神之旗,插在太行之巅,其工程之艰巨,工程美学价值之高,堪称人间奇迹。
前期我通过观看红旗渠相关影片,真正意识到了自己所肩负的责任与使命,深刻理解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这举世瞩目的红旗渠精神,这种精神在新老一代又一代人之间接棒传承,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身体力行传播着红旗渠精神,立志为红旗渠精神的传承事业奋斗终生。
图为团队成员宣讲红旗渠精神。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刘帅 供图
纸上终觉浅,实践出真知
我对红旗渠精神的了解认知大多都是通过查阅资料所得,但若想真正理解红旗渠精神,需要的是实践与调查。为此,我在此次社会实践中怀揣着对红旗渠的敬意和赞美,重走这段路程在“行走的课堂”里聆听红色故事,感受“人工天河”的魅力,俯瞰三省风光和漳河奇观,感悟着伟大的红旗渠精神。
同时我还前往了公园,养老院,社区等地,进行志愿服务与宣讲活动,我将红旗渠的修建背景、修建过程、英雄事迹等分成了不同的板块,将红旗渠精神生动的表达给市民。在宣讲的过程中,我遇到了各种不同群体,不同年龄段的市民,他们或为天真烂漫、伶牙俐齿的小朋友,或为朝气蓬勃、意气风发的青年,或为不惑之年、年富力强的中年人群,或为慈眉善目、和蔼可亲的爷爷奶奶,我为他们宣讲的内容、语气各不相同,所获所得也是多种多样的。
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我在公园内遇到的一位曾参与过红旗渠修建的爷爷,当他看到我们的展板之后眼里满是激动,他与我们畅谈许久,在聊到一些具体事件时,爷爷的眼眶中泛起阵阵泪珠,也使得我们无比动容,正是由于他们老一辈排除万难,才会有我们今天的幸福安逸。我们要讲好红旗渠故事,传承红旗渠精神,让更多人了解到红旗渠精神,以昂扬的斗志、奋进的态度去开拓创新、求实求效、坚定构建未来美好篇章的坚定信念。
图为团队成员徒步重走红旗渠的情景。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张佳慧 摄
一渠绕群山,精神动天下
红旗渠改变了林州人的生活,也改写着林州的历史。在修建过程中孕育出的红旗渠精神,更是成为民族精神的一座丰碑,中华文化的一个符号,给林州人鼓足了改变家乡、致富乡亲的勇气,为中华儿女增添了自力更生、自强不息的力量。
“红旗渠里流淌的是精神,精神之渠永不断流”,正如网民所说,岁月可以风化坚硬的太行山石,唯有精神不可随风而去。如今,红旗渠修建工程中那劈山凿石、炮声隆隆的岁月早已远去,但红旗渠精神却历久弥新,永不过时,更成为了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一面重要旗帜,将指引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披荆斩棘,勇往直前。
历经半月的返家乡理论宣讲已接近尾声,但传承红旗渠精神的道路还漫长遥远,我们身为新时代的青年,要肩负起国家和民族的希望,不负时代的感召,进一步发挥自身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以奋斗诠释青春,以实干践行使命,凝聚起砥砺前行、攻坚克难的先锋力量,在青春的赛道上跑出当代青年最好的成绩。(通讯员刘帅)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3685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