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选择了苏州常熟市虞山琴派作为古韵探访的主要对象,前后五天的时间地点均苏州市,特别联系了常熟古琴博物馆相关工作人员以及徐馆长,他们也为团队实践的进展提供了巨大的帮助。
7月16日,团队成员全部抵达苏州常熟,安排未来几天社会实践所需的住处,提前联系了常熟古琴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并前往常熟古琴博物馆。馆内藏有大量古琴相关的藏品,资料等。常熟古琴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对团队的拜访表现出了热烈的欢迎,特地陪同一起浏览,并给出了许多专业的讲解,团队成员虽在出发前已提前做好了工作,但听了工作人员的讲解感觉自己了解知道的只是冰山一角。馆内人数并不多,以游客为主,少有当地人参观。参观玩博物馆后,团队去往了馆长办公室,对徐馆长进行了采访。与之前以了解历史的目的经行的参观不同,于徐馆长的交谈更偏向去古琴文化的发展和现状,整个采访中徐馆长侃侃而言,使团队获益匪浅。
7月17日,团队前往了常熟市陈蔚华的吟一阁,旁听了虞山琴派传人杨豫光老师“讲解琴曲《秋分词》曲意并示范”课程。实践团队在课间采访了杨豫光老师,杨豫光老师分享了自己与古琴的故事,同时也鼓励团队成员去更深入地了解古琴这一乐器,对团队寄予了较高的期望。杨豫光老师表示“古琴是中国的传统乐器,至少有三千年历史,在中国文化中具有极高的地位,值得探究。”
7月18日,团队以进一步了解常熟地区的历史、文化和地理状况为目的前往了若干个景区,以虞山景区为主。由于其和虞山琴派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当地古琴文化是非常浓郁的,整过参观景区的过程中,与古琴文化相关的文艺活动,餐馆,表演,历史建筑等随处可见,团队也对附近的一些店主进行了调查,他们对虞山琴派都有着一定的了解。
7月19,20日,团队以对普通群众的问卷调查为主,团都成员们互帮互助,对各个年龄段的普通群众进行了合理的,具有代表性的调查。调查期间发现不少普通群众对古琴的了解程度丝毫不亚于专业人士,甚至有不少是曾经学习过,表演过相关节目的。群众对古琴文化的热情十分浓厚,这代表着当地的特色,当地群众以此为豪。人们对古琴文化的了解和接触随年龄段的降低而减少,年轻人了解地远不如中老年人多。同时也有一部分人对古琴文化的发展表现出了担忧。
在中国古代社会漫长的历史阶段中,”琴、棋、书、画”历来被视为文人雅士修身养性的必由之径。古琴因其清、和、淡、雅的音乐品格寄寓了文人风凌傲骨、超凡脱俗的处世心态,而在音乐、棋术、书法、绘画中居于首位。古琴之音,既淳和淡雅,又清亮绵远,形式中正平和,无过无不及,“琴之为器也,德在其中”,琴道更是让有素养的文人士大夫为之一生追求。在现代社会中,传统古韵的生存状态并不是特别乐观,在传承和发扬方面我们仍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敬文书院“常熟地区古琴文化传承的探访学习”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供稿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360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