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唱响葡萄产业富民曲,铺就乡村振兴致富路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 作者:韦烨卿

中国青年网济宁8月12日电(通讯员 韦烨卿)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星光不负守田人”实践队成员为了解当地耕地林果化与乡村振兴问题,于2023年8月12日上午走进曲阜市吴村镇高楼村葡萄种植基地,通过实地考察、发放问卷、走访调查等方式开展实践活动,切实了解吴村镇高楼村当地林果化现状。

走进葡萄大棚,探查葡萄种植情况

在实践过程中,实践队员们首先来到种植基地的葡萄大棚。走进大棚只见葡萄正竞相生长、果实累累、耀眼夺目,一串串圆溜溜的葡萄挂满枝头,颗颗饱满散发着果香,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直葡萄收获时节,实践队员们看到果园中不少前来务工的农民工在采摘、打包、装箱,忙碌不已。高楼葡萄种植基地的工作人员向实践队员们解释道,眼下葡萄已陆续成熟,正值葡萄上市时节,并由于葡萄种植的面积大、产量高,所以基地便通过劳务召集的方式请来农民季节工帮助采摘,实现基地、农民的“双丰收”。在交流过程中实践队员们了解到,果园外还有很多来自济南、菏泽以及兖州、泰安、郓城、诸城等周边地区的果蔬快运、果品专运大货,将这些葡萄运往周边城市以及外省进行销售,全村都是一派“一年一度葡萄季、家家户户为果忙”的繁忙景象。

图为实践队员考察葡萄种植基地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韦烨卿 供图

前往田间地头,探究葡萄种植原因

随后实践队员们前往田间,通过发放调查问卷、与农户进行交流过程中,实践队员们总结出像高楼村大面积种植葡萄树,这类耕地林果化现象突出的主要原因是:农民经济意识的增强,一是种果树所花费的成本较低,前中期投入人力成本较少,相较之下得到的收益较高,二是近年来粮食价格徘徊不前,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却相对过高,化肥、农药以及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升,致使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减弱,使得种粮只限于能够自给的状态。三是近年来,吴村镇年轻人大量选择外出务工或发展,往往一年中6个月以上都身在外地,家中耕地不便利打理,种植粮食作物不易脱身外出务工,因而更倾向于选择林果的种植,种植完成后只需收获时节回来,或是在收果的几天雇佣本地农户前来帮忙即可。

图为实践队员发放调查问卷了解情况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韦烨卿 供图

走访乡镇村委,切实了解产业详情

“葡萄甜不甜,鸟儿说了算”,村委会工作人员乐呵呵地讲到。实践队员们在与村委会工作人员地交流中得知,高楼村自1985年起,便开始发展葡萄种植,立足山区实际,走出了一条“山区要想富,治山治水栽果树”的特色农业增收路线。在实地调查过程中实践队员们还发现,种植园的葡萄具有多种品种,村委会工作人员表示高楼村葡萄种植注重引进新品种,由巨峰单一品种向一系列名优稀特品种上发展,种植了巨峰、香峰、夏黑、红提、藤稔、无核白葡萄等十多个品种;此外其种植模式也从传统的种植方法向大棚立体种植方式相转变,极大地提高了果品质量。种植了许多优良葡萄系列如:巨峰、香峰、夏黑、红提、藤稔、无核白葡萄等十多个品种,全村葡萄种植面积已达1500多亩,至今已成为闻名遐迩的专业葡萄种植村和产业振兴的样板村。眼下正值葡萄销售旺季,高楼村的葡萄正以每斤4.5元的低廉价格畅销市场。

图为实践队员与村委会工作人员交流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韦烨卿 供图

依托林果产业,赋能乡村振兴发展

“以前实践队员们种地的时候,忙里忙外卖粮食一年能赚万把块钱,现在实践队员们跟着村里学了技术,改种葡萄一个月就能卖上一万多,平时也没什么事。”一个村民兴高采烈地向实践队员们说道。在实践过程中实践队员们得知,为激发果农对果品种植的积极性,持久唱响葡萄产业富民曲,高楼村不仅每年聘请省、市果树专家进村举办技能培训,还以本村种植大户为示范,并建立了山农大校外教学实践基地。此外高楼村积极探索了“支部+合作社”的模式,相继成立了曲阜市利民葡萄种植合作社和曲阜市惠民葡萄专业种植合作社。同时,注重帮助果农解决产前、产中、产后一系列难题。近年来,吴村镇依托乡村振兴的发展机遇和林果大镇的优势,将发展大棚果蔬产业与观光农业、旅游业相结合了起来,实现了集体、农民增收“双赢”,有效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有力推动乡村振兴的进程。

一镇一品助振兴;一村一品产业旺。高楼村葡萄发展是吴村镇林果发展的一个缩影。通过此次社会实践调查,实践队员们也深刻认识到近年来,吴村镇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着力发挥林果业这一路线在助力乡村振兴中所发挥的重要意义。以及在守好耕地红线的前提下,立足实际情况,制定合理方案正确发展林果业为吴村镇高质量经济发展提供的坚实保障。此外实践队员们得知吴村镇甚至全镇依靠特色农业发展荣获“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光荣称号。因此实践队员们纷纷认为当地以葡萄产业为代表的林果产业的兴旺,不仅有力地促进了吴村镇村集体农民的增收,也为当地旅游业发展增添观光旅游资源,对乡村振兴的发展具有的不可忽视的作用。

图为实践队员合照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陈佳艺供图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3525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暑期“三下乡” | 初心不忘承遗志,红色基因代代传

枣庄学院旅游与资源环境学院“新时代新青年”理论宣讲实践团于7月初前往铁道游击队纪念馆开展暑期“三下乡”实践调研活动。铁道游击队纪念馆是为了纪念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英雄的抗日武…… 顾耕图 枣庄学院旅游与资源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暑期“三下乡”丨乡村振兴走基层 青春聚力正当时

为充分激发广大青年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挺膺担当,推动社会实践活动内涵化、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发展,7月5日-7日,枣庄学院旅游与资源环境学院“新时代新青年”理论宣讲实践团前往峨…… 顾耕图 枣庄学院旅游与资源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暑期“三下乡”丨“乡”约盛夏,青春奋斗正当时!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动员引领广大青年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团结奋斗,7月…… 顾耕图 枣庄学院旅游与资源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长沙学院外国语学院举办“以物易爱,助童筑梦”雷锋市场义卖活动 ——以专

为弘扬雷锋精神,践行志愿服务,长沙学院外国语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以下简称“外院青志协”)于2月25日下午在维智广场成功举…

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党员先锋·红领未来”就业赋能计划第二期讲座顺利举

2025年3月26日下午,人文学院“党员先锋·红领未来”就业赋能计划第二期讲座顺利举行。此次讲座由学院党务服务中心与校友服务中…

马院赴同升湖高级中学开展“蜕变时”主题班会

(通讯员代闹周台欣吴曼妮)3月31日上午,马院思政系赴同升湖高级中学实习队的四位实习老师在不同班级开展了各具特色的主题班…

旗峰书院开展网络诗词主题文化沙龙活动

为深入理解诗词艺术在当代语境下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引导青年在技术洪流中厘清守正创新的辩证关系,3月23日下午,旗峰…

人文学院举办2025年“青马工程”大学生骨干培训班 第三讲

3月27日下午,人文学院2025年“青马工程”大学生骨干培训班第三讲在学院楼202教室举办。校团委科创实践部谢俊慧老师为青马班学…

最新发布

广海学子三下乡—传承井冈精神 谱写时代新章
内蕴家国情怀于心,外化红色精神于行。为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让红色基因永不变色,代代相传。2023年8月14日,广东海洋大学追赤仰望队远赴井冈山,重温故土的红色革命历史,以实际行动传承井冈…
“启承“寻找非遗传承实践调研团《承古洄衿》苍南鱼饼--22服设二班团支
苍南鱼饼:https://v.xiumi.us/board/v5/6oZXR/468296057内容都在链接里苍南原先是一个沿海的小地方,百姓们靠着捕鱼来维持生计。正是在这种风吹雨打的捕鱼日子中,苍南人民想出了将鱼肉剁成泥与淀粉结合,再通过油炸使其…
继承淮海精神 学习前辈模范
淮海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的一次重要胜利,也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座丰碑。为了传承红色精神,延续红色血脉,昨天,2023年7月19日,传承红色精神延续红色血脉团队成员前往淮海战役旧址…
曲师大学子投身基层社会实践,助力数字乡村振兴(三)
实践队成员对访谈结果进行了统计与分析,了解到乡村的中小学生往往对网络没有很好的判断力和控制力,大部分同学在利用网络进行放纵后可以意识到行为的错误性,部分同学也能感知到自己长期使用网络后的视力下…
曲园学子三下乡:关注农物长势,了解农民需求
中国青年网泰安8月20日电(通讯员朱华萌)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而耕地作为乡村的基本发展要素,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也是农民过上美好生活的基本保障。2023年7月19日-20日,…
四川农业大学学生走进宜宾茶园——悠悠茶香,同心振乡
2023年7月23日,四川农业大学校级重点团队前往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蕨溪镇红光村8组,了解宜宾市顶心坝茶园现状及发展背景,对茶园规模、设施建设、茶叶生产到销售流程,再到员工待遇等方面进行调研,为茶园未来…
乡村振兴能带来什么
农村兴旺起来,有人气,有人流,有钱赚,要和城里连在一起发展,城里的人把一些消费、投资,生活放到农村里去,原先去城里的人,回到农村里一样能够挣钱,在农村里通过服务,产品供给等,挣城里人的钱。乡村…
【暑期“三下乡”】弘扬滁州传统文化
为响应习总书记的号召,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中华民族之伟大复兴,我于8月1日——8月4日分别前往滁州博物馆、琅琊山、滁州科技馆等地进行宣扬调研。7月28日,率先前往滁州市博物馆,博物馆工作人员向团队成员详…
筑牢耕地红线,保障粮食安全
中国青年网济宁7月19日电(通讯员韦烨卿)民以食为天,粮以田为本。耕地是保障粮食安全、生态安全的基础,是支撑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根基。耕地是粮食安全的载体,保护耕地,是农村发展最核心最重要的工作。只有…
曲师大学子投身基层社会实践,助力数字乡村振兴(二)
这导致他们在使用互联网时并没有父母的约束,而且自己对互联网并没有很好的控制力,因此每日在网络上花费大量的时间。在访谈工作的开展中,实践队对六年级的汤同学、刘同学和李同学进行了重点访谈。汤同学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