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一日浏览安徽省滁州市天长市龙岗抗大八分校

来源:安徽理工大学地球与环境学院 作者:彭笑笑

中国青年网安徽7月20电(通讯员:彭笑笑)

近日,安徽理工大学的一组学生们进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三下乡”活动,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再次上演,安徽省滁州市天长市龙岗抗大八分校的一日浏览活动于近日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寄语青年一代:“好儿女志在四方,有志者奋斗无悔,希望越来越多的青年人到基层和人民群众中去,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在实现卫达中国梦的实践中书写别样精彩的人生。”通过宣讲党史和红色故事,回顾党的革命历程,激励青年学生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工智能学院的暑期三下乡青支队在滁州市天长市龙岗抗大八分校开展了 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一幅幅泛黄的历史照片、一件件珍贵的革命文物、一个个传奇的抗敌故事……在铜城镇龙岗社区中国人民军政大学第八分校旧址,实践团成员们接受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抗日战争期间,位于安徽天长的古镇龙岗成为新四军二师反抗日寇侵略的革命根据地,抗大八分校也设在这里。烽火岁月里,从八分校的课堂走出了数以千计的优秀军政干部,成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中坚力量。龙岗百姓也和抗大学员们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从抗大八分校纪念馆到九处旧址场景,队员们一路听,一路看,在场的每一位成员都被革命先烈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和奋勇向前的革命精神所深深震撼。一件件珍贵实物、一幅幅历史图片,再现了抗大学员们日常训练、学习及生活的概况。在这里,现代服务业服务之声的成员们切实感受到抗大八分校在艰难而光辉的历程中锻造形成的艰苦奋斗、勇于牺牲、求真务实求、与人民群众保持鱼水情深的抗大精神。

图为抗大八分校旧址。通讯员彭笑笑摄

走进抗大八分校旧址群,映入实践队员眼帘的便是“抗大精神,永放光芒”这八个大字。红色大字的下面露天陈列着复原坦克、榴弹炮车和战斗机,以及高耸的炮塔。在接受了岁月的洗礼和久经风吹雨打后,这些武器并没有失去原有的威风,讲述着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

顺着铺满青石砖的道路往前走,小巷右侧墙上布满了壁画。有学员学习、训练的情景,有体现军民鱼水情的画面……通过这些栩栩如生的壁画,实践队员了解到了抗大八分校干部学员们的备战生活。

随后,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实践队员走进了抗大八分校纪念馆,依次参观了“抗大历史,彪炳千秋”“艰苦岁月,锻造英才”“抗大生活,丰富多彩”“军民一家,鱼水情深”“抗大精神,永放光芒”五个展厅。一张张古老模糊的照片,或记录当初招生的宣讲,或记录着干部学员们的训练、作战、生活,或记录每一次重要会议。泛黄的视觉和颗粒感的触觉,让实践队员看到当年抗战英雄们的意气风发。

展柜中陈列着干部学员们使用过的旧物。补丁上缝补丁,但依旧单薄的冬军装安静的躺在崭新的日军棉袄和皮鞋旁;锈迹斑斑的大刀上,革命先烈勇往无前的精神在闪光……在场的实践队员们在参观中,接受着精神洗礼,被革命先烈们艰苦奋斗的精神所感动。

图为实践队在参观展柜。通讯员徐炜摄

参观活动结束后,傍晚时分,同学们带着满满的收获和愉悦的心情进行了交流分享。这一天的“三下乡”活动不仅让学生们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还让他们深刻体会到了红色精神的魅力。同时,同学们也纷纷表示要 回校后将自己学到的历史与大家分享,以促进对革命历史的传承与弘扬。

此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传承红色基因和革命精神的同时,让青年学生的专业知识与实践活动充分结合,通过宣讲红色故事和党史,回顾党的革命历程,激励当代青年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一步加强了对红色文化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大家更好地传承红色基因、担当时代责任。

我们处在一个伟大的时代,有着伟大的目标和中国梦,可谓生逢其时,责任重大,青年学生们要珍惜宝贵的青春年华,坚持理想,脚踏实地,打牢知识功底,积蓄前进力量,勇于实践,勇于探索,立志报效祖国,服务人民。通过亲身参观和交流,同学们深刻认识到农村的重要性和农民的辛勤劳动,同时也更加珍惜自己所受的教育和成长的机会。相信这次活动将为同学们今后的学习生活带来更多的动力和感悟,也为推动农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学生们在安徽省滁州市天长市龙岗抗大八分校通过这次“三下乡”活动,不仅增长了知识,还加深了对历史的了解和对抗战文化的尊敬。这种教育实践方式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视野和学习经验,更让学生们在成长的道路上更加充实和自信。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3496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资环学院本科生地理科学党支部开展支部书记讲党课活动

为深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新理念新行动重塑新文化,促进大学生增强生态环保意识、投身生态文明建设,我院以六五环境日为契机,创新开展传播生态文明理论、践行生态文明思想的环…… You 武汉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地信2002团支部金晖助老志愿服务主题活动顺利开展

10月16日9时,我院地信2002团支部前往洪山区晒湖社区爱心养老院开展青年志愿者金晖助老志愿服务主题活动。此次志愿活动以“敬老月”为契机,旨在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孝老敬老爱亲传统美德。…… You 武汉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阳光心理,健康成长

随州8月7日电(通讯员董娟)随着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的增多,农村留守儿童尤其是单亲留守儿童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为改善农村儿童的心理健康…… You 武汉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指尖绽放艺术,守护七彩童心

随州8月9日电(通讯员董娟)为激发学生独具一格的创造力、锻炼动手能力、增强团队协作意识,7月25日,武汉理工大学资环学院“红心筑梦”实践队来到随州市曾都区府河镇骆家河村居委会,为“…… You 武汉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仰望星空,守护希望

转眼从盛夏到立秋,我才惊觉,原来我已经回到家了,原来我的随州之旅已经结束了。从繁华的武汉,到淳朴的随州市府河镇;从一名充满活力的青年学生,到可以独当一面传授知识的老师,我也…… You 武汉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武汉学子三下乡:红心筑梦,开班起航

中国青年网随州8月5日电(通讯员董娟)为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武汉理工大学资环学院积极响应团中央号召,认真推进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活动,…… You 武汉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武汉学子三下乡:红心起航

随州8月5日电(通讯员董娟)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武汉理工大学资环学院积极响应团中央号召,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在社会课堂…… You 武汉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武汉学子三下乡:仰望星空,逐梦前行

随州7月28日电(通讯员董娟)用实际行动践行“请党放心,青春有我”的青春誓言,7月24日早,武汉理工大学资环学院“红心筑梦”暑期实践队联合骆家河村开展的“七彩假期”暑期夏令营课程迎…… You 武汉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我院思政系赴长沙市第一中学实习队开展正式授课

(通讯员邓姝涵陈晗汤雅芸)4月10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赴长沙市第一中学实习队开展正式授课。此次授课课型为讲评课,由长沙…

义诊春风拂病痛 仁心细雨润民生

为推动医疗资源的均衡分布,实现医疗服务的优势互补,并打破地域限制,使更多患者能够便捷地获得专业医疗咨询,南昌大学第二…

为生命喝彩,与健康同行

为响应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对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出新要求、…

湖南师大马克思主义学院赴长雅中学实习队召开教育实习中期总结会议

(通讯员周新奕尹雯杨紫英)为进一步梳理实习阶段性成果,优化后续实践路径,4月3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系2022级赴长雅中…

马克思主义学院赴同升湖高级中学实习队开展队内第二轮试讲

(通讯员杨纯吴曼妮)为提升实习教师教学能力,夯实课堂教学基础,4月8日至9日,马院赴同升湖高级中学实习队初中部成员于同升…

最新发布

革命根据地,精神代代传
第一天(8月15日):抵达金寨县在清晨的阳光中,参观团队抵达了金寨县。抵达后,团队首先前往旅馆安顿下来,并接受了考察活动的简要介绍。之后,团队成员们互相认识,建立了友好的交流和合作关系。第二天(8…
完善我国家庭暴力犯罪的防控对策建议
完善我国家庭暴力犯罪的防控对策建议4.1加强家庭暴力的犯罪预防体系建设4.1.1优化人身安全保护令制度人身安全保护令制度作为我国《反家庭暴力法》的亮点之一,自《反家庭暴力法》实施起就备受关注,其作为一个…
安徽科技学院“新星队”|深入乡村一线,讲好乡村振兴故事,奋进新征程
大学生网宿州8月9日电(通讯员祝俊豪)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增强大学生对工业发展的认识和理解,2023年8月9日,安徽科技学院机械工程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新星队”团…
义工之旅:奉献与接纳的无限回报
作为一个志愿者,我加入了一项社区义工活动。这个选择改变了我的生活,让我更加体会到奉献和接纳的重要性。一开始,我报名参加义工活动是出于对社区的责任感和一种想要回馈社会的愿望。然而,当我真正融入其…
“红山楂”寻访红色足迹实践队前往青岛一战遗址博物馆
追寻红色足迹,感悟青岛一战遗址博物馆的红色教育红色足迹如诗行,红山楂闪耀光。近日,“红山楂”寻访红色足迹实践队前往青岛一战遗址博物馆进行实践学习。这不仅是对红色记忆的追寻,更是一次红色教育的洗…
支教之旅:与孩子们共同成长的感悟
在我生命中的某个瞬间,我决定参加支教活动。我迫不及待地踏上了去往偏远山区的旅程,期待着与孩子们度过一个充满意义的夏天。抵达目的地后,我被迎接的是一群纯真而渴望知识的孩子们。虽然他们的衣着简陋,…
“红山楂”“堂前燕”前往位于山东省滨州市的渤海革命老区纪念园
寻访红色足迹,传承革命薪火。8月17日下午,山东大学从文书院“红山楂”寻访红色足迹实践队暨山东大学环境学院“堂前燕3.0”社区实践队队员赵健成前往位于山东省滨州市的渤海革命老区纪念园开展实践活动,通过…
穿越千年的孔学文化
为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挖掘儒家文化的现代价值,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与自豪感,7月24日,人文与外国语学院“三下乡”专项实践团前往本次实践第十站贵阳孔…
安徽学子三下乡:关爱留守儿童,共筑希望家园
中国青年网池州8月18日电(通讯员秦慧萍)为了了解留守儿童现状,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确保主题教育活动走心,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2023年8月14号,安徽工业大学电气学院“池守童安”关爱留守儿童暑期社会实…
安徽大学生走进安徽宿松县守护方言记住乡愁
守护方言传承母语听见乡音记住乡愁“徽声皖韵,传承乡音”安徽方言童谣谚语采录社会实践团队宿松分队的两位成员于8月3日至8月5日赶赴宿松县教育局语委办、文旅体局、文化馆以及凉亭乡镇开展宿松方言传承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