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同一片青草青

来源:滁州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作者:沈子钧

大学生网报宿州8月20日电(通讯员 沈子钧)7月1日至7月7日,滁州学院“双减”政策下的农村留守儿童暑期课业辅导与调研实践小分队来到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芦岭镇陈堂村开展爱心支教活动,为当地教育事业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许多农村青壮年为改善家庭生活条件外出务工,留守儿童这一社会问题日益突出。为帮助解决区域内留守儿童的教育不足问题,为他们带去温暖和关爱,滁州学院“双减”政策下的农村留守儿童暑期课业辅导与调研实践小分队来到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芦岭镇陈堂村开展爱心支教活动,重点关注当地留守儿童,开展各项精准关爱志愿服务,优化教育资源,为当地教育事业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图为支教队员跟孩子们在一起。网易号通讯员 钱峰 摄

图为支教队员跟孩子们在一起。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钱峰 摄

不知道从几岁开始,看到田野的那刻开始忧虑,明明极想亲近草地,还要考虑没完成的作业,小腿会沾满泥粉和沙粒诸如此类的事。这样的忧虑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是孩童时代离我远去的标识吗?孩子们冲向田野的旅途不应该有任何犹豫才对嘛…

到陈堂村已经是傍晚了,老远看着村支书站在村口等着,看着车近了,忙不迭地指挥司机倒车,招呼着一个半大小子帮我们卸行李。半掩的田埂悉悉索索地响着蟋蟀的歌,村支书扛着一箱行李、领着一行人沿着田埂边的水泥路到了这几天我们下榻的地方:一栋三层的小别墅。这几年时兴盖的,男女老少在外面挣着些钱,第一要事就是在家乡兴砖造瓦,有模有样地学着欧洲风情建成的中国乡村小洋楼:够高、够大、够洋气!只要外面一看,乡亲们啧啧称赞就达到了大部分目的,相比之下,住的实用性倒不是顶重要,房屋的主人每年回来不过一两次,七八个房间,半数是堆着杂物。正是如此,多余的空房正好够我们临时下榻。进了院子,一条大黄狗兴奋地吠了起来,直挣地铁链子啷啷作响,同行的少年佯装踢脚,唬地大黄狗按耐住叫声,吐着舌头哧哼哧哼绕着少年打转,颇有些谄媚的意思,看来少年便是这栋房子的主人了。

把杂七杂八的东西往客厅一堆,偌大的白墙里了了陈设的家具此时就显得格外拘谨。村支书招呼大家坐在沙发上,又扭头去里间端了两盘瓜:今早赶集买的,估摸你们快到才将叫方方旋的,热得很,歇歇先。道过谢,捧着西瓜小口小口的抿着,互相看看,都是一副斯斯文文,算起来这还是大家第一次借住到素未谋面的陌生人家呢!

村支书叫老李,穿着件蓝色串花格子衬衫,扯扯领子露出了里面汗湿了的白汗衫,又抹了抹额前的汗珠,大概给我们介绍起了村里孩子的大概情况:村里拢共有八九个,大都是父母常年在外家里老人带着长大,大小都有。他孙子,也就是刚才一起的少年,方方,爸妈都在北京漂着。老李咧着,说着俏皮话:“北漂,北漂么”。“爷爷,床都铺好了”,少年,噢,方方!拿着蚊香从二楼闪出个头。老李就赶忙我们去休息,顺便交代了厕所的位置,这才收拾了桌子,踏着鞋去前院锁门。天已经全黑了,依稀听见夜色里朦胧的几声犬吠,怀着忐忑地心,迷迷糊糊就睡下了。

“豆浆、包子想吃啥吃啥”,一大早老李就吆喝起来了.一行人着急忙慌套上衣服往楼下赶。将下楼,八九张稚嫩的脸庞就正好跟我们对上,大家闹了个大红脸.昨天东想西想,又都是第一次下乡实践,睡的不踏实,老李一早就咋呼,孩子们就一窝蜂挤来老李客厅了。“哈哈,孩子们一早就来了,非常期待你们上课。”老李一边说着,一边递给我一个板凳。

简单吃些东西,我们就按原定计划,我跟队长带孩子们数学,语文就落在了颇有文艺气息的小江苏头上,English当然是刘姐当仁不让,雅思6.5,刚刚的呢!锋哥摄影,珍珍人活络,就带着孩子们耍。在老李家的客厅,支起一块小黑板,这就成了临时的小教室。们发挥自身专业优势,结合孩子们学习实际,在这个简易的教室开设了语文、数学、英语、音乐、体育、美术多项课程,打造了语数外趣味课堂和体音美阳光课堂。课堂上,大家以例示解、以问促答,寓教于乐,引导孩子们多动笔、多开口、多思考,在学思结合中提高学习兴趣、增长理论知识,帮助学生开拓视野、启迪思维。

图为小朋友们积极参与课堂互动。网易号通讯员 钱峰 摄

图为小朋友们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钱峰 摄

方方是这里年龄最大的男孩子,大多数时候都少年老成地本着一张脸,观望着大家忙来忙去,只有在涉及他自信的数学题时会装作不经意咳嗽几声示意,然后在周边小萝卜头投来崇拜的目光下,转转笔报出正确答案,然后又是一幅老神在在的模样继续干自己的事。在与村书记的交谈中我们大概了解这些孩子缺乏自信、不善言谈的原因:这里大多数都是留守儿童,爸爸妈妈在外工作,常年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所以有意无意,我们会不约而同在方方报出答案后,毫不吝啬甚至堪称夸张地夸赞。看着方方堪称千年冰山的脸可疑的出现一丝红晕,一直憋着的笑,到这时候再肆无忌惮地一起敞开怀乱作一团。

体音美阳光课堂,大家带着孩子们一起进行了“趣味咕卡”、“高低声卡”、“水彩简笔画”等系列游戏,孩子们热切地讨论游戏规则,全身心地投入到游戏过程中。在“趣味咕卡”游戏中,我们跟孩子们一起动手,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利用贴纸、奶油胶和马克笔等工具,用缤纷的色彩点缀卡牌,最终完成了自己的作品,并骄傲地在举起来展示,欢乐的笑声回荡在客厅,空荡荡的房间此时被快乐填满。

图为小朋友展示自己的咕卡作品。网易号通讯员 钱峰 摄

图为小朋友展示自己的咕卡作品。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钱峰 摄

天色黯淡了,方方家门前往下是一条河,也许算不上河,可以姑且承做小河。在这个时刻,我忽地回忆起故乡的傍晚,仿佛听见虫鸣同在河边散步的婆婆们,打招呼摩托的灯晃眼睛,河面几乎没有水波。方方跟我介绍这条河,说和他的姐姐抬一大盆衣服来河边洗,要回家的时候姐姐扛衣服,让他拿着肥皂盒。他不喜欢滑溜溜的触感,就耍脾气不拿。但也不敢把肥皂盒就丢在河边,还是气鼓鼓的捧在手里远远跟在姐姐身后。这样的顽皮孩童是怎么成长现在这个正经又少言寡语的少年?我觉得不可思议。

图为小朋友展示自己的咕卡作品。网易号通讯员 钱峰 摄

图为小朋友展示自己的咕卡作品。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钱峰 摄

这些大多数是在旁的小伙伴玩的不亦乐乎时,方方在一边老气横秋又拘谨地瞅着时,我跟他有一搭没一搭地搭话聊到的,听的好多故事没有契机压根就想不起来,暗自庆幸今天在方方的还未走太远的孩童时代摘下一支毛茸茸的狗尾巴草。再说方方小时候,母亲每次回来都是天乌漆嘛黑,摸着黑听着大黄呼哧呼哧迎着母亲大包小包进门,昏暗的灯光下,方方会用棉线在母亲的小拇指打了个结,棉线的另一头被他攥在手里揣进被窝。棉线就这样经过母亲的床畔走过一年半载的分别再到方方的手中。他说早晨母亲醒来只要拽一拽棉线他就也会醒来。方方说这个故事都露出狡黠的笑,因此又变回幼稚中的小孩。

从陌生到熟悉,从不知所措到轻车熟路,支教队员用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感化着孩子们,大朋友和小朋友之间的情谊慢慢建立起来,而时间也悄然过去,离别在即。跟见面那天一样,老李吆喝着方方和一群小子帮我们搬行李,该说什么呢,这时候大家都没有开口,依依惜别的情谊悄然弥漫在田野间,有些话不需要开口,便已然知晓。

等车间隙我用脚尖抵着在墙角的泥地画了一颗热烈的心。上车前忍不住回望:遗落在此是我盈溢的情感,随手倾倒在这田野,祈祷春日永远眷顾这里。我突然意识到自己身后站了很多人而不是一个个机构,一切物质和精神上的关怀和引导的出发点都在于人本身而不是框架和条例的限制,其实哪有什么不一样呢,走出去之后发现田野渐渐变得大了,但是不变的是在天晴时,所有人看见的都是同一片青草青。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3455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大井朱毛旧居:坚持学习勇探索的红色课堂

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一处革命旧址都是一本无字的书,每一寸红色土地都是一部生动的教材。大井朱毛旧居,作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见证了中国革命的艰难历程,更承载着无…… 张和雷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红旗下,井冈山上的生命之光——小井红军医院现场教学实践感悟

井冈山,这座承载着红色革命历史的山峦,不仅是中国革命的摇篮,更是艰苦奋斗精神的象征。近日,红船行红色文化宣讲团全体成员有幸踏上这片神圣的土地,走进小井红军医院,亲身感受那段…… 张和雷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实事求是闯新路:八角楼革命旧址现场教学实践感悟

《实事求是闯新路:八角楼革命旧址现场教学实践感悟》在中国共产党百年的奋斗历程中,井冈山的八角楼犹如一颗璀璨的明星,照亮了中国革命的道路。作为一名红船行红色文化宣讲团的成员,…… 张和雷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井冈山精神颂:红色基因代代传

晨光微曦,山川静默,红船行处,故事新说。红军的一天,从急行军的号角开始,脚步踏破黎明的寂静,汗水浇灌信念的田野。草鞋破旧,意志如钢,穿越历史的长廊,每一步,都是对自由的渴望…… 张和雷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井冈山精神颂:红色足迹与记忆

井冈山精神,是一种坚定的理想信念。在井冈山斗争中,中国共产党人以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的革命英…… 张和雷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红船行志愿服务队赴赤壁“理论热点面对面”实践基地开展暑期学习锻炼活动

为持续加强“理论热点面对面”实践基地建设,进一步凸显校地共建的特色优势,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基层实践紧密结合,让理论的种子在广袤的基层土壤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2024年7月,湖北第…… 张和雷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湖北学子三下乡:情景再现三湾史,改编精神永流传

在翠绿的井冈山脚下,一抹红色的火焰在青年学子心中熊熊燃烧。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红船行红色文化宣讲团,踏上了这片孕育了无数革命传奇的土地,他们的心中,装着对历史的…… 张和雷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红船行志愿服务队小分队深入桂花树社区:赤壁桂花香,社区养老情

在炎炎夏日,我踏上了前往湖北省赤壁市蒲纺工业园区桂花树社区的旅途,心中满是对未知的探索和对社会基层治理的浓厚兴趣。此行,我有幸在社区党委副书记姜鑫的引领下,深入调研了桂花树…… 张和雷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湖南科技学院走进敬老院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本网讯(记者丁紫涵)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增强青年学生的社会责任感,4月13日下午,湖南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举办2025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宣讲会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扎实推进国家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引导青年学子以青春之力服务社会、扎根…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以检查促规范,以分享促提升”我院商务英语教研

为深入推进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保证教学秩序良好运行。4月24日下午,外国语学院商务英语教研室在406办公室开展期中教学质量检查…

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成功举办“与校长有约”读书游园会

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成功举办“与校长有约”读书游园会2025年4月22日至23日,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于山东大学中心校区…

传媒技术学院开展“周末课堂”志愿服务活动(六)

为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丰富社区儿童的课余文化生活,传递青春正能量,4月19日,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学生前往东昌府区柳…

最新发布

重庆三峡学院学子三下乡:务农体悟人生
大学生三下乡是指大学生在暑期或寒假期间到农村地区进行基础锻炼和实践活动的一种形式。这种活动对大学生来说,既是一次锻炼自己体力和意志力的机会,也是一次增长见识、完善人格、培养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途径…
社区服务行,温暖你我他
近期,我积极参与社区志愿者服务活动,亲身体验了一次走进居民家中开展服务的机会。通过此次经历,我不仅感受到了自己的成长,还深刻领悟到了社区与居民之间的紧密联系。这次入户服务活动是我们社区组织的一…
蓝天救援进社区 智行筑梦共学习
蓝天救援进社区智行筑梦共学习武科大网讯(通讯员李呈义)武汉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智行筑梦”暑期社会实践团于7月15日上午前往黄冈市黄梅县西河桥社区进行支教活动。在这次支教活动中,实践团与黄梅…
忆往昔,美景依在
记忆清浅,只有在某个不经意的情景里,才会若有若无的想起那段美好时光。希望我们每个人都可以用记忆拥抱过去,用希望拥抱未来。无论走带哪里,曾经的关怀,曾经的相伴,都会激励我们…
师生同台表演 助力爱国教育
师生同台表演助力爱国教育武科大网讯(通讯员李呈义)武汉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智行筑梦”暑期社会实践团于7月15日上午前往黄冈市黄梅县西河桥社区进行支教活动。在这次活动中,小朋友们与实践团成员…
岭南师范学院“自强之心”实践队:折纸初体验
自强之心”社会实践队的谢晨老师解于7月14日下午“为潭北小学的学生们带来了一节趣味手工折纸课堂——拼色折纸陀螺。这不仅是一次锻炼孩子们动手能力的宝贵机会,也是孩子们与老师亲切互动的温情时刻。此外,…
留守儿童心理关怀:武汉科技大学“智行筑梦”实践团的温暖陪伴
留守儿童心理关怀:武汉科技大学“智行筑梦”实践团的温暖陪伴武科大网讯(通讯员李呈义)7月18日上午,武汉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智行筑梦”暑期社会实践团在黄冈市黄梅县西河桥社区继续推进支教活动…
【信息学院】书记挂帅亲自上阵 实践支教筑梦未来
【信息学院】书记挂帅亲自上阵实践支教筑梦未来武科大网讯(通讯员李呈义)2023年7月12日下午,武汉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智行筑梦”暑期社会实践团前往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西河桥社区展开支教活动。在…
探访合肥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纪念馆
为了进一步学习、传承红色基因,2023年7月16日,淮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探访红色博物馆”专题学习小组前往安徽省合肥市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纪念馆开展“铭记历史,不忘初心”参观学习活动。渡江战…
【信息学院】师生共做趣味实验 支教埋下科学种子
【信息学院】师生共做趣味实验支教埋下科学种子武科大网讯(通讯员李呈义)2023年7月12日,武汉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智行筑梦”暑期社会实践团前往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西河桥社区展开支教活动。在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