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淮南8月11日电(通讯员 苏博诣)为了探寻和了解寿县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现状,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徽声皖韵,传承乡音”安徽方言童谣谚语采录社会实践团队寿县分队于2023年8月9日来到淮南寿县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寿县是楚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有着四千多年的历史,历史底蕴深厚,文化内涵丰富。调研小队本次探寻的是寿县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的寿州锣鼓,有着浓厚的楚文化韵味,在江淮沿岸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在实践前,调研小队已经联系到了寿县文化馆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市级代表性传承人王传阳老师,王传阳老师在听明团队来意后表示热烈欢迎。采访当天,实践队员早早到达了寿县文化中心,并和王传阳老师顺利会面。首先王传阳老师介绍到寿州锣鼓独特的演奏方法和舞台形式,他们演奏的每一首曲子都不是完全相同的,寿州锣鼓主要通过音乐向观众叙述故事,在演奏时音乐和鼓点还会随演奏者的情绪变化,所以寿州锣鼓素有“会说话的锣鼓”之称,这也是寿州锣鼓与众不同的地方。同时,寿州锣鼓用的主锣是“钢锣”,重达十三、四斤,长时间托举会十分吃力,因为乐器的特殊,所以寿州锣鼓学起来也有一定的难度,“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学员们每天都要进行大量的练习、反复的研究,努力掌握演奏技巧,快则三四个月,慢则三四年,才能够完全掌握寿州锣鼓的演奏技巧。对于学员们来说,就是一个成长和蜕变的过程,也是坚守和传承的过程,水滴石穿,大浪淘沙,最终坚持下来的学员才是百里挑一,正如当地的一句谚语所说:“一天不打鼓心里没着落,三天不打鼓浑身不舒服”,学员们将带着对寿州锣鼓的热爱,把这一个具有独特魅力的传统文化继续传承、发扬光大。
图为队员在对王传阳老师进行采访。 大学生网通讯员 苏博诣 供图
守正创新,继往开来
在对王传阳老师的采访中,调研小队了解到寿县文化中心一直大力支持寿州锣鼓的保护和传承。寿州锣鼓《淝水流韵》曾获第十四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优秀民间艺术表演作品奖,成就很高,内涵丰富,一度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但如今寿州锣鼓面临着新生力量不足的传承困境,据了解,寿县锣鼓队成员的平均年龄在72岁,大部分都是老年人,成员老龄化严重,亟需年轻血液的注入。针对这个问题,寿县文化馆成立寿州锣鼓青年传承社,开展非遗进校园等活动,积极介绍寿州锣鼓,开设非遗课程,让学生体验寿州锣鼓的演奏过程,增强青年一代对寿州锣鼓的了解,激发兴趣,吸收青年人才,助力寿州锣鼓重新焕发活力。对此,寿县人民政府副县长丁家全表示:“新成立的社团要吸引更多喜欢非遗、热爱非遗的青年人才加入,让古老的非遗项目焕发出耀眼的青春色彩”。此外,王传阳老师还提出要加强非遗与旅游的深度融合,以文促旅,以旅彰文,让更多人知道寿县古城,文化和旅游不分家,传统文化可以为当地的旅游项目增添色彩,吸引更多的游客以带动当地的发展,同时,把文化融入到旅游当中,能够推动本地文化的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寿州文化。
在采访的最后王传阳老师为非遗文化的传承和保护送上了几句寄语:“我们传承人老师,将本着以老带新,言传身教的态度,激励青年锣鼓爱好者,去学习、去参与、去保护、去传承,打造好寿州锣鼓这一非遗文化品牌,让更多人了解在古老的寿州大地上还有这么一支盛开的非遗之花”
图为王传阳老师的寄语。 大学生网通讯员 苏博诣 供图
卓砺奋发,薪火相传
根据王传阳先生的推荐,调研团队随后前往了寿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就非遗文化馆中的寿州锣鼓的展品展开调研。团队成员认真了解寿县锣鼓的起源、发展过程、演奏乐器、指挥形式、传承价值和传承现状,加深了调研小队对寿州锣鼓的了解。
图为寿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大学生网通讯员 苏博诣 供图
寿州锣鼓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代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历史和文化的缩影,寿州锣鼓在沿淮流域打击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次社会实践调研小组通过调研走访、采访专业人士、参观非遗陈列馆,感受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意识到了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意义,加深了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独特的传统文化逐渐消失在大家的视野,包括寿州锣鼓在内的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新生力量不足,宣传难度大等困境,传统文化的传承还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调研小队也将助力传统文化发展,推动非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为传统文化贡献出青春力量,让古老的传统文化继续绽放光彩。
图为调研小组和王传阳老师合影。 大学生网通讯员 苏博诣 供图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3444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