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浙江传媒学院反邪教协会暑期社会实践:抵制邪教传播 共建美好生活

来源:浙江传媒学院 作者:陈嘉慧 赵世博

反邪教社会实践报告

一、活动背景与目的

什么是邪教?

邪教是指冒用宗教、气功或者其它名义建立,神化首要分子,利用制造、散布歪理邪说等手段蛊惑、蒙骗他人,发展、控制成员,危害社会的非法组织。邪教大多是以传播宗教教义、拯救人类为幌子,散布谣言,且通常有一个自称开悟的具有超自然力量的教主,以秘密结社的组织形式控制群众,一般以不择手段地敛取钱财为主要目的。

中国反邪教协会表示,当前在国内较为活跃的邪教组织有:门徒会、全能神、呼喊派、统一教、观音法门、血水圣灵、全范围教会、三班仆人派、灵仙真佛宗、中华大陆行政执事站、灵灵教、华南教会、被立王、主神教、世界以利亚福音宣教会、圆顿法门、新约教会、达米宣教会、天父的儿女等。

他们大多利用传统宗教所宣扬的事物,如果信徒参与修行与皈依就可到达美好彼岸世界的内心渴望,扭曲夸大、狂热地鼓吹和宣传极端的“末日论”邪说,迎合部分不明真相的群众对现实社会中某些领域的不满以及他们对彼岸世界的精神追求。

而在那个充满活力的暑假,浙江传媒学院反邪教协会的成员们齐聚在一起,踏上了一场别样的社会实践之旅。眼前是一片宁静的乡村风光,但他们的内心却涌动着激昂的使命感。近年来,邪教活动变得愈演愈烈,恶意谣言和迷信行为频频涌现,为了守护家园,他们义不容辞地肩负起了反邪教的使命。

这个活动旨在引导更多人了解邪教的危害,提高大众的反邪教意识,共同维护社会的和谐与清明。他们深知,邪教不仅是个体的心灵危机,更是社会安宁的威胁。因此,他们以积极的态度和充分的准备,踏上了这场关乎社会和个人的艰巨征程。

邪教目前的基本特征

邪教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1、神化其“教主”

邪教通常有一位以“救世主”面目出现的头目,自封为先知、教主、大师等,自称具有特异功能、神灵感应等超自然能力,无所不知、无所不能。

2、组织严密

“结社”是邪教建立“秘密王国”、扩大邪恶势力的主要手段。其内部组织结构严整,极权主义严重。

3、非法牟取暴利

“教主”们往往借口考验信徒们的虔诚,不择手段地诱惑他们购买其邪教活动用品等,自己从中盘剥牟利。

4、打着宗教的幌子破坏宗教秩序和信仰自由

邪教通常都打着宗教的幌子,披着宗教的外衣,借用宗教的术语名词,来宣扬自己的歪理邪说。

5、实施精神控制

邪教常常通过所谓的神功异能、精神诱惑等手段,诱导、胁迫和控制信徒的心理和意识,使他们心甘情愿地接受“教主”的为所欲为,任其摆布。

、实践步骤与策划

反邪教培训

清晨的阳光透过窗户,映照在培训室的墙壁上,犹如知识的灯塔引领着前行的方向。参与者们身处其中,聚精会神地倾听着专家们详细阐述邪教的特征和危害。专家们的言辞充满深度,仿佛揭开了一个又一个神秘的面纱,让我们对邪教有了更加清晰的认知。在交流互动中,参与者们纷纷分享自己的看法,逐渐形成了对于防范邪教的坚定信念。

问卷调查与社区交流

一路走来,他们来到了丁山河村,这个宁静的村庄。社区服务中心是社会实践工作展开的主要核心点,要想彻底宣传反邪教工作的展开,社区是一个很好的基础入手点,与此同时,社区中的老年人作为反邪教宣传的重点。邪教组织大部分都把老年人作为蛊惑洗脑、骗钱骗财的首要人选。他们与当地村民亲切交流,发放问卷,询问他们对于反邪教的看法。在与村民的交流中,他们感受到了村民对于清明社会的渴望,也聆听了他们对于社会稳定的温馨期盼。通过线上线下同时进行的问卷调查,他们深入了解了村民的心声以及年轻一代对邪教的认识,为后续的宣传活动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采访拍摄宣传片

宣传片,将影像和声音交织在一起,通过感情的共鸣,更深刻地刻画了邪教带来的危害,通过影像来记录当时的采访和交流,以便于我们之后的学习和观摩。

、活动成果与意义

这次社会实践的成果令人欣喜。通过他们的努力,许多村民对于邪教有了更加清晰的认知,增强了自身的防范意识。宣传画册和宣传片成为了反邪教知识的传播媒介,将知识融入了日常生活之中。尽管这一切只是一次微小的尝试,但他们坚信,每一个人的觉醒将凝聚成社会的共同力量,为社会的清明氛围贡献一份可贵的力量。

这不仅仅是一次反邪教的宣传活动,更是一次心灵的觉醒之旅。通过与村民的交流互动,他们深刻感受到社区居民对于清明社会的渴望,也听到了他们对于传播反邪教知识的殷切希望。而这份期盼,正是他们坚持不懈的动力,让他们感到责任重大,义不容辞。

、心得体会与展望

反邪教工作是维护国家安全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争取人心的一项重要工作,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社会和谐稳定。深入推进新时代反邪教工作,必须进一步发挥好每一名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这些邪教组织犹如人体中的毒瘤,严重侵蚀人类社会肌体的健康,危害罄竹难书,必须坚决打击、彻底铲除。在这个和谐的社会中, 科学是战胜邪教的最强大的武器。相信科学才是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最高成果。尊重科学、相信科学,运用科学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问题,面对未来,我们要信心百倍,我们要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反对邪教。要通过这次实践,进一步增强了辖区群众辨别邪教的意识、提升防范和抵制邪教的能力,营造崇尚科学、反对邪教的氛围,

而对于他们自己来说,他们不仅对邪教的危害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还培养了自己的团队协作和组织能力。在与村民的交流中,他们深切体会到,抵制邪教不是个体的事情,而是社会每一个人的责任。这使得他们更加坚定了继续前行的信念,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无神论思想,唤醒更多人的警醒之心,用科学来揭开邪教背后的虚伪,胜命控诉罪行,用知识揭示愚昧,用行动实践文明,用科学揭批反人类、反社会、反科学的邪教本质,让邪教组织毁于一旦。社会才能进步,人类才有希望。

未来,他们将持续传递反邪教的声音,通过多样化的宣传形式,将反邪教的知识深入人心。他们坚信,每一个心灵的觉醒,都是邪教的失败。纵使前路漫漫,但只要他们的努力不懈,反邪教的声音将传递得更远、更广,社会的阳光将越发明亮。

、资源投入与经费预算

为了确保这次社会实践活动的顺利进行,他们充分合理地利用了各方面的资源。从调查问卷、宣传资料到条幅、喷绘板,一切都经过精心的准备,为宣传活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同时,摄像机、灯光设备和录音设备的运用,为宣传片的制作赋予了更高的专业水准。

在经费预算方面,他们进行了详尽的规划。喷绘板、横幅、旗帜的制作,以及路费、器材租赁等开支都被合理地考虑在内。总计3980元的经费投入,通过严密的安排和支出,保证了整个实践活动的顺利展开。

、活动进展与未来展望

在目前的进展中,已经完成了反邪教培训和问卷调查等重要环节,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果。随着宣传画册和宣传片的制作即将完成,他们对于活动的信心更加坚定。而宣传片放映与讨论环节,将是他们与村民深入互动的机会,他们期待能够引发更广泛的社会关注,进一步提高居民对于反邪教的认知和警惕性。

未来,他们将继续深入关注反邪教事业。通过更多形式的宣传活动,他们将反邪教知识传递给更多的人。他们深信,每一个心灵的觉醒,都是邪教的失败。他们的脚步虽然微小,但他们坚信,积小步而至千里。只要他们的努力不停歇,反邪教的声音将在社会中传递得更远、更深入。

八、作为新时代大学生应该如何提高邪教鉴别能力

大学生正处在成长的阶段,他们的认识水平还较低。生理、心理发育尚不成熟,邪教便利用大学生涉世未深的特点对其进行精神毒害和精神控制。例如,有邪教公开宣扬“学生信了主,不学自通”,以诱骗一些学生去参加邪教的聚会,对大学生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和影响。在邪教的蛊惑下,有些大学生丧失了理智,捧着邪教的“经典”精神涣散,斗志削弱,思想道德素质下降,他们开始不再发愤图强、努力进取,轻易地以邪教的黑暗与丑陋取代了自己心灵的光明与圣洁。因此必须培养大学生鉴别邪教的能力。

首先,要明确宣传邪教与宗教非法活动的界限、邪教的定义概念等。加大此类知识在大学生之间的宣传。其次,作为大学生的我们,肩负着民族的希望和未来,承担着祖国和历史的重大责任。我们应当在大学时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积极参加“崇尚科学,反对邪教,珍爱生命”的警示教育活动,提高警惕,及时而有效的宣传科学精神和进步知识,用科学知识来武装头脑,积极打好反邪教的战役。

科学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科学思想是文明世界的导航。给大学身昔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精神,是战胜封建迷信、愚昧落后和各种伪科学、邪教的根本方法只有掌握了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理解了科学精神,接受了科学思想之后,大学生才能够正确认识和解释自然和社会现象,才能提高反科学、伪科学和邪教的鉴别能力。

、结语

通过这次反邪教社会实践活动,他们深切认识到邪教的危害,坚定了抵制邪教的决心。他们不仅用行动诠释了对社会的责任和担当,更用知识点亮了每个人的心灵。未来,他们将继续秉持积极向上的态度,为打造和谐社会、守护家园而努力奋斗,为社会贡献他们的一份力量。这个世界因为他们的努力而变得更加美好。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3433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二师学子三下乡:聚焦留守儿童教育,共筑成长希望

在湖北省三伏潭镇鲜码村这片充满乡土气息的田野间,一场关于爱与责任的走访行动悄然铺开。此次家访,旨在深入了解当地留守儿童的生活与学习状况,传递社会各界对他们的关爱与期望,共同……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以周恩来精神,共燃乡村爱国情

大学生网报仙桃8月2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让乡村学生们的家国情怀得到进一步的培养,激励他们为祖国伟大复兴树立远大理想。8月2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戏曲绘梦童心扬

大学生网报仙桃8月1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让乡村学生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又一绚丽瑰宝,激发起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8月1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脊椎动物课堂启智,共筑童心生物探索梦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31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激发乡村学生们的探索心和好奇心,点亮学生们对于探索神秘生物世界的科学追求。7月31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开心超人舞,快乐乡村课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30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丰富乡村学生们的多彩童年,同时激发学生们对舞蹈艺术的热爱,促进学生们的未来发展。7月30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乡村课堂赏古韵,共鸣传统乐器美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29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更好的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也间接的提升学生们对美的感知能力与审美能力。7月29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者……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调研富硒花生,机械化种植显成效

导语:近日,来自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的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者服务队分队在仙桃市三伏潭镇鲜码村开展了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此次实践聚焦于鲜码村富硒花生种植与机……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脸谱绘就传统美,童心共赏文化韵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26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更好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让乡村学生们拉近与中华艺术的距离,领略之中独特的魅力。7月26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班团建设】“借院校之花,结学习之果”——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专家讲

当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法律与技术的交融已成为时代命题。2024年12月13日,法学2303团支部全体成员齐聚马房山校区西院会议中心…

【班团建设】“网络闸门,数字蓝盾”——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案例访谈活

以法为盾,筑牢数字安全防线;以警为镜,护航法治时代新章。2025年2月11日,法学2303团支部访谈小队赴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公安分局…

“水润家乡梦,‘材’子志愿行”——湖南城市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寒假

(通讯员黄鑫)1月10日至2月23日,湖南城市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水润家乡梦,‘材’子志愿行”寒假返家乡志愿团队成员在各…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最新发布

精神传承:大学生走进小岗村,探寻中华文化之路
凤阳县小岗村,一座蕴含着丰富历史文化和土地改革背景的地方,成为了一群大学生探寻中华文化的目的地。在“中华文化探索团”的倡议下,这群学子将深入了解小岗村的传统和精神,以传承和发扬小岗精神为使命,…
以声之形,传爱于心
“一个微笑,给他们以温暖;一个眼神,给他们以鼓励;一个拥抱,让他们不再感到孤独。”为关爱聋哑人员,从小树立孩子们对于残障人士的正确态度,7月25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蓓蕾”志愿服务队三名队员于咸宁…
坚守初心,用心服务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距离“三下乡”活动结束也有一段时间了。我很荣幸可以参加此次数学与大数据学院组织的庐江县同大镇社会救助调研志愿活动。在何国政老师和林国庆老师带领下我们井然有序地进…
普及法规,学法用法
法律,让我们感觉十分遥远,但是又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不仅维护者我们的合法权益,也在规范着我们的言行举止。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在网络上看到一些非法案例,例如什么抢劫罪,盗窃罪,吸毒罪等等,…
巢院学子三下乡,调研南下精神,传承红色基因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解放战争后期,为顺利接管新区,党中央从山东、河北等地抽调大批干部南下,这些干部远离故乡,别离父母妻儿,选择扎根南方作贡献。为挖掘和整理南下干部革…
新华学子三下乡:星火下乡路,向汕向美行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让广大青年在社会实践中了解国情、感知社情、体察民情,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建功立业,贡献青春…
曲园学子三下乡:深入社区实践,助力垃圾分类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产生的垃圾还在不断增多。数据显示,中国目前全国生活垃圾年产量为4亿吨左右,并以大约每年8%的速度递增,而不论焚烧还是填埋,都会带来显而易见的问题。也就是说,我们现在急需做出…
社会救助走基层,青春聚力正当时
“情暖人心,爱满人间”。本次活动使我有机会深入农村,了解农民的生活状况,与他们深入交流,提高自己的沟遇能力。同时,我们还参与了各种志愿服务,如帮助贫困人员、采访等,这有助于培养我们的团队协作精…
乘实践之风 助一老一小
“老有所养,幼有所育,病有所医”是基本公共服务的主要保障领域。护理学院青年志愿者指导中心,以“一老一小”为重点服务群体,从生命、健康、安全三个方面开展活动。我们这次奔赴缤纷未来社区下的一个水电…
弘扬传统文化,延续书法魅力
参加宣传书法文化的社会实践活动,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国书法文化的博大精深,也让我更加明确了宣传和传承书法文化的重要性。在这次实践中,我深刻地认识到书法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