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了解绩溪县乡村振兴产业的发展,尤其是当地较为具有特色的乡村工厂的发展状况,7月22日上午,安徽大学历史学院寻迹绩溪实践队来到了位于长安镇大谷村的徽菜预制菜加工基地,对这个位于绩溪县乡村深处的工厂进行实地调研。
大谷村的预制菜工厂是一家按照政府出资,企业经营的乡村振兴新模式经营的小规模工厂,也是一家由社会企业“乡村笔记”牵头组织经营管理的乡土工厂。社会企业“乡村笔记”成立于2017年9月,创始人希望通过开设乡土研学、城市职旅与乡间风物三大板块,加强城乡平等交流,为城市孩子拓展乡村视野,为乡村孩子扩展职业可能,并为乡村发展带去城市支持。乡村笔记·乡间风物项目在乡村发掘优质农产品,挖掘农产品背后的故事与文化剪影,为其设计包装,开辟销售渠道。让特色农产品往返城乡,打造田间地头买手店,让城市关注帮助老乡创业,助力产业发展。大谷村的这家工厂便是乡村笔记尝试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创新理念和绿色发展理念引领乡村工业进步的模范试点。
工厂负责人和大谷村书记热情地接待了实践团,工厂负责人向团队成员介绍了生态工厂的建筑分布、主营产品、产品工程等多方面情况,并悉心地回答了团队成员提出有关工厂规模、供需问题等疑问。这家工厂的主要产品就是当地特色原生态生产的黑猪肉,不过这家工厂另辟蹊径,将生产的黑猪肉直接利用徽菜做法做成熟制品,再快速降温到铝膜纸抽空,紧接着冰库冷冻进入冷链环节,实现高质量卫生管理要求,再贩运到各地销售。这样延长黑猪肉生产产业链,也提升了黑猪肉的经济价值,实现乡村工厂的转型升级,也是绿色生态发展理念成功实践的典范。
工厂工人全部是当地的村民。这些村民有的年龄偏大,家中还有成员需要照顾,在这里上班,不仅能够方便他们顾及家事,同时还能帮助他们获得稳定的收入,实现乡村集体经济的创收,建立一个村民幸福生活、村集体共同富裕的良性循环。在销售部分,工厂借助网络平台,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模式,进行线上直播和线下店面销售。工厂负责人方满劲先生提及此,欣慰地说:“有一群年轻人每天通过直播帮助我们进行销售。就像我们这次的黑猪肉产品一样,是在‘6·18’的时候上线,再通过直播带货,很快就卖完了。而且我们首先保证质量,全部都是原生态、可溯源的,追求让顾客放心。”
在偶然和机遇的追寻之下,实践团队和“乡村笔记”联合创始人之一蔡智超进行了充分的交流,思想碰撞出火花,共同荟萃出青年人的智慧精华。队员们了解到了“乡村笔记”在绩溪县的发展规划,大家一起解读乡村,寻求服务乡村、建设乡村的更好途径与方法。关于绩溪县大谷村工厂的创始,蔡智超这样说:“一开始我们有一个同事叫老吴,疫情的时候他到了黟县,在黟县那边建了一个工厂,做米酒,也有做肉肠,比较成功。后来绩溪县政府就联系上我们,将这种模式引进,绩溪也是徽菜之乡,所以我们就在大谷村建立了徽菜预制菜的工厂。”大谷村的交通条件并不是很好,所以这家工厂也还只是一个小规模工厂。这也契合“乡村笔记”工厂的主要特点:环境友好型和规模有限型。此外,就绩溪乡村振兴发展的可能,蔡智超还向队员提出了富有创造力同时具备实践操作性的想法,希望在产学研融合的基础上与高校合作,吸纳有想法感兴趣的大学生群体,为大学生提供一个实践自我想法,实现自我价值,奉献青年力量的平台。《新时代的中国绿色发展》白皮书指出,中国坚持新发展理念,以创新驱动为引领塑造经济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绩溪县长安镇大谷村徽菜预制菜加工基地是坚持将创新理念引入经济工业实现绿色可持续性发展的模范,也是政府和社会企业合作助力乡村振兴的榜样。“来时青山绿水,走时绿水青山”,寻迹绩溪,实践团队找到了幽幽绿色中中国乡村发展的新生机。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3405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