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为了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保护和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展文化交流活动,讲好非遗文化背后的故事,弘扬时代新精神,让优秀传统文化走进百姓生活,筑牢文化自信根基,同时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上好精神与现实相结合的实践课,在社会实践课堂中接受教育、增长才干、为社会作出贡献。广州新华学院寻路东江筑梦非遗社会实践队(以下简称为“实践队”)开展了“庚戌非遗传承,助力乡村振兴——以‘东江水路歌’为例”为主题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图为寻路东江筑梦非遗社会实践队队员大合照
东江水路歌是最能代表东江水运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东江水路歌是一种流传于东江上,由东江上的疍民及行船上的船工所传唱的一种歌谣艺术形式,据可参考文献记载起源于清朝末年,距今已有将近两百年的历史。东江水路歌详细记载了沿途行船的方略和风土人情,被当地船民称为“行船宝典”。研究东江水路歌对我们了解沿途的民间信仰,风土人情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有助于我们观察、了解清朝末年和民国年间东江沿岸的区域经济和社会文化。
东江水路歌面临濒临灭绝的现状,只有当年参与水上运输工作的水上居民才会唱。但是当年传唱东江水路歌的老人多已离世,目前调查到会唱的老人家有十余位,最年轻也是60岁。而年轻一代因早已脱离东江水路歌的环境,对这项文化多已印象模糊。为保护和利用好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践队走进河源市河紫路居委会及水上新村、临江镇、古竹镇、仙塘镇等地就东江水路歌展开实地调研。要研究东江流域的水路歌文化,当年在东江上的水上居民是其文化主导的群体。这些水上居民长期生活在东江之上,对其文化的探究正是深入挖掘东江水路歌文化非常好的切入点。实践队深入市实地调研,根据相关文献的记述和调查走访当年的水上居民,根据史实与采访资料的整合,对当年水上居民的基本生活情况、信仰习俗以及当年水上运输工作都有了大致的了解。
基本生活情况(衣食住行、教育等)
当年生活在东江的水上居民衣食住行都在船上,日常工作就是运货。他们生活习俗的最大特点就是“浮家江海,以船为居”。船上生活极为艰苦,需要克服的困难很多,例如生活安全问题、孩子学习教育问题等。
在日常生活中,水上居民需极其注意人身安全,他们稍有不慎可能会跌入水中,丧失生命。水上居民的孩子到了蹒跚学步的年纪,家人会用绳子绑住孩子,以防孩子落水。当遇上江水湍急时,还要谨防船被大水冲走,没入江流之中。
教育也是当时水上居民一大难题。水上居民以船为家,在陆上缺乏固定居住地点,没有亲人,小孩上学要么是寄托在岸上人家,要么就是追随父母:上一天课然后第二天可能随着父母出船,没得上学。可谓明天能否上学永远是个未知数。所以,很多水上居民的孩子很少去上学校,基本上都是跟长辈在船上生活,到了可劳动的年岁,便开始参加工作。
80年代前后,随着水上小学建成,上学难的问题得以解决。据悉,水上小学专门为水上居民的孩子而建设,孩子们基本上都住在学校。
习俗及信仰
水上居民的日常习俗跟陆上居民是存在差异的。水上的居民又有两种,一种打渔为主,一种货运为生,他们长期生活在水上,形成了共同的生产生活习俗,这种生产生活习俗一些多方面有别于居住在陆上的客家人,如服饰,由于水上生产生活的需要,在夏天,男人多穿短裤,吃也有异于陆上居民,水上人家一般是两饭一粥,早上吃点粥就出门打渔或河运。水上居民并非每天鱼虾,由于他们不产粮,所以要用鱼虾换米,但水产品的丰富性也是水上居民的一个重要的特点。水路歌其实是客家山歌在水上的延伸,但与客家山歌的唱“山”不同,水路歌是唱“水”的, 如 《东江水路歌》里唱的:“雾茫茫,水茫茫,好似银河从天降。七个仙女来相送,送我俩姐妹来上江,水路山歌代代传。歌满河来歌满田,河源唱到省城转,都说船家是歌仙……”
水上居民的婚俗即疍民婚俗,水上人家只与水上人家的子女通婚,不许与岸上的居民结合。结婚之时,由于男方家的船不够摆放酒席宴请亲戚,男方的亲戚朋友会把自家的船靠在一起,新娘子从岸上走过来,接到男方船上举行婚礼。根据本队所收集到采访资料可得知,此时新郎会与女方家人比赛唱东江水路歌,如果新郎能够取胜就不用给彩礼钱,如果落败就要给,这也是婚娶文化的重点之一。而建国以后,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公布实施,未婚男女青年到了法定年龄,经双方认识或经别人介绍,经过恋爱,建立感情,双方取得父母同意,到乡镇政府登记,领取结婚证书,便择日举行婚礼。于是便有了水陆两岸通婚。
根据我队的采访资料可以得知,水上居民是比较信奉神灵的,基本上在出船之际,都会在船头的位置向自己已故的先人烧香祈祷平安顺利才会较为放心出船。
因水上生活及工作的危险性,水上居民哪个神灵都不敢得罪每个神灵都信奉。江东新区民间信仰为多神信仰,即不局限于佛教和道教,还包括祖先崇拜在内的众多民间神灵他们共同构成了该地区复杂的信仰体系。
主要有北帝、关帝、妈祖、华光大帝、土地伯公等信仰,每座庙均有庙会,庙会日均有醮会。醮会俗称“打醮”。醮期一般为五年一小醮,十年一大醮。醮会形式,本县有两种:一种叫“神醮”,是各地以“神明”生日而举行的庙会。另一种叫“禾米醮”,以乡或联乡举办,没有固定日期,多在冬季举行。会期一般五日六夜,也有七日八夜的。
在文化大革命以前,曾经存在过三王庙、石公神关公庙、观音庙、北帝庙。现如今,三王庙、石公神关公庙都已被拆除。
图为东江水运的重要节点古竹镇三月初二北帝巡游吴良生供图水上小学
为了解决水上居民孩子上学难的问题,80年代前后,政府专门为水上居民的孩子建立了水上小学,孩子们基本上都可住在学校,放假了便可回到船上生活。河源水上小学于1980年前后建立,只为水上居民的孩子提供办学。原河源水上小学现已改建为源南镇中心幼儿园。
图为水上小学的学生50周年纪念的照片 刘思媛 供图
运输工作
河源东江水运繁忙的时代,主要为货运船只,只有少许客运船。货物主要为矿石、煤炭、柴油、汽油、棉花、松香、芒杆、竹子、稻谷、柴炭等。主要从老隆港将货物运到河源,再从河源转运到广州,然后从广州运回鱼料、杂货等。河源至老隆航线的货物主要是煤炭、柴油、汽油、棉花等,运往河源的煤炭主要来自兴宁;而河源的松香,龙川转运下的铁矿、煤炭,来自仙塘到吉的萤石,等货物都历经一个星期或更长时间的漫漫航程到达广州的港口,甚至珠三角的其他地方——广州的杉木栏、石溪,江门、容桂等。
水上公社
新中国成立后,拖驳船、轮船水运迅速发展。1950~1960年代,是河源东江水运发展的艰难时期,运船基本是木帆船,靠人力撑划,载货量小、行速慢,抗风险能力差。1970~1980年代是河源东江水运发展的兴盛时期。1971年水上运输社改为水上公社,其货运船只载货量更大,抗风险能力更强的水泥船,已逐渐取代木帆船,水运的整体运营效益得到进一步提高,最繁盛的时期,正式职工达到300多人。1984年水上公社改为水上公司,1988年改为水运总公司。进入1990年代,一方面河源铁路时代到来,货物运输快速转上路面轨道,另一方面水运总公司无法从银行贷得款项,设备上无法顺利向机动铁船时代转型,管理上无法改革创新,整体运营开始走下坡路。1997年,水运总公司走向解体。
传承与发展,我们携手同行
千里东江,流水潺潺。东江水路歌其深厚的文化内涵,等待着我们一步步探索。传承东江水路歌一事,不仅仅是拯救一个濒临灭绝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在发掘江东新区这个地域和当年水上居民一代人的历史文化记忆。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大学生,我们有责任继承和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广州新华学院寻路东江筑梦非遗社会实践队已被列为2023年广东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全国重点团队,队员们会继续保持热情,将每年都前往河源对东江水路歌文化进行深入调研,并以此为切入点延申考察东江流域的其他文化,形成相关的调研报告,做文化传承的忠实践行者。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3282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