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工艺学子三下乡:传习沂蒙精神,助力乡村振兴
7月9日至12日,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数字艺术与传媒学院“追寻红色之光 铸立工美之魂”社会实践团以发挥专业特长,助力乡村振兴发展为目的,赴沂蒙革命老区淄博市沂源县开展了“学习二十大 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征程”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本次实践通过红色研学、实践访谈、志愿服务、四同教育、田野调查、爱心义捐等方式引导青年学子传承红色精神、助力乡村振兴。
图为实践团在燕崖镇的合照 刘勇 摄
开展红色研学,传习沂蒙红色精神
为进一步学习红色精神、汲取时代正能量,循着沂源教育先锋的足迹,实践团首先来到了沂源县李振华事迹展厅。跟随讲解员的讲解,成员们深刻了解到李振华先生为振兴沂源乡村教育事业几经波折的艰难历程以及在沂蒙精神的鼓舞下“振华精神”的诞生。随后实践团成员们也有幸采访到李振华先生本人,听他亲自讲述其宽厚的“沂蒙情”。在采访的过程中,李振华先生反复提起沂蒙人民对他的恩情——“当时,是人民用真挚的关怀让我留在了沂源;今后,我将用自己的真心终生守护沂蒙孩子的教育梦”。如今许多贫困学生在李振华先生的资助下完成了学业,满堂桃李中有的成为了老师,继续为沂源等地的乡村教育散发热量,努力传承着他们理解中的“振华精神”。如今他“许身孺子甘为牛,赤心奉教终不悔”的“振华精神”也在不断感染着世人,使得更多的人借此了解到乡村教育振兴事业的先决性和重要性,毅然加入助力乡村教育发展的洪流。
图为实践团倾听李振华爷爷讲述自己与学生的羁绊 逯庆林 摄
深入田野调查,探寻乡村发展
为进一步了解沂源乡村发展状况,实践团一行来到燕崖镇考察调研。在朱家户青龙山黄烟种植基地,实践团的成员们深入田野调查,了解到黄烟种植是朱家户发展的重点项目之一,对此当地政府开展了多项基础设施建设,例如灌溉项目将灌溉水源引到山顶,修建盘山公路等,朱家户黄烟种植的发展带动了就业,提高了当地经济收入。在山脚下,朱家户的樱桃种植同样助力着朱家户的乡村发展,当地建立樱桃育苗基地,开展樱桃育苗发展,壮大了当地林果产业。燕崖村利用省级衔接资金300万元,村集体自筹100万元,建设现代樱桃设施大棚9个,项目共流转土地30亩,采用先进的配套数字化卷帘、温控、水肥一体化等设施,形成具备一定规模的大樱桃种植示范园。根据对当地村民的采访,大家认为如今乡村振兴的发展使自己过的“很幸福”。朱家户书记孟祥刚表示“接下来,村集体将会继续扩大土地流转面积,继续发展黄烟种植产业,延长黄烟种植产业链,扩大村集体收益”。
图为实践团在青龙山黄烟种植基地进行实地调查,了解新形态下的乡村发展成果 崔金璐 摄
了解乡村“空巢”老人问题,空巢不空心
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农村人口大量流失,空巢老人问题日益突出。在燕崖镇计宝峪村,随着农村的年轻人纷纷外出务工、生活,“老龄化”、“空巢化”问题也日趋严重。实践团成员们在村书记冯成文的带领下实地走访了计宝峪村的多名空巢老人。据了解,当地为了解决农村老人一日三餐的生活难题,在当地开设了“长者食堂”,让老人在家门口就能吃上实惠的热乎饭。中午,实践团主动加入志愿服务队,为爷爷奶奶打饭端饭,并与老人们愉快交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奉献、关爱、互助的志愿服务精神。冯成文书记说到“关怀乡村留守老人,是责任更是义务,村委会定期组织志愿者深入空巢老人家庭了解老人的身体状况和生活情况,掌握老人的近期情况,帮助老人解决急难问题,在每位空巢老人家中都安装“智能远程关怀系统”,及时发现突发意外,为老人定期进行健康体检,确保空巢老人都能享受到全面周到的健康保健服务”。
图为实践团走访空巢老人,与老人亲切交流 辛建发 摄
举行爱心义捐,助力乡村振兴
在实践开始前,实践团在学校开展爱心义捐活动,收集大量优质图书,助力乡村教育发展。在朱家户村开展爱心捐赠图书活动时,实践团带头将我校毕业生爱心义捐的图书送入了乡村图书室。在捐赠现场,孩子们翻阅书籍时展露出的一张张笑脸,再一次坚定了实践团成员们的实践初心。燕崖镇副镇长李艳娇、团委书记孙崇伟出席本次活动并给予充分肯定,李艳娇表示:“燕崖镇将以本次实践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深化校地合作,利用双方优势资源,用活校地红色资源共绘“红色地图”,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实践团带队老师巩珂也表示:“未来将继续充分整合学校资源,结合学生专业特长,主动对接社会需求,竭力助力乡村振兴”。
“岁月因青春慨然以赴而更加美好,世间因少年挺身向前而更加瑰丽。”过去,无数青年回应党的号召,上山下乡,深入到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当代,青年更应积极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用实际行动在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中贡献青春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3268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