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追寻焦裕禄精神——南京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焦桐花开”暑期社会实践团赴开封市兰考县

来源:南京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者:王玉豪

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暮雪朝霜,毋改英雄意气!焦裕禄精神是党宝贵的精神财富更是无数人学习的榜样。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焦裕禄事迹,传承焦裕禄精神。8月17日,南京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焦桐花开”暑期社会实践团队重走焦裕禄在开封的奋斗足迹,赴开封市尉氏县、兰考县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深入学习“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

两赴尉氏 殚精竭虑

团队成员首先来到了尉氏县焦裕禄事迹展览馆,焦裕禄同志曾经两度在尉氏工作,时间长达6年之久。在展馆中,一件件历史文物、一幅幅革命影像,带领大家走进了焦裕禄工作最危险、生活最艰苦、经历最丰富的6年,从打土匪到搞土改、从带领群众栽防风固沙林到带领工人搞工农业生产建设,化解群众矛盾纠纷,他出色地完成了一个又一个革命任务,留下了许多感人的故事和宝贵的精神财富。

生也沙丘 死也沙丘

下午,团队成员来到兰考展览馆进行参观学习,进入展览馆内,大家就被立于园中的焦裕禄雕像所吸引,焦裕禄赤裸双脚、身披外套,严肃坚定地目视前方,仿佛注视着面前被风沙、盐碱、内涝严重侵害的土地,坚毅的眼神昭示着他那“活着没有把沙丘治好,死了也要看着把沙丘治好”的决心。

实践团队成员在展馆通过文字、照片、书法、绘画、音像、雕塑、实物等形式感受焦裕禄生前的峥嵘岁月和兰考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家详细了解了焦裕禄将自我置之度外,克服重重困难为兰考除“三害”的伟大事迹,了解了焦裕禄与群众们之间一件件感人的故事。在兰考工作的475天,焦裕禄靠一辆自行车和一双铁脚板,对全县140多个生产大队中的120多个进行了走访和蹲点调研,行程2500公里,记录全县84个风口、1600座沙丘,把县里所有的洼地、淤塞河道绘图编号。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记录着他如何将兰考大变样,如何心中装着全体人民。

他拖着患有慢性肝病的身体,常年奔波在农舍、田地,置身于群众之中。1964年5月14日,积劳成疾的焦裕禄因肝病不治不幸逝世,年仅42岁。生命最后时刻,他唯一的要求是“请组织上把我运回兰考,埋在沙堆上,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在这里大家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焦桐花开 精神永恒

随后,实践团队来到“焦桐”的所在地。魂飞万里,盼归来,此水此山此地,焦裕禄就是在这里带头植树造林,广栽泡桐树,为治理“三害”带病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总结出“扎针贴膏药”治理沙丘的办法。不仅成功治理了“三害”,也为兰考留下了一座真正的“绿色银行”。

在本次实地调研过程中,实践团队非常有幸遇到了魏善民老先生,一位曾经与焦裕禄一同共事的老党员。魏老先生每天骑着电动三轮车,带着扫帚在焦桐广场打扫落叶,还不时轻轻地抚摸挺拔笔直的树干,自言自语地说:“如果焦书记还活着,看见它现在仨人都合抱不过来,不知得多高兴!”魏老已经默默守护焦桐近50年。

魏老还为团队成员讲述了几十年前他与焦裕禄种下眼前这棵焦桐的故事。魏老清晰地记得焦书记与他一道栽树的情景,当年焦书记面对漫天风沙对魏老说:“小伙子,咱俩一班,翻沙种树。”“有时候他拿树苗我刨坑,有时候我拿树苗他刨坑”。有一棵小树苗被扔在路边,焦书记把它捡回来,认认真真地栽下去:“别看它小,树干直,长大了也能挡风沙。”魏老还说:“有一天我老了干不动了,还会让我的孩子接着做‘焦桐’的守护者,把照看焦桐的职责继续传承下去。”

“我想,作为一个革命战士,就要像松柏一样,无论在烈日炎炎的夏天,还是在冰天雪飘的严冬,永不凋谢,永不变色;还要像杨柳一样,栽在哪里活在哪里,根深叶茂,茁壮旺盛;要像泡桐那样,抓紧时间,迅速成长,尽快地为人民贡献出自己的力量。”这是焦裕禄逝世之后,人们在他的笔记本上看到的一段话。松柏的气节,杨柳的生机,泡桐的情怀,正是焦裕禄精神的真实写照。

通过本次调研走访活动,“焦桐花开”实践团队的成员们也将深入学习传承焦裕禄同志“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公仆情怀、“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的求实作风、“革命者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的奋斗精神、“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殊化”的道德情操。不断坚定理想信念,勇于担当重任,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用实际行动将焦裕禄精神发扬光大。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3256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临近乡镇,聆听民生

…… 袁盈盈 大学生网报 台州学院查看全文 >>

百年大计,教育先行

…… 马航宇 大学生网报 台州学院查看全文 >>

不忘初心跟党走团队暑期社会实践第二日

…… 盛国权 大学生网报 台州学院查看全文 >>

且向百花头上开

…… 朱瑜盈 大学生网报 台州学院查看全文 >>

游三地,住房教育敲黑板

“不忘初心跟党走”实践队千里访民间。民众热情配合,满载而归。…… 朱瑜盈 大学生网报 台州学院查看全文 >>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不忘初心跟党走”暑期社会实践队在今天的实践之旅中主要从推进城乡均衡发展、解决房地产泡沫、构建食品安全环境、推进物价持续稳定这四大方面来关注深入群众,传承十九大精神。 …… 陈佳维 大学生网报 台州学院查看全文 >>

傲霜斗雪,灿然怒放

参观郭凤韶故居有感…… 金心媛 大学生网报 台州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班团建设】“网络闸门,数字蓝盾”——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案例访谈活

以法为盾,筑牢数字安全防线;以警为镜,护航法治时代新章。2025年2月11日,法学2303团支部访谈小队赴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公安分局…

“水润家乡梦,‘材’子志愿行”——湖南城市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寒假

(通讯员黄鑫)1月10日至2月23日,湖南城市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水润家乡梦,‘材’子志愿行”寒假返家乡志愿团队成员在各…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舞动东方芭蕾,青春续写灯韵——安财学子解码花鼓灯非遗传承密码

花鼓灯作为淮河流域孕育的传统民间舞蹈,因兼具灵动舞姿与深厚底蕴,素有“东方芭蕾”之誉。这一艺术形式历经百年传承,始终…

最新发布

暑期社会实践|安徽工业大学“爱心成就梦想,真情点燃希望”开展暑期高铁志愿活动
中国青年网阜阳8月12日电{通讯员李秋雨)本着尽己所能,帮助他人,提升能力,服务社会的意愿,安徽工业大学微221志愿新青年队伍于2023年8月12日来到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高铁站做志愿服务。图为队伍成员李秋雨的社…
非遗银饰的艺术之旅:追溯历史、感受创新
为了全面贯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部署,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中…
安农学子三下乡:学农爱农,知农为农,强农兴农
为深入学习贯彻服务基层、服务“三农”的重要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回信精神,安徽农业大学茶与食品科技学院返家乡社会实践团的同学们,以分散实践的方式,以学农爱农,知农为农,强农…
探索南雅风情,领略乡村之美
为深入了解实践地点的情况,更好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7月19日,“筑梦成长,青年先行”实践团团队成员前往南雅镇进行南雅镇情况深入了解调研。上午的太阳渐渐升起,有很多的居民都出来进行买菜、卖菜、与朋友…
溯源千年的健康宝藏,传承畲药薪火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推动新时代文化遗产事业蓬勃发展和“健康中国2030”的战略目标,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2023年8月,南京财经…
安农学子三下乡:走进湿地建设,助力生态保护
中国青年网合肥8月8日电(通讯员聂鑫柳)“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是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
为爱启航,传递善心
有一种生活,你没经历过,就不知道其中的艰辛;有一种艰辛你没有体会过,就不知道其中的快乐;有一种快乐,你不参与集中,就无法感受到其中的美妙。支教生活是一种历练,更是一次生活自我的机会。2023年7月4日…
重走红色岁月,感受革命烈火燃魂
导语: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强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革命史以及对实践地红色文化的学习和认识,7月11日,安徽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彰显深厚底蕴,焕发古村生机”实践团队赴池州市青阳…
美好社区,从人人开始
济南8月19日电社会实践大学生步入社会的重要活动之一,所以感觉很有必要参与,并且做志愿者是个很有趣的活动。曲阜师范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筑梦中华实践队在暑假走出校园,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走入社区展开社…
邵阳学院“梦想花开”团队:参观英雄故居,感悟先辈精神
本网8月19日讯(通讯员祝家欣谢石波郭颖)为更好地学习到红军破译英雄邹毕兆的宝贵精神,7月22日,第二届“芙蓉学子·乡村振兴”公益计划项目邵阳学院赴新邵县湾里村“梦想花开”圆梦行动教育关爱服务团来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