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柳拂水,古桥横卧。今年暑假,我踏入了才子佳人留恋的江南古城——苏州,开启了一段绚丽多彩的暑期社会实践之旅。在这梦幻如画的水乡,我与苏州评弹深情相拥,感悟到了久远的历史和浓郁的文化底蕴,仿佛漫步在一幅幅充满唯美情调的古典画卷中。
在这个阳光灿烂的季节里,我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组成“风华绝代”实践小队,一同涉足人生的广阔海洋,探寻未知的岸边。为了探究家乡特色文化,讲好家乡的故事,我们先来到了苏州戏曲传承中心凤苑书场,聆听了一曲悠软绵长而又荡气回肠的长篇评弹《黄金印》,切实感悟了江南水乡的柔情滋养和人间烟火气。
苏州评弹,流传千年,如同一颗璀璨明珠,镶嵌在江南的文化瑰宝中。在悠扬的琴声和婉转的唱腔中,我仿佛穿越了时光的隧道,置身于古老的街巷与湖畔。在这古老的艺术形式里,我发现了生活的真情实感,感受到了乡愁和故土的情怀。
台上坐着的是两位来自无锡市评弹团的青年评弹演员田璟璟和何君怡,演出一开场她们便用评弹特有的形体动作和吴侬软语“万福”、“倷好”向所有听众问好,接着用评弹的“说、噱、弹、唱、演”和“理、味、趣、细、戏、技、奇”演绎了评弹之美,讲演得绘声绘色,令在场听众们沉浸其中,如痴如醉。二人用婉转回转的曲调道着幽幽愁愁的吴侬软语,将评、弹、唱巧妙结合,实属清丽委婉的动听之词,其唱腔犹如丝竹之声,沁人心脾。
在评弹表演结束后,我们对两位青年演员田璟璟和何君怡进行了采访,从中我们了解了评弹的悠远历史和传承历程。苏州评弹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第一次被记载是出现在杭州西湖边,因用吴语演唱,故称之为苏州评弹。待到民国时期,封建思想的破除使得女性也有了登台表演的机会,苏州评弹也因此被注入了灵魂,迎来了真正辉煌时期。短短数年,各种流派如雨后春笋一般迅速发展起来,呈现百花齐放之势。苏州评弹以说和唱为主,其语言以吴侬软语为基础,向其中添加各种声韵,使其听起来丰富多彩。
在与苏州评弹艺人的交流中,我深感他们对艺术的孜孜追求和对传统的传承。他们默默耕耘,将青春与激情献给这古老而又优美的艺术形式。在与他们的谈笑中,我看到了坚持和努力的力量,也感悟到了爱与执着的意义。苏州评弹是词曲丝弦的巧妙结合,静坐再听评弹,我能看到那些婉转动人的唱词,如细雨轻拂着樱花树,轻轻洒落在湖面上。这些歌声,是苏州人民的血脉,是他们对家园深深的眷恋。我感悟到,一个地方的文化根脉,是其灵魂的印记,贯穿着历史的延续和人民的情感。
随后,在沉静而充满韵味的夏日,我们漫步苏州的古街小巷,步入了一座藏匿着历史情怀的建筑,那便是苏州评弹博物馆。在这个充满悠久记忆的场所,我仿佛与过往时光交错,感受到了评弹艺术深沉的内涵,也汲取了珍贵的人文精髓。博物馆内,静谧的氛围中弥漫着古老的味道,仿佛时间在这里悄然停驻。陈列着的古琴古琵琶,静静地述说着历史的沧桑。我凝神聆听,似乎能听到往昔评弹艺人的声音,那是他们用心灵的演绎,将苏州的故事传唱给后人,如同江水永恒流淌。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强调:“要把握传承和创新的关系,学古不泥古、破法不悖法,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文艺创新的重要源泉。”通过本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我深刻体会到了苏州评弹独特的艺术魅力,真切感受到了新时代非遗传承人骨子里的热爱与持之以恒的执着。
一座姑苏城,半部江南诗。新时代青年应当担负起保护非遗曲艺,传承民族文化的历史责任,坚持讲好中国故事,讲好苏州故事,与时代同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愿尽青春之力,传续评弹雅韵!
园林桥塔、悠悠巷弄、淡淡水烟、吴侬评弹,一朝入姑苏,踏进江南梦!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3143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