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临夏县7月13日电(通讯员 万婧怡)长安大学暑期社会实践队“红星照亮民族路,勠力同心促振兴”继续前往临夏市参观胡廷珍烈士纪念馆,前往临夏州博物馆了解当地历史文化。
军人与青年——追寻在红色路上的赤子之心
实践队在指导老师和当地向导的带领下走进东郊公园的东南角,映入眼帘的是“血铸丰碑”四个描金大字。仿佛在诉说着不平凡的一切。随后我们跟随讲解员进入展馆内部,纪念馆陈列分“少年延珍”“法政学潮”“坚信马列”“声讨列强”“投身北伐”“陇原播火”“重振旗鼓”“艰苦兵运”“血铸丰碑”“今朝临夏”10个单元,通过多种方式,生动翔实地介绍了胡延珍烈士光辉战斗的一生和可歌可泣的传奇革命经历。胡廷珍,1902年生,临夏市人。1921年,赴北平朝阳大学求学,期间积极参加李大钊同志领导的反帝、反封建斗争。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甘肃早期党员之一。1926年,党派他前往广州国民政府工作,并任黄埔军校政治教官,后被派往北伐军总政治部,担任宣传股长。1927年3月,由刘伯坚推荐,以“西北政治委员会特派甘肃省党部党务委员”身份来到兰州开展党的工作,改组了国民党甘肃省党部,建立了中国共产党兰州特别支部,任书记。同年4月,以“国民党甘肃省党部特派员”身份到临夏视察工作,领导建立了中共导河特别支部和导河青年社,使临夏成为党在甘肃进行早期革命活动的三个地区之一。1927年,奉系军阀杀害李大钊同志的消息传来,他领导临夏各族群众600多人,在东关庙举行了追悼大会,号召家乡人民继承和发扬李大钊烈士的革命精神,把反帝、反封建斗争进行到底。1928年至1929年,在白色恐怖下,先后在临夏、永靖、永登、循化一带,坚持党的地下工作。1933年3月于新疆玛纳斯县被反动派杀害,时年31岁。实践队队员还看到了纪念馆里的真人塑像,还原了当时为党和国家事业奋斗的胡延珍勤恳工作,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真实场景,给实践队留下深刻的印象。
时代之歌——彩陶文化
如果说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发展历史,每个有历史故事的城市总有一座存储记忆的博物馆,那么到了临夏,临夏回族自治州博物馆就是了解当地历史必打卡的一个地方。临夏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起源地之一,早在5000多年以前就有先民居住,全州境内有文物遗址548处,是我国新石器文化最集中、考古发掘最多的地区之一,素有中国“彩陶之乡”的美誉。长安大学暑期社会实践队在当地向导和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前往博物馆进行参观。从新石器时代再到青铜时代,从仰韶文化再到金玉饰品,向我们全面的展示了临夏地区文化的繁荣和更迭。在展馆内部实践队着重了解了仰韶文化的部分,实践队了解到仰韶文化是指黄河中游地区一种重要的新石器时代彩陶文化,其持续时间大约在公元前5000年至前3000年(即距今约7000年至5000年,持续时长2000年左右),分布在整个黄河中游从甘肃省到河南省之间。仰韶文化虽然不能代替中华文明起源史,“却是中国国家起源史和中华民族起源史这座大厦中的一根擎梁柱”,因此,仰韶文化成为中国历史研究的一个切入点。仰韶文化和此后在黄河流域兴起的二里头文化一脉相承,仰韶文化的研究必将推动和影响中国历史的研究。根据文化遗迹的分布,考古学家把中华文明分布区划分为“六大区系”,而且同一遗址地区如关中出土的文物,也可分为仰韶、龙山、先周文化三类。这些研究成果充分说明中华文明的历史多源性及多元路径发展。通过观察展品的主要纹路和造型,大致可以推断出当时时期的农业形态,与如今临夏市的主体农业形态及发展模式有一定程度的相似。
参观活动结束后,长安大学暑期社会实践队“红星照亮民族路,勠力同心促振兴”实践队接受了当地团委及新媒体的采访。在采访中实践队队员分享了自己这几天在当地调研的实际感受,给予了临夏市民族共同体及民族团结建设工作高度评价。实践队切实在当地感受到了回汉民族共生以及互促文化繁荣。最后指导老师代表整个实践队向在调研期间配合工作的县团委表达深深的感谢。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3119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