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9日,安徽师范大学徽声皖韵传承乡音安徽方言谚语采录调研团队在涡阳地区展开了一次精彩纷呈的调研活动。此次调研不仅收录了珍贵的谚语,还独家拍摄了专人采访视频、街头采访视频以及工作记录视频,为方言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了一份力量。
作为安徽省内颇具影响力的方言保护项目,徽声皖韵一直致力于挖掘、保护和传承安徽方言谚语的独特魅力。本次涡阳地区的调研活动更是该项目的重要一环,着眼于这一地区独有的方言特点,以期将其珍贵的谚语传承下去。
据了解,安徽师范大学此次在涡阳谚语收录活动旨在通过采集和记录安徽方言的谚语,将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传承给后代。他们深入各个乡镇和村庄,与当地老人们交流,记录下了大量地道的安徽方言谚语,并进行整理和归纳。这些谚语不仅反映了安徽人民的智慧和传统价值观,还蕴含着深厚的人文情感和历史记忆。
团队成员表示,他们之所以发起这个项目,是因为他们意识到安徽方言的珍贵性和危机感。现在很多年轻人已经不能流利地说出家乡的方言了,方言文化的传承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因此,他们希望通过这个调研项目,唤起人们对方言的兴趣和保护意识,同时也为后人提供学习和研究的资料。
为了确保调研的准确性和全面性,调研团队不仅寻找了涡阳地区的发音人,还进行了大量的谚语收录工作。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深入当地社区,与老一辈的居民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并用心记录下了他们口头流传的谚语。这些谚语既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又展现了当地人民智慧和生活智慧的结晶。例如当地麦粒肿的偏方“撅眼撅,针鼻硌,硌七遍,好得快。”当地把治病的口诀编进谚语中,广为流传,这些在穷苦日子里是十分宝贵的。当地还有一些广为流传的教育谚语,例如尊敬长辈的谚语,“儿大不能过爹娘,山高不能遮太阳”,“是颗黍黍高过草”。这些用平常的词汇组成的谚语,展示了当地人民的智慧与浓厚的当地特色。
与此同时,调研团队还特地安排了专人采访视频,通过与发音人的深入交流,将他们独特的语音特点与谚语的意义相结合,为观众们呈现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方言盛宴。
街头采访视频更是让广大市民有机会参与到方言保护中来。通过“你能说一些涡阳的方言吗”、“谈谈你眼中涡阳方言的特点”、“你对涡阳的方言保护有什么看法”等一系列的问题,让受访者阐述他们的认识,他们纷纷表示了他们自己对方言的理解和亲身经历,让方言文化更加生动有趣。
此外,为了让更多人了解调研的整个过程,调研团队还记录了一系列的工作视频。这些视频展示了团队成员的辛勤工作以及调研任务的具体安排,让观众们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方言保护工作的艰辛与乐趣。
徽声皖韵传承乡音安徽方言谚语调研团队的涡阳之行,不仅丰富了对涡阳方言文化资源的收集,更加推动了方言保护与传承工作的深入开展。这次调研成果的发布,将进一步引发对方言文化的关注与热爱,为方言的传承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相信通过徽声皖韵的持续努力和更多类似的调研活动,安徽方言谚语的声音将不再被遗忘,而是在新的时代里得到广泛传播与认可。方言是我们乡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魅力不仅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历史,还能够增进相互间的交流与理解。
让我们一起期待徽声皖韵传承乡音安徽方言谚语调研团队在未来的更多精彩表现,为方言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做出更大的贡献。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2975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