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安徽师大学子三下乡:探访宿松文化馆 铸就匠心戏粹梦

来源:安徽师范大学“徽声皖韵 传承乡音”安徽方言童谣谚语采录调研团队 作者:叶子

大学生网报宿松8月5日电(通讯员叶子 毛倩)方言是一种独特的地域文化,具有传承千百年的丰厚文化底蕴。为记录下日渐遗失的方言童谣谚语,探寻记忆中的乡音与乡愁,保护和传承其丰富深厚的语言文化遗产,2023年8月3日,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徽声皖韵,传承乡音”安徽方言童谣谚语采录调研实践团队成员毛倩、叶子走进宿松县文化馆(即宿松县非遗文化保护中心),向宿松县非遗保护中心办公室副主任朱加祥和文南词县级传承人朱慧慧进行采访学习,开展宿松方言采录调研工作。

(图为队员叶子正在采访宿松县非遗保护中心办公室朱老师。通讯员毛倩供图)

团队成员叶子从宿松方言现状、文化馆活态传承的方式以及如何处理推广普通话和传承方言之间的关系等五个方面采访朱主任。从朱主任的回答中,团队成员了解了不少宿松方言童谣谚语的相关情况,受益匪浅。

就宿松方言发展现状以及目前趋势而言,朱主任表示,在其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宿松官方的地方语言比较丰富且复杂,是建立在各个乡镇方言特点的基础之上的。由于其地域优势(处于大别山的尾端,地理位置较高)以及解放前自然灾害大量人员的流入,宿松当地甚至形成了“一乡一方言,一村一特色”的显著特征。但由于人文交汇和人口老龄化等种种原因,掌握宿松方言的人急剧减少。不过县文化馆对于宿松方言正在进行活态传承,主要依托县内7个省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和1个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南词保护项目来推动。其中在去年已经统一文南词道白语言的使用规范——“小白全宿,大白渐进”。

(图为文南词县级传承人朱慧慧正在清唱《小孤山下唱小姑》。通讯员叶子供图)

“千古文化留遗韵,一代文明展新风。”为更深刻地体会和领略文南词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宿松县文化馆冯馆长邀请到宿松县非遗保护中心文南词县级传承人朱慧慧,由她清唱《小孤山下唱小姑》,带领团队成员进行亲身体验学习。

“小孤山清又清,江水涛涛浪千层。江边有个小姑女,一心爱着彭郎君……”朱慧慧老师的歌声如余音绕梁,以悠扬婉转的曲调,唱出了小姑和彭郎的美好故事,唱出了其优美旋律和深厚底蕴,唱出了对文南词的热爱和坚守。

团队成员了解到,作为宿松的本地之玉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南词传统戏剧曲调丰富,声腔完整,正可谓中华戏剧精粹。它的素材贴近底层民众,音乐底蕴十分丰厚,戏曲风格独特,表现形式灵活,有浓郁的宿松地方特色,更是具有极强的学术、艺术和社会价值,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其代表剧目有大戏《苏文表借衣》,小戏《陈姑追舟》等。

而当队员毛倩问到文南词传承的相关问题时,朱老师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作为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我热爱文南词传统戏剧,想把文南词传承下去,让其焕发时代魅力。”

(图为宿松县文化馆冯馆长和非遗保护中心办公室朱主任与团队成员进行交谈。通讯员叶子供图)

为进一步了解宿松县的方言保护情况和采录收集宿松方言,宿松县文化馆向团队成员提供了宿松方言童谣的相关音频资料。随后,在与宿松县文化馆冯馆长和非遗保护中心办公室朱主任的亲切交谈尾声中,本次专访活动圆满结束。

(图为团队成员与宿松县文化馆工作人员的合照。通讯员叶子供图)

乡愁变乡乐,乡音成耳音。宿松方言的活态传承使方言动起来,活起来,从县志里的页页文字变为飞入千家万户的欢声笑语。通过此次活动,团队成员向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专访,详细了解了宿松方言的宣传发展情况,亲身感受到了文南词的独特魅力,切身地体会到了方言传承的重要意义。匠心非遗逐梦,赓续文化血脉。作为师大学子,更作为新时代青年人,团队成员将继续以青春之力,发青春之光,而为宿松非遗文化焕发生机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2958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互联网+电商”暑期社会实践团队 ——线上学习会暨中期总结会

6月29日下午18时,“聚焦电商直播·助力脱贫致富·促进乡村振兴”2022年文法学院“互联网+电商”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线上学习会暨中期总结会在团队QQ群通过群视频的方式顺利开展。参与暑期社会实…… 陈湘子 江苏海洋大学文法学院查看全文 >>

“互联网+电商”暑期社会实践团队 ——图书馆查找资料活动

6月20日,“聚焦电商发展·助力脱贫致富·促进乡村振兴”2022年文法学院“互联网+电商”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成员在团队负责人冉小江的带领下前往连云港市图书馆进行了有关连云港市年鉴、连云港…… 陈湘子 江苏海洋大学文法学院查看全文 >>

“互联网+电商”暑期社会实践团队 ——问卷调查活动

6月19日10时,“聚焦电商发展·助力脱贫致富·促进乡村振兴”2022文法学院“互联网+电商”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成员在队长冉小江的带领下前往连云港市万达广场以及连云港市图书馆开展有关连云港市…… 陈湘子 江苏海洋大学文法学院查看全文 >>

“互联网+电商”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召开线下培训会

为进一步提升团队成员的实践水平,进一步提高团队的整体实践效率,6月18日上午11时,“聚焦电商发展·助力脱贫致富·促进乡村振兴”2022年文法学院“互联网+电商”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苍梧校区…… 陈湘子 江苏海洋大学文法学院查看全文 >>

“聚焦电商直播·助力脱贫致富·促进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项目启动会

6月12日上午十一时,“聚焦电商直播·助力脱贫致富·促进乡村振兴”2022年文法学院“互联网+电商”暑期社会实践项目启动会于通灌校区明德楼105成功召开。参与暑期社会实践项目的全体同学参加…… 陈湘子 江苏海洋大学文法学院查看全文 >>

“互联网+电商”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第五站 ——赣榆区海头电商产业园

6月22日上午10时,江苏海洋大学文法学院“互联网+电商”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第五站前往了赣榆区海头电商产业园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本次实践活动旨在参观走访赣榆区海头电商商户,了解赣榆…… 陈湘子 江苏海洋大学文法学院查看全文 >>

“互联网+电商”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第四站 ——东海第二站

6月22日上午,“聚焦电商直播·助力脱贫致富·促进乡村振兴”2022年文法学院“互联网+电商”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东海行”第二站顺利结束。本次实践参观活动旨在进一步了解东海县不同区域对于…… 陈湘子 江苏海洋大学文法学院查看全文 >>

“互联网+电商”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第三站 ——东海水晶文化创意产业园

6月21日上午9时,文法学院“互联网+电商”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第三站来到连云港市东海县,参观东海水晶文化创意产业园,与园区企业有关负责人进行了深入交流。通过园区负责人的介绍,团队成员…… 陈湘子 江苏海洋大学文法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考研大满贯宿舍413——夜灯长明照题海 青春共赴研梦来

以知识为舟以互助为桨在漫漫长夜里砥砺前行于浩瀚学海中并肩奋进用坚持书写青春答卷以协作铸就上岸奇迹接下来让我们一同走进…

五四薪火 聊传新篇-传媒技术学院主题朗诵献礼表彰盛典

为弘扬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五四精神,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4月25日,聊城大学于西校区大礼堂举办…

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成功举办仲英学者助益计划系列讲座

为拓宽我校学子学术视野,搭建师生交流平台,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于4月22日在中心校区董明珠楼213d成功举办“仲英学者助…

湖南科技学院走进敬老院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本网讯(记者丁紫涵)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增强青年学生的社会责任感,4月13日下午,湖南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举办2025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宣讲会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扎实推进国家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引导青年学子以青春之力服务社会、扎根…

最新发布

节俭安全两头抓 抵制浪费靠大家
中国青年网大连7月4日电(通讯员何润泽)党的二十大将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提高到了战略的层面进行强调,一方面源于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党的优良作风的坚守,另一方面源于对“两个大局”时代背景下粮食安全的…
地理与旅游学院:宜居环境利万家,幸福生活美如画
中国青年网日照6月27日电(通讯员周宇航)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打造宜居环境社区,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隐入尘烟”实践队于6月27日走进万春园社区,走访调查万春园社区人居环境改善现状。走…
湖韵隆回第四站|品雕刻情韵,悟艺韵传承韵传承
艺道传承,刻韵流金——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刘国利的雕版艺术之旅湖南省隆回县滩头镇,如画般的风景中,藏着一份宝贵的艺术传承。这里成为了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刘国利的心灵驻足之地。他以雕版艺术为信仰,将传统…
安徽工业大学实践队:延续红色血脉 传承红色基因
中国青年网涪陵8月16日电(通讯员罗杰)为把红色历史研究好、红色传统发扬好、红色文化发展好、红色基因传承好,8月16日,安徽工业大学冶金工程学院暑期社会实践队来到重庆市涪陵区816地下核工程进行主题为“调…
地理与旅游学院:宜居环境益万家,幸福生活美如画
中国青年网日照6月27日电(通讯员周宇航)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打造宜居环境社区,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隐入尘烟”实践队于6月27日走进万春园社区,走访调查万春园社区人居环境改善现状。走…
河南大学生走进乡村,助力乡村振兴
走进乡村,“法”护夕阳——三下乡活动感受我们是来自河南工业大学的“益”气风“法”队,我们团队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在活动中进行了调查和宣传,收获了很多,希望能与大家分享我们在…
地理与旅游学院:以人为本,创建和美社区
中国青年网日照6月30日电(通讯员刘晗悦)为深入考察民生实际,探索“宜居宜业和美家园”建设路径。6月28日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隐入尘烟”社会实践队走访了潍坊市寒亭区万春园社区。通过访谈社区工作…
泰州学子 “三下乡”:美化乡村,实现风清水绿蓝天梦
中国青年网济南8月9日电(通讯员边晓蕊)为响应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美化乡村环境,实现风清水绿蓝天梦,8月9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寸心寄华夏·盛夏漾星光”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成员在济南杆子行村进行打扫卫生…
重庆工商学子“三下乡”:在安静“乡”约一场乡村振兴的党课
(通讯员:谭怡)历史的卷轴,在砥砺前行中铺展;时代的华章,在不懈奋斗中书写。在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我们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102周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
猫咪也会长倒睫吗?
导语:“时间与猫同在,属于猫的时间比起人的时间要长得多,也更加深刻、宁静。”这是爱伦坡对猫的评价,因为人们对于陪伴的需要,和猫咪相对更低的时间付出成本,中国养猫的人数高居世界第二。随着养猫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