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安徽师大学子三下乡:探访宿松文化馆 铸就匠心戏粹梦

来源:安徽师范大学“徽声皖韵 传承乡音”安徽方言童谣谚语采录调研团队 作者:叶子

大学生网报宿松8月5日电(通讯员叶子 毛倩)方言是一种独特的地域文化,具有传承千百年的丰厚文化底蕴。为记录下日渐遗失的方言童谣谚语,探寻记忆中的乡音与乡愁,保护和传承其丰富深厚的语言文化遗产,2023年8月3日,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徽声皖韵,传承乡音”安徽方言童谣谚语采录调研实践团队成员毛倩、叶子走进宿松县文化馆(即宿松县非遗文化保护中心),向宿松县非遗保护中心办公室副主任朱加祥和文南词县级传承人朱慧慧进行采访学习,开展宿松方言采录调研工作。

(图为队员叶子正在采访宿松县非遗保护中心办公室朱老师。通讯员毛倩供图)

团队成员叶子从宿松方言现状、文化馆活态传承的方式以及如何处理推广普通话和传承方言之间的关系等五个方面采访朱主任。从朱主任的回答中,团队成员了解了不少宿松方言童谣谚语的相关情况,受益匪浅。

就宿松方言发展现状以及目前趋势而言,朱主任表示,在其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宿松官方的地方语言比较丰富且复杂,是建立在各个乡镇方言特点的基础之上的。由于其地域优势(处于大别山的尾端,地理位置较高)以及解放前自然灾害大量人员的流入,宿松当地甚至形成了“一乡一方言,一村一特色”的显著特征。但由于人文交汇和人口老龄化等种种原因,掌握宿松方言的人急剧减少。不过县文化馆对于宿松方言正在进行活态传承,主要依托县内7个省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和1个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南词保护项目来推动。其中在去年已经统一文南词道白语言的使用规范——“小白全宿,大白渐进”。

(图为文南词县级传承人朱慧慧正在清唱《小孤山下唱小姑》。通讯员叶子供图)

“千古文化留遗韵,一代文明展新风。”为更深刻地体会和领略文南词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宿松县文化馆冯馆长邀请到宿松县非遗保护中心文南词县级传承人朱慧慧,由她清唱《小孤山下唱小姑》,带领团队成员进行亲身体验学习。

“小孤山清又清,江水涛涛浪千层。江边有个小姑女,一心爱着彭郎君……”朱慧慧老师的歌声如余音绕梁,以悠扬婉转的曲调,唱出了小姑和彭郎的美好故事,唱出了其优美旋律和深厚底蕴,唱出了对文南词的热爱和坚守。

团队成员了解到,作为宿松的本地之玉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南词传统戏剧曲调丰富,声腔完整,正可谓中华戏剧精粹。它的素材贴近底层民众,音乐底蕴十分丰厚,戏曲风格独特,表现形式灵活,有浓郁的宿松地方特色,更是具有极强的学术、艺术和社会价值,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其代表剧目有大戏《苏文表借衣》,小戏《陈姑追舟》等。

而当队员毛倩问到文南词传承的相关问题时,朱老师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作为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我热爱文南词传统戏剧,想把文南词传承下去,让其焕发时代魅力。”

(图为宿松县文化馆冯馆长和非遗保护中心办公室朱主任与团队成员进行交谈。通讯员叶子供图)

为进一步了解宿松县的方言保护情况和采录收集宿松方言,宿松县文化馆向团队成员提供了宿松方言童谣的相关音频资料。随后,在与宿松县文化馆冯馆长和非遗保护中心办公室朱主任的亲切交谈尾声中,本次专访活动圆满结束。

(图为团队成员与宿松县文化馆工作人员的合照。通讯员叶子供图)

乡愁变乡乐,乡音成耳音。宿松方言的活态传承使方言动起来,活起来,从县志里的页页文字变为飞入千家万户的欢声笑语。通过此次活动,团队成员向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专访,详细了解了宿松方言的宣传发展情况,亲身感受到了文南词的独特魅力,切身地体会到了方言传承的重要意义。匠心非遗逐梦,赓续文化血脉。作为师大学子,更作为新时代青年人,团队成员将继续以青春之力,发青春之光,而为宿松非遗文化焕发生机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2958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用爱维护童真 用心温暖梦想

因为爱,简单的事情变得有了意义。为丰富中小学生暑假文化活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对目标梦想的引领,改变乡村留守儿童知识贫乏的现状,从而实现乡村振兴。近日,服务团来到黑池…… 动科学院赴陕西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深入基层牛场 理论结合实践

为了进一步了解黑池镇养殖业发展,将所学知识贯彻于实践。服务团来到了黑池镇马家庄,在和当地雷书记取得联系后,共同前往合阳县雷海艳家庭农场参观肉牛养殖场。据了解,该家庭农场属于…… 动科学院赴陕西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青春绽放热土 助力乡村振兴

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济南市章丘区双山街道三涧溪村考察时说“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鼓励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为了更好的了解大学生助力乡村振兴的实际情况,…… 动科学院赴陕西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服务乡村振兴 放飞青春梦想

为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给华中农业大学“本禹志愿服务队”回信中“积极加入青年志愿者队伍,走进西部,走进社区,走进农村,用知识和爱心热情服务需要帮助的困难群众,坚持高扬理想、脚…… 动科学院赴陕西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传承红色基因,勇担时代重任

“党员”,一个庄严又神圣的称号,它赋予了人民党魂,使得对党的使命感更加强大,以至于一些老党员离岗不忘党,退休不褪色。为传承红色基因,勇担时代重任,服务团来到了合阳县黑池镇五…… 动科学院赴陕西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西农学子赴合阳三下乡感想12

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通过这次下乡活动,我受益非浅,我明白到农村缺少的是教育与信息,同时这也锻炼、提高了我的综合素质。这虽说是我第一次参…… 何琳园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西农学子赴合阳三下乡感想11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课外教育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也是现阶段我们能把校园生活和社会生活结合的一个重要媒介,在暑假时期进行的暑期实践活动,带给了我很大的感触和社会经验,让我切身的感受…… 李妮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西农学子赴合阳三下乡感想10

在今年暑假初期,我们进行了暑假社会实践活动,赶赴陕西省合阳县进行支教活动和关于当地留守儿童,乡村振兴等一系列民情的走访调查,也对老党员进行了采访。此次社会实践中,我们需要早…… 职卓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多彩社团|闽南科技学院漫手作协会与闽南科技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青协

2025年3月9日下午,闽南科技学院漫手作协会携手闽南科技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青协于闽南科技学院康美校区旧社区举办公益手工…

‘职’点迷津 巾帼护航|闽南科技学院开展女企业家进校园宣讲活动

为进一步弘扬女性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时代精神,3月12日下午,闽南科技学院于菲华楼C102开展“‘职’点迷津巾帼护航”女…

青春浇灌希望 爱心点亮未来—兰州交通大学第26届研支团支教生活纪实

在祖国西部的青山绿水间,兰州交通大学第26届研究生支教团的青年学子们正以教育为笔,以青春为墨,在西部教育的广袤画卷上描…

追“锋”青年,志愿同行 —基础医学院2023级临床医学第五志愿服务队开展志愿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做出的关于弘扬雷锋精神的重要论述与对深入开展雷锋活动的重要指示,让闪耀着时代光辉的精神火种…

激活红色密码!沂蒙精神赋能革命老区 高质量发展——湖南农大青年志愿服务

近日,湖南农业大学牛犇犇青年志愿服务团走进长沙市开福区好人馆,以“激活红色密码!沂蒙精神赋能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为主…

最新发布

节俭安全两头抓 抵制浪费靠大家
中国青年网大连7月4日电(通讯员何润泽)党的二十大将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提高到了战略的层面进行强调,一方面源于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党的优良作风的坚守,另一方面源于对“两个大局”时代背景下粮食安全的…
地理与旅游学院:宜居环境利万家,幸福生活美如画
中国青年网日照6月27日电(通讯员周宇航)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打造宜居环境社区,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隐入尘烟”实践队于6月27日走进万春园社区,走访调查万春园社区人居环境改善现状。走…
湖韵隆回第四站|品雕刻情韵,悟艺韵传承韵传承
艺道传承,刻韵流金——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刘国利的雕版艺术之旅湖南省隆回县滩头镇,如画般的风景中,藏着一份宝贵的艺术传承。这里成为了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刘国利的心灵驻足之地。他以雕版艺术为信仰,将传统…
安徽工业大学实践队:延续红色血脉 传承红色基因
中国青年网涪陵8月16日电(通讯员罗杰)为把红色历史研究好、红色传统发扬好、红色文化发展好、红色基因传承好,8月16日,安徽工业大学冶金工程学院暑期社会实践队来到重庆市涪陵区816地下核工程进行主题为“调…
地理与旅游学院:宜居环境益万家,幸福生活美如画
中国青年网日照6月27日电(通讯员周宇航)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打造宜居环境社区,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隐入尘烟”实践队于6月27日走进万春园社区,走访调查万春园社区人居环境改善现状。走…
河南大学生走进乡村,助力乡村振兴
走进乡村,“法”护夕阳——三下乡活动感受我们是来自河南工业大学的“益”气风“法”队,我们团队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在活动中进行了调查和宣传,收获了很多,希望能与大家分享我们在…
地理与旅游学院:以人为本,创建和美社区
中国青年网日照6月30日电(通讯员刘晗悦)为深入考察民生实际,探索“宜居宜业和美家园”建设路径。6月28日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隐入尘烟”社会实践队走访了潍坊市寒亭区万春园社区。通过访谈社区工作…
泰州学子 “三下乡”:美化乡村,实现风清水绿蓝天梦
中国青年网济南8月9日电(通讯员边晓蕊)为响应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美化乡村环境,实现风清水绿蓝天梦,8月9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寸心寄华夏·盛夏漾星光”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成员在济南杆子行村进行打扫卫生…
重庆工商学子“三下乡”:在安静“乡”约一场乡村振兴的党课
(通讯员:谭怡)历史的卷轴,在砥砺前行中铺展;时代的华章,在不懈奋斗中书写。在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我们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102周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
猫咪也会长倒睫吗?
导语:“时间与猫同在,属于猫的时间比起人的时间要长得多,也更加深刻、宁静。”这是爱伦坡对猫的评价,因为人们对于陪伴的需要,和猫咪相对更低的时间付出成本,中国养猫的人数高居世界第二。随着养猫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