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老年人能够熟练使用智能手机。与此同时,复杂多样的电信诈骗也日益走近老人的生活。为了解老人对智能手机的使用情况、帮助老人识别、远离电信诈骗,2023年8月5日,我作为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青年筑梦,同心远航”社会实践队的一员,在山东省泰安市参加了以“跨越数字鸿沟,谨防电信诈骗”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
早在2022年的寒假,我就参加过同类型的社会实践活动。当时,我所接触到的老人大多只会使用智能手机来接打电话,在他们的眼中,智能手机就是更贵的、变了样子的小灵通。因此,承接上次社会实践,我将社区老人分为了两个样本:2022年寒假实践时尚未配备智能手机的老人与2022年寒假实践时就已经具有智能手机的老人并进行了随机采访。
疫情退离我们的生活后,老人们都重新走上街头,或是一起乘凉聊天,或是下棋打牌,街道恢复了热闹,也便利了我的实践。其中,一位我曾经帮助她进行网络缴费的奶奶一见到我,便热情地将我引进家中。只见她拿出智能手机,一边将自己的社交软件二维码展示在我面前一边说:“妮儿,咱加个好友,我现在可是会用智能手机啦!”我在与奶奶的交流中得知,疫情后,她的子女们回家更为频繁,她也在与年轻人的相处中更加全面地掌握了智能手机的使用方法。“不只是我,现在咱们村里,多的是会用智能手机的啦!”果不其然,在接下来的实地观察中,我看到了许多戴着老花眼镜去看手机视频的老人,其中不乏有寒假实践时只配备着固定电话的老人。“恁叔说疫情期间没个手机,连脸都看不着。这不,回来以后说么都得让俺学会用智能手机。”“有个手机方便啊,打电话发消息买东西的,我也得跟上潮流啊!”……不同的理由交汇在一个终点:该配手机了。在爷爷奶奶的脸上,我看到了被子女重视的喜悦,以及像儿童一样的、面对新鲜事物的那种好奇与期待。在经历重大考验后的今天,作为中华传统美德的孝变成催化剂,加速了智能手机在老人群体中的推广与普及,数字鸿沟之上似乎也在悄悄搭建着沟通亲情的桥梁。
图为实践队员与老人下象棋聊家常。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昌可欣 供图
然而,科技的发展与推广总归是一把双刃剑。我在闲聊中得知,村里一位老大爷在网上寻找兼职,却在不知不觉间被骗去了两万元。“网上骗子可多了,什么中奖啊、孩子受伤让你汇钱啊,都是假的。”一位爷爷一边说一边用扇子拍打腿边的蚊子,“要我说,你实在分不出来谁是骗子,就干脆都别信,光刷刷视频得了!”爷爷的话引来了周围老人们的赞同。既然没有辨别真假的好方法,那干脆坚持最为原始也最有用的:纵然真假馅饼掉,我自坚守不动摇。这确是一种防范电信诈骗的好方法。
图为老人向实践队员展示手机功能。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昌可欣 供图
本次实践虽然短暂,却令我受益匪浅。在与老人的交流中,我看到了年轻人对老人的关爱与重视,亦看到了老人对紧随社会潮流、便利日常生活的渴望与行动。除此以外,面对电信诈骗时,我看到了老人们质朴却实用的方法,看到了他们对危险的警惕。
我想,如同保护年幼的我们不受外界伤害一样,老人们在有意识地提防电信诈骗的同时,年轻人也应当随时关注老人的人身与财产安全,及时遏制电信诈骗的实施,严厉打击电信诈骗行为。
实践虽然已经结束,但青年的行动不绝。在今后,我会尽自己所能地去帮助老人远离电信诈骗,为营造健康安全的数字发展环境贡献出自己的力量。(通讯员 昌可欣)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2938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