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7月14日起,理学院南通大学理学院三下乡“挽民族星光、寻家乡特色”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在家乡社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社会实践活动。
为根植文化自信,提高个人修养,更好的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增强了年轻一代的文化自信心和认同感。志愿者组建的家乡特色寻访小分队,以“挽民族星光,寻家乡特色”为主题,以家乡地区为实践主阵地,通过采访老人,走街串巷,参观博物馆等方式,开展了对家乡特色文化的调查。各小队聚焦于家乡民俗文化探秘,寻脉中华传统,并采取了ppt制作与汇报的方式,进行分享宣传。
图为各小分队参加网上培训 官雨蒙供图
由南通大学大学生志愿者杨毓婕、张远丽、陈李欣、马子龙四人组成的小分队,开展了对家乡南通的传统手工工艺的寻访调查。小组成员通过资料查询,参观图书馆等丰富的调查方式,聚焦于南通的特色传统手工工艺,介绍分享了南通市特产南通蓝印花布的历史渊源,产品特点,起源与发展,工艺过程,以及它的民间传说。详细的资料以及精美的图片展现了南通传统手工工艺蓝印花布的特色。此后,小队成员走访了南通中国珠算博物馆,欣赏珠算史厅中精美的展品。
图为南通传统文化小分队在南通蓝印花布展览中心 杨毓婕供图
为响应本次实践活动,实践队员胡雨乐开展了对家乡河南省郸城县的特色探索。在“返家乡”的过程中,实践队员认识到“在实践中充实理论知识,厚植家国情怀,用实际行动为家乡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首先,实践队员来到家乡手工艺人民间作坊,参与家乡传统手工艺“泥泥狗”的制作,接着慰问老一辈党员,通过沟通交流,了解传承红色精神。此外,小队成员现身政务大厅,参与志愿服务,为群众提供指引与帮助,贯彻落实志愿服务。
图为郸城传统文化小分队进行理论宣讲 胡雨乐供图
“高邮家乡特色寻访小队”志愿者团队通过采访老人、参加博物馆等活动,切实地了解高邮的特色文化。志愿者们走街串巷,采访当地老人,老人们以自豪的笑容回忆着家乡的瑰宝,其中最受人赞誉的就是汪曾祺笔下赞不绝口的高邮咸鸭蛋。老人们还介绍了高邮阳春面,带领志愿者走进一家面馆,瞻仰了当地的传统制面工艺。而南门大街则成为历史文化街区的代表。志愿者们目睹了现代风格与传统文化相融合的奇妙景象。深入南门大街馆驿巷,志愿者团队找到了盂城驿,这是全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明代水马驿站,被誉为中国邮驿的“活化石”。
图为高邮家乡特色寻访小队队员进行采访 冯琦供图
志愿者顾佳怡在社会实践期间通过实地调研,查阅资料,询问家中长辈等方式来了解窨糕、南通脆饼、白蒲茶干、藿香茶等特色饮食,感受家乡的特色饮食文化。志愿者来到著名老店-石港茶食店寻找窨糕的传统与制作方法。老板是一名慈祥和蔼的老爷爷,他十分耐心地给志愿者讲解了窨糕的做法,保存方法,以及来源。志愿者也从当地群众口中得知他们拥有独特的脆饼情怀,又从家中长辈口中得知白蒲茶干和藿香茶是他们放松的必备饮品。
图为南通饮食文化小分队进行采访顾佳怡供图
志愿者李乃旭来到了家乡福州,通过实地调研,感受福州地方方言的魅力,又从当地居民口中得知福州方言是多源的,其主要原因由汉代、晋代、唐代大规模移民,也有古齐语、古晋语的残留,这些来源逐渐融合形成了现今的福州方言。此外,志愿者进入福州西湖公园来感受当地的风景,人文和历史。他也寻找了当地特色美食,如佛跳墙,福州鱼丸,都是福州人割舍不掉的味道。
图为福州家乡寻访小分队采访 李乃旭供图
本次宣讲家乡特色实践活动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满足志愿者个人情感的需求,更重要的是它们承载着一种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志愿者通过宣传家乡特色,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他们的家乡,激发社会对他们家乡的兴趣和热爱。通过这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也增强了志愿者的家乡自豪感和文化自信,激励着志愿者们今后继承发扬和创新家乡特色民俗文化风情,提高自身文化修养,形成正确的文化观和价值观,为家乡创造更大的辉煌。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2903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