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安德学院九省百余地“凝聚百名青年力量,科技赋能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

来源: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安德学院 作者:于天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安德学院九省百余地“凝聚百名青年力量,科技赋能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团赴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和平村和人和村开展实践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我国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习总书记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解决好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在农村。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安德学院赴九省百余地“凝聚百名青年力量,科技赋能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团,基于我国发展现状,将目光着眼于乡村发展、乡村振兴,于2023年7月16日前往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和平村和人和村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深入田间地头,与当地农户和负责人交谈,了解农村现状,宣传智慧农业。

实践团成员与当地农户交谈

实践团了解到了当地农业主要依靠人力劳作,效率较低,智慧农业渗透率较低。深刻感受到我国农村智慧农业虽较以往有所发展但仍有许多发展空间。同时,农村中青年大多外出务工,留守老人较多,劳动力不足。实践团还采访到了农户们对于农村房屋建设与加固的经历与看法,了解到当地农户的住宅大部分都有四十年左右的历史,甚至有些将近70年,急需加固,但基于各种原因,房屋加固得不到落实。

实践团成员深入农户进行问卷调查

实践团向当地负责人介绍了团队自主研发的具有模块化工厂式培育模式、摒弃传统植物水培种植模式的ARGO智慧农业物联网控制管理系统和ARGO模块化水培生长系统,当地负责人对我团队具体的科技助农扶贫政策措施转化为实践研究成果的可行性予以肯定,并对智慧大棚的节约成本、迅速提升产量和质量的优点予以赞赏。

实践团成员在大棚内观察土壤情况

负责人表示:“这项技术在农村有很广泛的应用空间,促进了农业与新时代技术的结合与发展,希望这项技术可以继续深入研究并在未来得到广泛的发展。”他还表示,ARGO模块化水培生长系统所带来的高程度智能化解决了农村人口流失所导致的问题,老人和妇女也可以利用软件足不出户的观察和调整大棚的状态。这项技术能够帮助当地农户扩大生产规模,提高农户收入。当地农户表示:“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进步越来越快,但农村的发展较为落后。这里还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希望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投入科技助农乡村振兴的道路。”

实践团成员与村支书合影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在本次社会实践交谈过程中,当地负责人与居民对于大学生投入实践项目、投入乡村振兴表示肯定。实践团成员作为新时代青年,为农民们普及智慧农业知识,帮助祖国推进现代化农业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走下去,为农业发展与乡村振兴注入新鲜的年轻力量。

来稿 于天琦

摄影人员 沈傲青 于天琦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2802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暑期社会实践——南京市卫计委之行

2016年7月6号,二孩政策对女性的影响调查小分队来到南京市人民政府卫计委对信访部的陈主任进行了采访。主要是为了对二孩政策进行进一步的了解,从政策方面深入理解二孩政策。 …… 查看全文 >>

南师大“二孩政策对女性的影响调查小组”采访南京雨花台区妇联

2016年7月9日,南京师范大学二胎政策对女性的影响调查小分队来到南京市雨花台区妇联对雨花台区妇联主席进行了采访。…… 查看全文 >>

暑期实践扬州行

暑期实践扬州行7月7日,我们小分队一行三人来到了景色秀丽的月亮城扬州。9点半左右抵达扬州后,我们根据联系好的机构开始我们的调研采访活动。 …… 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

探秘语言景观,延续爱国火炬

2025年1月13日至1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赴凭祥市开展友谊关“爱国”景观的情感机制调研,感…

河海学子源泉工程回校宣讲

河海大学源泉工程团队宣讲活动报道2月17日,河海大学源泉工程团队在学校礼堂举办了一场精彩的宣讲活动。团队成员韩孟昀、郑钧…

地理与环境学院开展“沂蒙精神进校园 凝聚奋进新力量”宣讲活动

为了让同学们深入了解沂蒙精神的内涵,传承红色基因,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和奋斗精神,2月23日,聊城大学沂蒙精神红韵志愿宣…

地理与环境学院开展乡村教师访谈社会实践活动

为记录乡村教育变迁历程,弘扬乡村教师的坚守精神,深入挖掘乡村教师的教育故事,寒假期间,聊城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2024级4班…

最新发布

人科学子三下乡|推广苗绣,弘扬民族文化
7月7日,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勇担青春新使命,民族团结我践行”实践团来到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花田乡何家岩村感受苗绣的魅力,希望通过传统手工艺的体验,为民族团结注入新的力量。在何家岩村,一汪清…
巢湖学院赴滁州实践团—重走革命之路,传承红色星火
重走革命之路,传承红色薪火7月2号至六号,巢湖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赴滁州红色基因实践团暑期三下乡前往滁州市定远县观寺镇、藕塘镇、定城镇,重走革命先烈的红色足迹,通过学习、观察、感悟,人物采访,调研…
人科学子三下乡|走入花田调研,助力乡村振兴,促进民族团结
7月7日,实践团成员踏上了前往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花田乡何家岩村的征程,进行了一场关于当地经济发展的调研。大家希望借此机会提出建议,助力乡村振兴,并促进民族团结。在中国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
弘德村的致富处方
弘德村的致富处方编者按:“罗山叠翠,渠锁黄龙,八方聚人,移民新城”,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位于宁夏腹地要冲的市辖区,是全国最大的易地搬迁生态移民集中安置区,23万移民、64个行政村在这片2767平方公里…
重师学子三下乡:栉风沐雨砥砺行,春华秋实满庭芳
三下乡∣栉风沐雨砥砺行,春华秋实满庭芳——教育科学学院“优秀校友”寻访团队寻访特教校友篇2023年8月15日,在指导老师周树银的带领下,重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优秀校友寻访”团,通过线上的形式,访谈…
四川高校学子三下乡:我与历史面对面
历史的回声,来到千年后与我们相逢。我们与历史,近到一页纸的距离,远达上下五千年的隔世。历史携着古时的回声自渡江流,步履不停息,它在急湍中融掉了厚雪千层的冷,沾染上时间的余温。作为一名三下乡志愿…
人科学子三下乡|青年学子传非遗,文化自信助团结
为了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促进民族团结进步,7月12日,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勇担青春新使命,民族团结我践行”实践团来到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龙潭社区参与舞龙体验活动,亲身感受舞龙的魅力…
人科学子三下乡|酉阳民俗博物馆之旅:学习传统文化,勇担时代大任
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是中国西南地区一个依山而建、独具民族风情的地方。7月12日,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勇担青春新使命,民族团结我践行”实践团来到该县龙潭社区参观民俗博物馆,以学习传统文化、增长…
曲园学子:学好党史必修课,当好红色传承人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青年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肩负着人民的重托、历史的重任。本次社会实践活动团队希望能够通过统筹开展“永…
忆百年峥嵘,诵红色歌谣
革命精神代代传,红色歌谣声声诵。为追忆党的百年奋斗岁月,弘扬党的功勋精神,传承红色血脉,7月22日“星海班”开展了党史教育课红色专题课程。通过学习贯彻党的百年奋斗精神,学生增强了对党的认同感和归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