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江西师大学子访谈首届公费师范生:一场教育的灵魂对话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 作者:刘成 陈馨怡

为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关于推动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讲话精神,了解江西省首届公费师范生的优秀事迹,坚定赣鄱学子扎根江西红色教育热土的信念。值此江西公费教育十周年之际,江西师范大学“师道筑魂”社会实践队开展“寻访首届公费师范生”活动,于2023年8月6号访谈江西师范大学公费师范生院2017届英语专业毕业生、现新余四中初中部英语老师何珍。

如何为师?砥砺奋进

十年前的夏天,何珍老师收到来自江西师范大学免费师范生院(后更名为公费师范生院)一份沉甸甸的录取通知书,“如何为师”的叩问在她的心中深深扎根,如何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是摆在她面前的难题。何珍老师笑着说:“当时拿到录取通知书,仿佛未来已经被规划好,但是我希望既然选择成为一名免费师范生,在大学期间努力学习英语专业知识,磨炼教学技能,将来无愧于三尺讲台。”

作为江西省首届公费师范生,以何珍老师为代表的公费师范生无疑是特殊的,她们第一次接触到全新的师范生培养体系。每日晨跑晨读,每周演讲朗诵训练,三笔字常态化练习,优秀教育名家讲座……一项项师范生技能的培养融入每一个公费师范生的日常生活。何珍老师认真对待每一项训练,乐在其中,她珍惜学院提供的宝贵资源和优秀平台,抓住机会锻炼自己。从略显青涩到落落大方,从懵懂紧张到熟练自信,一堂堂精致打磨的微课,一次次深度训练的身影,换来光鲜亮丽的奖状和荣誉。在实践中,“如何为师”的答案在何珍老师心中愈发明晰。

谈起自己大学时第一次参加微课获得冠军的经历,何珍老师鼓励队员们:“一路走来,我非常珍惜每一次上讲台的机会,积极参加,每次都复盘整理自己的参赛心得,在点点滴滴的积累中不断进步。希望你们相信越努力,越幸运,我们共勉之。”

何以为师?脚踏实地

面对渝水一中一学期的顶岗实习,何珍老师是忐忑的。但面对困境,何珍老师选择直面风雨,“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在风雨中磨炼总能成长得更快。每周,渝水一中明亮的教室里,总能看到一个坚韧执着的身影,认真的面庞满是对教学的热爱;每次备课会上,笔记本上记得满满当当,记录着自己备课的心得和体会;在课后,她向老教师请教、和同伴交流,不断思考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班主任,如何上好每一节英语课。星光不负赶路人,时间不负有心人,讲台上的她更加成熟,获得了师生的一致好评。

在每年的寒暑假,何珍老师有时选择前往外省支教,有时则选择留昌兼职家教,她总结的本子上记录越来越多。四年时光,多次支教,在一次次实践教学中她坚定了扎根江西教育的决心,也一次次地思考:何以为师?

她找到了答案,是孩子们发自内心的笑脸,对老师的认可;是讲台上授课的淡然,自信大方;是教学比赛上发光发热,收获的赞赏和积极评价。著名教育家雅思贝尔斯说过:“教育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在赣鄱红土上与每一个孩子相遇的时光,都是支撑何珍老师不断前行的动力。对教育的热爱和脚踏实地的努力支撑她在讲台上发光发热,成为最闪亮的一个。

图为何珍老师(右二)在大学时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与队员合影

图为何珍老师实习期间在渝水一中授课

足以为师,逐梦不息

何珍老师一直认为自己是个幸运的人,但是在幸运背后,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努力和勤奋。机会永远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当全国百强中学新余四中校招时,何珍老师侃侃而谈,自信大方,给评委留下深刻的印象,她成功入职新余市第四中学,成为一名初中英语老师。

入职后的何珍老师保持着实习时的良好习惯,新余四中英语特级教师余美夫老师的课上总能看到她的身影,认真观摩学习,积极主动交流。后面在师徒结对时,余美夫老师主动选择这个勤奋踏实的姑娘作为自己的徒弟。在今年五月的江西省第四届中小学青年教师英语学科竞赛新余市选拔赛上,何珍老师与全市12位优秀选手同台竞技,凭借其扎实的基本功,巧妙的设计和超强的亲和力,赢得了评委的一致好评,获得全市一等奖。虽然此次比赛时间紧、任务重,要求老师精心准备好十堂课的教学设计和相关的说课材料,但何珍老师没有退缩,她积极备赛,从最初课程内容的选定,到全国各地优秀课例的揣摩学习,再去认真研读最新的课程标准,核心素养等理论知识,何珍老师认真对待每一个环节,反复打磨与修改。“过程很艰辛,但成长也颇多,这是每位青年教师成长的捷径,以赛促学,非常锻炼人!”何珍老师说到。

说起从教最有意义的事情,何珍老师的笑意更浓了。去良山中学“送课下乡”的经历令她印象深刻,为乡村孩子送去一堂堂优质课,点亮孩子们多彩的梦想,用青春的力量助力乡村教育的发展。“我们回到家乡从教,便是希望能为家乡的教育注入青春力量,看到学生们的进步是从教最大的幸福,和学生在一起总能感到暖心。”到目前为止,何珍老师带了两届学生,每逢节假日,一份份用心的卡片总能带来温暖和感动,教育的意义便越发凸显,做有温度的教育是何珍老师不变的初心。

图为何珍老师参加“送课下乡”活动荣誉证书

据悉,今年是江西师范大学公费师范生院建院十周年,也是江西公费教育第十年,一批批有志教育的优秀公费师范生踏上岗位,扎根江西教育基层,为家乡教育做贡献,何珍老师是无数优秀公费师范学子的缩影。通过本次活动,与首届公费师范生对话,实践队员们更加坚定从教信念和信心,推动社会深入了解江西公费教育,在培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接班人的进程中书写无悔青春。

图为何珍老师(一排左二)和同学们举办儿童节活动合照留影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2769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二师学子三下乡:聚焦留守儿童教育,共筑成长希望

在湖北省三伏潭镇鲜码村这片充满乡土气息的田野间,一场关于爱与责任的走访行动悄然铺开。此次家访,旨在深入了解当地留守儿童的生活与学习状况,传递社会各界对他们的关爱与期望,共同……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以周恩来精神,共燃乡村爱国情

大学生网报仙桃8月2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让乡村学生们的家国情怀得到进一步的培养,激励他们为祖国伟大复兴树立远大理想。8月2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戏曲绘梦童心扬

大学生网报仙桃8月1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让乡村学生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又一绚丽瑰宝,激发起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8月1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脊椎动物课堂启智,共筑童心生物探索梦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31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激发乡村学生们的探索心和好奇心,点亮学生们对于探索神秘生物世界的科学追求。7月31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开心超人舞,快乐乡村课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30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丰富乡村学生们的多彩童年,同时激发学生们对舞蹈艺术的热爱,促进学生们的未来发展。7月30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乡村课堂赏古韵,共鸣传统乐器美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29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更好的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也间接的提升学生们对美的感知能力与审美能力。7月29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者……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调研富硒花生,机械化种植显成效

导语:近日,来自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的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者服务队分队在仙桃市三伏潭镇鲜码村开展了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此次实践聚焦于鲜码村富硒花生种植与机……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脸谱绘就传统美,童心共赏文化韵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26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更好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让乡村学生们拉近与中华艺术的距离,领略之中独特的魅力。7月26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班团建设】“借院校之花,结学习之果”——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专家讲

当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法律与技术的交融已成为时代命题。2024年12月13日,法学2303团支部全体成员齐聚马房山校区西院会议中心…

【班团建设】“网络闸门,数字蓝盾”——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案例访谈活

以法为盾,筑牢数字安全防线;以警为镜,护航法治时代新章。2025年2月11日,法学2303团支部访谈小队赴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公安分局…

“水润家乡梦,‘材’子志愿行”——湖南城市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寒假

(通讯员黄鑫)1月10日至2月23日,湖南城市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水润家乡梦,‘材’子志愿行”寒假返家乡志愿团队成员在各…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最新发布

南信学子三下乡:深入走进淳化现代农业示范园区
2023年6月28日,坐车前往淳化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在当地领导的带领下参观了烘干中心的设备及当地备用稻苗的制作过程,参观了先进的烘干设备,当地园区通过自己的流水线将作物进行加工制…
巢湖学子三下乡:重走红色足迹,传承革命薪火
中国青年网定远7月7日电(通讯员王亚莉)为更好地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缅怀革命先烈,了解当地红色文化,2023年7月2日,巢湖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赴滁州市定远县“重走红色足迹,传承革命薪火”定远县红色基因实…
防范气象灾害,护航高质量发展
7月23日-8月4日,我院“乡村闪耀,理论照亮”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志愿队前往福建省泉州市开展主题为“防范气象灾害,护航高质量发展”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千年蟳埔处处飞花,气象知识飞入人家7月23日,实践队前往…
学习中去实践
参观开始前,负责人郭先生便热情地接待了追根溯源实践队队员,并细心叮嘱人造人加工厂房有严格的卫生安全标准,所以进入厂房一定要注意完全消毒,穿戴好特定的工作服,参观过程中必须服从安排,不能随意乱跑…
在实践中去学习
迎着灿烂的朝阳,激情飞扬的七月,我们背上知识的行囊,走出校园,到企业去感受不一样的风景。我作为曲阜师范大学经济学院暑期三下乡追根溯源社会实践团队的成员,跟随队伍来到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开展关于…
陕西学子三下乡:走进乡村基层,探访社情民生
为推动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了解乡村基层基础设施建设状况及人民群众生活水平。7月14日,长安大学赴陕西安康“山水绘锦绣·青春助振兴”暑期社会实践队走进安康市瀛湖镇南溪村,对当地在库区移…
多位一体凝聚合力,共绘振兴美好画卷
为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乡村治理现代化,探究新发展理念对乡村振兴工作的重要意义。7月15日,长安大学赴陕西安康“山水绘锦绣·青春助振兴”暑期社会实践队走进安康市瀛湖镇郭家河村,对当地乡风建…
科技助乡兴
2023年6月28日上午,曲阜师范大学筑桥“技”微实践团队继续走访日照市乡镇微企。实践队第一站前往的是丹阳社区的兴安印刷厂,向老板咨询企业目前是如何计算整理员工工资的,了解到该公司员工工资以日结为主,…
科技扶微企,乡村共富裕
在我国,小微企业在市场主体中占据了绝对的数量优势,他们大多集中建于乡镇周边,小的企业人员规模可能不达10人,但也有一些企业劳动力密集,但员工总体文化水平较低,工作过程中分工变动频繁,且产品计数较…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炎暑践法•春苗肆长”社会实践团队走进工厂,以法治渲染劳动的亮色
大学生网报常州8月5日电(通讯员黄开悦顾飞扬)为相应国家全民普法的号召,也为了增强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劳动法的认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炎暑践法·春苗肆长”社会实践团队常州小组成员,于8月5日走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