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曲园学子三下乡:加强多主体协同合作,打造农村宜居环境。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者:冯冯

加强多主体协同合作,打造农村宜居环境。

中国青年网潍坊722日电(通讯员 孙凯宁)人居环境治理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重点任务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强调“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任务,同样三农问题也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需要发挥政府、社会组织、村干部、村民等多主体的参与,2023年7月15日至7月22日 曲阜师范大学青年星帆实践队走进农村环境,循着道路发现农村治理环境的良好举措,也在其中探求问题,提出建议。

实施“门前三包”,优化人居环境。

社会实践队员所调研的村庄的每户人家门口都会张贴“门前三包”责任公示牌,其中包括包环境卫生,包绿化管理,包容貌秩序三个方面,“门前三包”责任制作为加强社区精细化管理的重要载体,也作为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市民群众等多元主体参与治理的重要措施,也是创建美丽乡村的重要方式。通过“门前三包”制度,将创建美丽乡村,建造宜居环境的责任细化到每一个村户,每一位村民手中。门前三包政策由村委会牵头实施监督,由村民主动积极遵守,不断发挥一个个小的萤火力量,也能汇聚烈烈火炬,细微到小小垃圾,大到整体村容村貌,都离不开多主体发挥的作用。社会实践队员通过采访村民得知“门前三包”制度已经实施多年,村民本身对于村庄本身环境的改善也比较满意。还说到“这样的环境已经很好了”,社会实践队员从齐整整洁的街道,良好的绿化也已经看出村庄环境的美丽宜居。

改造现生机,旧村展新颜。

社会实践队员除了外出走入其他村庄调研外,有条件的还继续深入走进自己生活多年的村庄,不断挖掘实施村庄改造措施的具体操作过程和实施意义,亲身体会村庄多年来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崎岖小路到宽敞大道,从垃圾无处堆放到整齐的垃圾箱摆在道路街道处,以方便居住在各个地方的居民都能最短距离的去倾倒垃圾。从土地荒草杂生到有规划的种植绿植,净化空气,美化村庄环境。村庄处处都有着勃勃生机的焕发,在与村民的交谈中也进一步了解到村庄的路是2020年春天修建起来的。要想富,先修路。道路修建之后变得通行方便了许多,对村庄人居环境来讲也是极大的改善。之后又在道路两旁的土地上进行改造,规范化种植绿植,成排的小树在道路两旁生长起来,更有村民自主修建围栏或铺建板砖,使属于自己居住范围外的环境变得更加整齐美观。村庄每天都会派专人打扫街道卫生,比如清理垃圾,打扫街道、提醒居民不合理的道路占用情况等等。经了解,负责打扫卫生都为村中自己招募,工作时间从早上5点到下午5点,这也让那些需要晚年自己获取资金生活的老人有了一个较为安逸和安全的工作。

改造仍有梗阻,前行还需努力。

实践队员在与村民的交谈中发现村庄的垃圾并未施行分类,所有的垃圾无分类直接扔进垃圾桶,再由垃圾车收走。唯一被分出来的是建筑垃圾,统一放置建筑垃圾的地点在村后。

村中还有污水处理系统,在每个住户后方的排水道都安装有相应的污水处理装置。但是在村庄道路两旁的建造的管道排水系统半途而废,有的已经安装好了管道但未使用,有的地域还没有安装好管道。伴随着村庄美丽乡村工作的持续开展,乡村环境得到不断优化,绿色植被有序种植。在乡村环境得到极大改善的同时,同样也存在着一些漏洞。在了解了成就之后,也让我们更加关注于问题。推进后续乡村人居环境建设还需政府、村委会、村民等多主体协作的力量,有梗阻才更有前进的力量,这也激励着社会实践队员不断探索问题,建言献策。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2739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保护野生动物,我们在行动 (三)

昨天我们的任务主要是发放宣传单、问卷以及剪辑视频,经过昨天一天的努力,我们有了不小的收获,今天上午我们的任务主要是进行资料的最后整理和筛选。经过我们队员一上午的努力我们收集…… 六月的雨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查看全文 >>

保护野生动物,我们在行动 (二)

所以面对很多人的不理解和质疑时我们比昨天更加有信心,有动力,正是因为大家的不理解更加让我们奋进。但也有同学遇到了好的情况,通过昨天的宣传之后有的群众已经了解到保护野生动物和…… 六月的雨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查看全文 >>

保护野生动物,我们在行动 (一)

2020年7月16日上午,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暑期社会实践队——守护者社会实践队积极响应学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安排,继续进行我们的实践活动。昨天我们的任务主要是发放宣传单、问卷以及剪…… 六月的雨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查看全文 >>

远离野味,从我做起

守护者社会实践队积极响应学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安排,秉承“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决战脱贫攻坚,投身强国伟业”的活动主题,在豫西、豫南地区进行了本次暑期社会实践。自…… 六月的雨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查看全文 >>

远离野味,从我做起 (二)

但也有很多人拒绝了我们队员的调研,虽然使我们队员有点失望,但却因为他们的拒绝,让我们队员更加有了奋斗的激情。“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性格,被他们拒绝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我再换别人…… 六月的雨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查看全文 >>

远离野味,从我做起 (一)

2020年7月15日上午,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暑期社会实践队——守护者社会实践队积极响应学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安排,秉承“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决战脱贫攻坚,投身强国伟业”的活…… 六月的雨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查看全文 >>

保护自然,应刻不容缓

2020年7月18日上午,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暑期社会实践队——守护者社会实践队继续进行本次暑期社会实践。这是进行实践活动的第四天,守护者社会实践队开始组织开展线上讲座活动,希望通过该讲…… 六月的雨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查看全文 >>

保护自然,应刻不容缓(二)

7月18日上午九点,革除滥食“野味”陋习的线上讲座活动准时开始,在讲座中队员们引经据典,用大量鲜活的故事告诉听众们,要保护自然,保护野生动物,革除滥食“野味”陋习。听众们听后反…… 六月的雨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从遵义出发,筑梦青春——红色精神的传承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更好地弘扬遵义会议精神,传承红色基因。2025年4月…

红色基因永传承 青春接力长征行 ——遵义会议精神宣讲团赴大金山国防园学习

2025年3月5日,金陵科技学院“红色遵义·筑梦前行”大学生志愿宣讲团的10余名青年志愿者走进南京市溧水区大金山国防园,以“重…

传承红色基因,不负历史使命——“澄园先锋”红色志愿宣讲团举办系列宣讲

传承红色基因,不负历史使命——“澄园先锋”红色志愿宣讲团举办系列宣讲活动为传承红色基因,深化党史学习教育,4月23日,南…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考研大满贯宿舍413——夜灯长明照题海 青春共赴研梦来

以知识为舟以互助为桨在漫漫长夜里砥砺前行于浩瀚学海中并肩奋进用坚持书写青春答卷以协作铸就上岸奇迹接下来让我们一同走进…

五四薪火 聊传新篇-传媒技术学院主题朗诵献礼表彰盛典

为弘扬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五四精神,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4月25日,聊城大学于西校区大礼堂举办…

最新发布

隐藏在城市中心的老城区
安徽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老旧小区改造实践队队员于晓文于7月14日来到合肥市庐阳区杏花社区实地调研当地老城区的老旧小区情况。这个小区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周边包含重点小学,初中和高中,坐落在两个医院旁边…
湖北学子三下乡:让时间慢下来
7月15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前往仙桃市杨林尾镇兴隆村开展“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三下乡支教,对我而言是一次特别的体验和锻炼。在短短十五天中,我不仅仅体会为乡村学…
湖北学子三下乡:脚踏农村,心系教育
大学生网报仙桃8月5日电(通讯员马依蕊)今年暑假,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来到了湖北仙桃展开了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三下乡支教是一次让我深刻感悟的实践经历。在这个过程中,我与农村的…
安徽学子三下乡:寻古风古韵,齐心共建乡村梦
为了深入探讨中华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以及文化差异,安徽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实践员聂团于八月六日来到当地的瑞安堡,通过观察去了解古建筑里中华传统文化。它是沙漠腹地的“大宅门”它是沙漠绿洲里的…
忆往昔峥嵘岁月 感悟时代青年担当
大学生网报武汉8月14日电(通讯员汪莹)2023年7月1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楚音汉蕴”暑期社会实践队在湖北辛亥革命博物馆学习革命史,弘扬先辈优秀革命精神,感悟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武汉是辛亥革命的发源…
黄洋界上红旗展,井冈精神万代传
中国青年网井冈山8月12日电(通讯员赖嘉彝陈昕)“犹记当时烽火里,九死一生如昨。”是毛主席重返井冈山时所提笔抒写,忆峥嵘岁月,独有豪情,风雷磅礴。弹指一挥间,九十六年过去,曾经的革命根据地,如今早…
阳光助成长,安徽工业大学实践队同社区孩子学习,丰富孩子暑期生活
阳光助成长,安徽工业大学实践队同社区孩子学习,丰富孩子暑期生活中国青年网黄山市7月18号电(通讯员厉佳烨)为了丰富社区孩子们暑假生活,加强孩子们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提高孩子们的安全防范意识,安徽…
湖北学子三下乡:丹心筑梦,暖心助学
大学生网报仙桃8月4日电(通讯员马依蕊)大学生三下乡支教是一项关注农村教育的社会实践活动。本文将讲述一个关于大学生三下乡支教团队的实践故事,记录他们在故乡的实践过程和取得的真实收获。湖北第二师范…
湖北学子三下乡:迎着风奔跑,我们都在努力生长
“姐,武汉新一线城市,是不是很有钱呐?”孩子们突如其来问的一句让我一时语塞。我看着孩子们纯真的笑容,思绪渐渐拉远。7月15日,这是我第一次独自一人离开武汉——一个从小到大都从未离开过的城市。当我踏…
安徽学子返家乡:寻古风传统,齐心共筑梦
为深入挖掘中华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安徽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实践员盛新杰于7月13日来到了当地的“包公祠”。通过走访参观,实践员盛新杰了解到了这些雕梁画柱的古建筑中所蕴涵的中华传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