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次暑期社会实践中,我们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彝家傲”暑期实践小分队,来到云南峨山彝族自治县双河村,希望通过实地调研和走访等形式,从少数民族文化的角度为乡村振兴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彝家行,行在彝山,丈量土地的温存
在到达实践地点前,是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资料搜集和物资准备活动,团队成员一起努力为即将到来的实践调研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也为突发情况做好了预备方案,即使出发前对于本次的线下实践活动有些许“社恐人士”般的不安,但真正到达时却又一种莫名的安心感,也许是当地人淳朴的笑容,也许是虽然同样拘谨的团队成员所展现出的善意,总之,在一场隔夜的晚会后实践活动就此展开。
清晨的一场淅淅沥沥的小雨宣告着实践活动拉开帷幕,见多识广的当地人便露出笑容对我们说道我们这次定能不虚此行,我们便也摩拳擦掌,兴奋之情不言而喻,而我们此行的目的便是去体验云南所特有的采菌子活动。陌生且充满趣味的事物总是能勾起人的好奇心,但好奇心往往也会害死“猫”,在采摘活动开始前,团队负责人便向我们千叮咛万嘱咐,让我们遵循“发现不动,遇菌问人,摸菌不饮,一刻为呼”的原则,野生菌奇异的外表下也许隐藏着一颗歹毒的“心”,因此时刻保护自身的人身安全是十分重要的,团队成员彼此照看,为避面遭受野生菌的“侵蚀”。
彝家情,情系彝民,张扬积蓄的热情
在伴随着欣喜且劳累的采菌子活动结束后,团队成员回到村中分成两拨,分别准备“松毛宴席”和“彝村温暖”活动。我加入到“彝村温暖”活动之中,并在该活动中为村长以及村民的热情配合所感动,无论是一开始的介绍与欢迎,还是紧随其后的书法祝福活动,这种情感一直持续着。而这种感情在最后的环节——猜拳对唱中达到顶峰,彝族村民在展示舞蹈与歌声中不禁忘我,我们也跟随着他们轻轻附和,尽管陌生,尽管略带羞涩,但彝族人民的热情鼓舞着我们,在这种饱满的情感中,我们这些外来的人成为了他们远方的朋友,尽管文化上有差别,但这种情感是相同的,浑然一体,热情洋溢。
彝家傲,傲于彝家文化
第一天的活动在晚饭过后便落下帷幕,在第二天迎接我们的是采访与问卷调查。通过在双河村和峨山县城进行采访与问卷调查,为社会实践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持。对我来说,进行调研的最难的一步是最开始的一步,鼓起勇气向陌生人进行采访并发放问卷,得来的也许是冰冷的拒绝。在一番内心挣扎后,终于克服了这一心理障碍,虽然此前团队内部进行商讨时考略过用学生证等可以证明自身身份的工具来减少被采访者的戒心,但仍遭到不少的拒绝,当然乐观来看,这也从侧面反映了人们的反诈骗意识的增强。最后,在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下,还是取得了不小的成果。
在采访的过程中,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当地居民对彝族文化的自豪之感和外地游客对彝族文化的喜爱之情,无论是彝绣还是火把节等传统节日,人们对于彝族文化充满着自信与期待,如果将其与旅游资源相结合,那么对于当地的发展、对于乡村振兴将会成为一大助力,这也是人们所喜闻乐见的。
社会实践所耗费的实践也许并不长,但我仍记得线上与线下调研时的种种努力与当时的心情,激动也好,感动也罢,虽是一瞬,但也会在记忆中永恒。最有收获的恐怕是对彝家人和彝族文化的了解的大大增加,既感受到了当地人与当地文化的淳朴、热情与多姿多彩,同时也感受到他们的内敛,那是一种潜藏着的情感,这些发现也让我觉得我们的调研充满意义,能够为彝家人的生活水平提高和乡村振兴贡献一份独属于自己的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2624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