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曲园学子三下乡:关于韦庄村居民环保意识的变化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石青社实践团 作者:张志昊

中国青年网济宁7月5日电(通讯员 张志昊)2023年度曲阜师范大学暑假大学生社会实践计划正式开展。为引导广大青年学生,上好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曲阜师范大学石青社实践团于7月3日在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县韦庄村展开社会实践。

实践团全部成员分成两队,分别了解访问村中各家的饮食情况、生活状况等日常生活方式,以及每家每户进行科普知识的问卷调查。此次的问卷调查中,实践团遇到了一个的爷爷,志愿者从他的口中了解到,明中村生活中的各类食品都是自给自足,不过随着社会的发展,家乡的环境越来越好,河水里各类生活垃圾越来越少。他还说道,以前的垃圾都是放入种植地可以做肥料,但是现在的垃圾种类越来越多,倒入地里只会毁了那块地,只有焚烧才可以减少,不过大多数人都是将垃圾直接倒入土地里;近几年垃圾处理后村中的环境得到提高。通过此次的科普知识调研,志愿者不仅了解了当地的科普知识的了解情况,同时也使村民意识到了科普知识对生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对于农村的老人与孩子来说,因为环境保护、环保卫生等意识不够,仍存在很多不恰当的处理方式。实践团之后的活动开展将针对日常科普知识、环境保护、食品安全等方面进行开展提高村民的环境环保意识。垃圾分类,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已经不是一个新鲜词。垃圾分类早在1996年就被提出并开始实施了,不过当时的分类没有现在这么细,只分可回收不可回收。直到2019年6月,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入法。在石青社成员的走访与观察中,发现大多街道中并没有配备智能垃圾分类回收箱(物业表示智能垃圾分类回收箱成本高,目前无法广泛普及),多数只配备一种垃圾箱,不进行垃圾分类。经过不断的努力,目前居民的环保意识与垃圾分类意识逐渐提升,不再随手乱扔垃圾,并且有初步的垃圾分类原则。经过采访,石青社队员了解到大部分人不了解准确的垃圾分类理念和方法,导致后期垃圾处理人员在进行垃圾分类处理时加重了很多工作量。

石青社实践团成员在走访韦庄村老人 通讯员 张志昊 摄

在走访附近的村民之后,志愿者们同主营农家院及饭店的村民们耐心探讨如何在节约成本的同时践行低碳环保,实现农家院经济与环境保护共同发展、共同双赢。通过实地考察,志愿者们也积极向村民们提出了合理建议,同时倡导在农家院的游客们环保度假,在享受乡村环境带给自己的舒适美好的同时,注意将产生的废物及时有效处理掉。

石青社队员在村口采访老人 通讯员 张志昊 摄

团队从线上调查问卷着手,开展对环保问题的调研。数据显示大部分的村民环保意识较强,会自觉将垃圾丢入垃圾桶;只有少部分居民环保意识仍需加强。调查数据还显示近些年在村干部的带领整改下,韦庄村的环境有了很大改善街道上的垃圾明显变少或几乎看不到垃圾,村中商户摊贩的卫生程度也明显提升,村民产生的垃圾不在堆在户外,而是统一回收管理,会有专门的人员进行回收处理。

实践团员也对村民进行的环境保护宣传,志愿者在为社区居民讲解时提到,“实现垃圾定时定点集中投放,统一管理、集中清运,可以有效消除垃圾外溢、蝇虫乱飞、气味难闻等‘脏乱差’状况,有利于为我们营造更良好的生活环境。”

本次实践通过深入社区,大力普及环保知识,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培养社区居民和学生关注社会发展的责任感,热爱社会公益事业的品质;在宣传教育别人的同时,不断提高自己的环保意识水平和知识水平,彼此教育,负起环保责任,全面提高环境与发展意识,树立正确的环境价值观和环境道德风尚,从身边点滴做起;利于建设绿色家园,弘扬社会道德风尚,发扬义工精神进社会和谐发展;倡导文明,低碳,可持续的环境保护生活理念。引导人们自觉成为绿色生活的倡导者,美丽的环境捍卫者和文明城市的建设者,共同建绿色家园。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2613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实践创新,心得感悟

转眼间暑假就要结束了,社会实践也接近尾声,回顾这两个月,我们经历了许多,最开始的队伍组建,大家来自不同的学院,不同的专业,因为一次社会实践相聚在一起,我们开了数次会议讨论选…… 邓旭妍 安徽财经大学查看全文 >>

“双碳”转型,实践成长

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运⽤所学知识亲身实践的途径与⽅式。通过⾃⼰的亲⾝实践,能进⼀步认识、了解清洁能源的使⽤情况。这次活动以双碳背景下传统能源产业转型…… 吴文慧 安徽财经大学查看全文 >>

绿色经济,实践成长

忙忙碌碌的暑期社会实践工作就要结束了,短短的两个月实践里,从组建团队到调研,再到最后结果的展现,无一不让我“痛并快乐着”。首先,在组建团队时,团队成员来来去去,经过一波三折…… 王朝瑞 安徽财经大学查看全文 >>

实践探索,低碳追源

双碳,即碳达峰与碳中和的简称,中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加快降低碳排放步伐,有利于引导绿色技术创新,提高产业和经济的全球竞争力。本次社会实践的主题为:“双…… 唐艺宁 安徽财经大学查看全文 >>

实践真知,感悟成长

怀揣着一颗激动且炽热的心,我加入了2022暑假社会实践的调研小组之一,这也算得上是我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实践。本次调研过程中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困难,但终究被我们一一克服,百转千回…… 刘从强 安徽财经大学查看全文 >>

低碳发展,绿色远航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社会越来越关注“碳”问题,我国更是提出了“双碳”目标,力求为国民的绿色健康生活保驾护航。在国家和社会的双重引导下,不少企业将发展目标放在这一领域,积…… 陈慧 安徽财经大学查看全文 >>

云销雨霁,能源转型,彩彻区明 ——安财学子赴安徽九华发电有限公司调研

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双碳”目标下,各企业都力求降低能源消耗,由高耗能、高污染转为低耗能和绿色清洁。在新能源备受推崇和市场前景良好的基础之上,全国的能源企业纷纷…… 秦璇 安徽财经大学查看全文 >>

“双碳”背景下,传统能源企业该何去何从——安财学子赴安徽九华发电有限

我国能源消费以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资源为主,在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背景下,如何主动适应“双碳”目标下的能源消费新诉求,成为现阶段我国能源产…… 王朝瑞 安徽财经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表彰树榜样 进步砺前行 文学院参加聊城大学学生表彰典礼

为充分彰显优秀学子的卓越风采,发挥先进榜样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激励学生踔厉奋发、勇毅前行,4月2日,文学院参加聊城大学…

沈阳城市学院开展无偿献血活动

本网讯(校团委牛康莉)2025年3月26日13时,由沈阳中心血站联合我校举办的无偿献血活动于南楼成功开展。活动开展期间,广大师生…

新乡工程学院“清明追思·薪火相传”网上祭英烈活动

春风拂柳念英魂,清明时节寄哀思。在清明节来临之际,为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青年学子的爱国情怀,引导青年学子…

传承红色精神,凝聚奋进力量——纪念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专题宣讲活动顺利举

为深入了解中国革命历史,领悟革命精神内涵,弘扬遵义会议精神,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3月8日下午,南京审计大学“澄园先锋”…

广西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系本科生第二党支部开展壮乡民族特色主题党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引导全体党员感悟“家国同源”的文化深意,…

最新发布

志愿者服务社区,融入乡村教育
2023年7月11日,一群热心的志愿者们来到了大庙村十字路口社区,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支教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学习和娱乐活动,志愿者们为孩子们带去了知识的海洋和欢乐的时刻,让孩子们在快乐中成长,感受到…
无声世界,有声关爱
据2022年数据统计我国0-14岁儿童超2.2亿人,听力障碍儿童总数达460多万人,7岁以下听障儿达80万人,并且每天还将新增加听障新生儿3万余名。先天性耳聋是最常见的先天性疾病,在正常新生儿中的发生率约为0.1-0.3%。6月…
热血三下乡,奉献你我他
7月13日中午,为激励“艺起向未来”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们在最后几天更好的为当地政府、社区、居民服务,充分发挥各个队员的才能和智慧,助力“文化、科技、卫生”下乡,聂刚刚老师来到李店镇组织志愿服务队第…
关爱听障儿童,为爱保驾护航
据2022年数据统计我国0-14岁儿童超2.2亿人,听力障碍儿童总数达460多万人,7岁以下听障儿达80万人,并且每天还将新增加听障新生儿3万余名。先天性耳聋是最常见的先天性疾病,在正常新生儿中的发生率约为0.1-0.3%。6月…
湖北学子三下乡:微光助残,我们同行
中国青年网十堰6月27日电(通讯员李强)近年来,为了帮助残疾人更好的融入社会,关爱,帮助残疾人的氛围愈加浓厚,同时为了响应“国家助残日”,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扶弱助残的传统美德,2023年6月27日上午8点,…
关爱留守儿童,用心播撒阳光
世界本就充满着爱,天地万物都在为我们讲述着关爱的故事。人是万物之灵,人与人之间也只有用关爱编织,才能绚丽多彩。我们每时每刻都生活在关爱中。而我们所献出的每一份爱心,都将给困境中的人们带来生命的…
实践团成员走进养老院,宣传红色精神
2023年7月10日,实践团成员怀着崇高的使命感,踏入当地养老院,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红色主题宣传活动。这次活动的目的是向老人们传递党史和井冈山的重要意义,弘扬红色文化,让老人们感受到党的关怀和社会的…
湖北学子三下乡:阳光助残,志愿服务
中国青年网十堰6月27日电(通讯员李强)近年来,为了帮助残疾人更好的融入社会,关爱,帮助残疾人的氛围愈加浓厚,同时为了响应“国家助残日”,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扶弱助残的传统美德,2023年6月27日上午8点,…
湖二师学子三下乡:在绘画中发现美,在行动中成长
“小扇引微凉,悠悠夏日长”,8月4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艺术学院“艺起向未来”志愿服务队赴湖北省孝感安陆市孛畈镇携手当地初中生们开展DIY手绘扇课程,在这个炎炎夏日里,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艺术学院“艺起向…
湖北科技学院:青年志愿行,真情伴童心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义务教育“乡村弱”“城镇挤”的现象日益突出,为助力教育发展与城镇化的进程同步,湖北科技学院“四点半课堂”志愿服务团队积极响应相关政策,在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金桂社区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