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重庆7月19日电(通讯员 熊俊麟 胡宁慧 冯文钰)推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在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中实现“率先突破”,突出历史文化、红色文化、工业文化、民族文化主线,推动非遗传承发展,建强用好非遗文化体验馆,挖掘盘活红色资源,2023年7月7日,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学子“探究国情民生史,见证古镇新飞跃”实践团在邹杰老师的指导下赴贵州黔东南西江县千户苗寨开展了实地调研,成员团们穿梭在大街小巷中,去探寻独属于千户苗寨的非遗古迹,探究民俗文化继承的痛点难点问题,探索千户苗寨衣、饰、食方面的生活习俗,充分发挥非遗红色精神文化力量。
第一站,醇香独酿,千年印章;银丝线融,民俗其中。
关于苗酒,乾隆《贵州通志》说,主要产于都匀府各属,为苗族、布依族人民酿造饮用,它“色红而味醇厚”。实践团成员来到了西江千户苗寨的酿酒坊,通过对酿酒老板的访问得知除了拥有千年历史苗族米酒之外,还延伸出了玫瑰、黑米、桃花酒等,米酒的醇香熏陶着该地的民风民俗,其独特的酿酒技艺不得不让人称赞。一点酒酿,一土风情,或许在这风情中浓久不淡的仍会是那醇香的酒酿。
苗族银饰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在历史上曾被许多民族青睐,成为多元文化交流的载体之一。在这一载体中,融合有来自南方少数民族的“耳档”,起源于北方少数民族的“跳脱”,以及从古代饰物中沿袭而来的 “步摇”、“五兵佩”和中国传统的龙、凤、鳞纹样等等。实践团成员访问了苗族银饰锻制技艺非遗传承人穆修和,作为贵州省工艺美术大师、民族民间工艺大师,他向成员们讲述了银饰制作的不易以及传承的忧虑:五代相传,破除传男不传女的旧思想,却依然缺少热情的年轻人去传承这项非遗技艺,这无不映射出非遗所面临的窘境,该怎么去传承,又该如何传承,需要做什么,这些问题在实践团的讨论中变得清晰起来。
第二站,生活写照,色彩艺术;精巧建筑,构架瑰丽。
七彩的颜色,精彩的生活,交相辉映着苗族生活中的真实写照。民族画家李玉福从小就养成了喜欢边务农边画画的习惯,这也是造就他独特绘画风格的原因之一,实践团成员在李玉福的讲解下探寻到那一笔一画下多彩的贵州苗族生活。从一副画看风土人情,从一浓彩品精彩生活,一点一滴的交织成美丽精彩的苗家风情,让实践团叹为观止。那一副副画中,色彩的光阴交错,是它独有的魅力;画下,一个个不同的载体,却承载着它不一样的绚丽。
西江苗族博物馆里一座座缩小的苗家独楼建筑,精巧别致,瑰丽的外观吸引着路过的游人凑近观看。其中著名的吊脚楼最为瑰丽:吊脚柱居外为二楼,四周转角回旋。山地吊脚楼建于斜坡上有上下相连的地基,下方有鹅卵石堆砌而成的牢实保坎,斜坡吊脚。底层柱脚往内收缩,使中心向内,避免下层屋基崩塌。吊脚楼通常分为三层,第一层堆放生产工具、关养牲畜或者用作厕所;第二层用于家庭成员居住,中间是堂屋,一般安放着象征祖先的神龛,两旁则分布厢房和卧室;第三层可堆放粮食、饲料等生产、生活物资。实践团成员从一个个精巧别致的建筑中感受到地域差异与文化间的融合,那种内敛的江南气息仍在此有所体现。微建筑中蕴藏巧构,架起苗族博物馆中独有的瑰丽场景,或许这成为它独一无二的璀璨。
第三站,蜡染纺织,文化传承;苗寨探史,见证飞跃。
以“蜡染”为例,作为我国民间传统的纺织印染手工艺,本来是人们出于美化服饰的需要,而发明的一项印染技艺,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如今的蜡染工艺更多的是文化传承的载体,而且已经名列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说起蜡染的制作流程,简单概括起来,就是以刀作笔,以蜡为墨,在布匹上绘制和染制美丽的图案。实践团成员从一件件蜡染艺术品中感受其中的独特魅力,从一条条手工纺织巾中触摸到文化的力量。“抬手,扯线,一勾一转便织成一块手工布,这块布再压深颜色,就能在墨染缸中展现出它的魅力。”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不仅让团队成员们更加了解深入探究到非遗文化苗家乡土人情间的魅力,也为他们带来了深刻的反思:通过此行,以非遗为切入点,深入领悟苗家各方面的独特风俗,也深知非遗文化在传承上遇到的困难问题,并极力探索解决道路。一杯杯独酿醇酒,一件件手工染布,一座座瑰丽建筑却透露出一思思担忧,他们还能有希望吗?在面对如此巨大的困难,青年便站了出来,因为青年是历史诞生的最有活力的力量,他们以独有的智慧和有理想有担当的勇气去作出自己的那份伟大贡献。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2612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