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莎车县是维吾尔十二木卡姆发祥地,被誉为“十二木卡姆之都”。新疆十二木卡姆演奏乐器是维吾尔族祖先从事渔猎、畜牧生活时期产生的即兴抒发感情的歌曲,这种歌曲叫作“博雅婉”,意思是“旷野之歌”,后来经不断融合,与曾兴盛一时的龟兹乐、于阗乐联系起来,演变发展形成了组曲木卡姆。十二木卡姆,是维吾尔族人民对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所作的重大贡献,它运用音乐、文学、舞蹈、戏剧等各种语言和艺术形式表现了维吾尔族人民绚丽的生活和高尚的情操,反映了他们的理想和追求以及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所产生的喜怒哀乐,具有抒情性和叙事性相结合的特点。这种音乐形式在世界各民族的艺术史上独树一帜,堪称一绝。
十二木卡姆的创始人是阿曼尼莎汗,她是新疆著名的木卡姆艺术之母。阿曼尼莎汗(1526-1560)是叶尔姜汗国第二代汗王阿不都热西提的王妃,叶尔姜汗国时期杰出的音乐家和诗人。她天资聪颖、能歌善舞、能诗能文,是位才华出众、美丽过人的奇女子,是十五世纪杰出的维吾尔族女诗人,维吾尔古典音乐“十二木卡姆”的搜集、整理者。13岁入宫,34岁因难产而逝。她从小就对诗和音乐有浓厚的兴趣,她拜访社会艺人、诗人,民间歌手,整理创编出集维吾尔古典音乐之大成的《十二木卡姆》 ,使民间音乐成为科学、系统、严谨的曲目。《十二木卡姆》驰名中外,是维吾尔乐舞艺术的稀世瑰宝。今天新疆维吾尔族表演的十二木卡姆,便是经过她整理、规范后的音乐。
木卡姆因全曲分12大套,故而又称为《十二木卡姆》,每套又分三部分,音调上各有不同。先是“大曲”,维吾尔语叫“穹乃额曼”,一般是一首感情深沉的散板序唱;之后紧接“太孜”、“努斯赫”、“赛勒克”、“卡拉”等段落,一直到兴奋热烈的“赛乃姆”和“大赛勒克”到达高潮,最后以轻快的“太喀特”结束。整个《十二木卡姆》共包括170多首曲牌和72首乐曲,长期流传于新疆各地。
2005年维吾尔“十二木卡姆”被联合国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6年5月20日,十二木卡姆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成功发射升空的“嫦娥一号”搭载了31首歌曲,《十二木卡姆》选曲名列其中。
为了保护十二木卡姆艺术,继承和弘扬优秀文化传统,保护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新疆政府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实际,制定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维吾尔木卡姆艺术保护条例》。结合实际和现代社会的发展特点,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宣传十二木卡姆艺术,让这颗文化宝库中的明珠日臻完美,熠熠生辉。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2602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